周娟霞
(甘肅省靜寧縣紅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甘肅 靜寧743415)
矮化密植是世界蘋果發(fā)展的潮流和方向。靜寧作為甘肅蘋果主產縣和全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蘋果種植面積大,種植時間較長,目前有部分果園已進入衰老期,品種老化,樹齡較大,結果能力下降。在產能過剩背景下,由于效益低下,繼續(xù)種植已不劃算,迫切需要進行挖除、改造、重建,以適應蘋果產業(yè)發(fā)展新形勢。基于這一目標,靜寧縣李店鎮(zhèn)王溝村示范性地于2012年對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所栽植的33.3 hm2連片果園進行挖除改造,經多年運營,取得老果園挖除重建經驗,也走過一些彎路,對其進行總結,以啟來者。
多年蘋果種植過程中,王溝村群眾發(fā)現,蘋果樹生長狀況與土壤性狀有直接關系,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上,蘋果根群強大,樹體旺盛,結果能力高;而在土層較淺、土壤緊實、養(yǎng)分含量低的園塊,根系生長受限,養(yǎng)分供給不足,樹體結果能力低,生產效益很難提高。
重茬建園,由于蘋果樹多年在同一地方生長,土壤養(yǎng)分被大量消耗,土壤中有毒物質積累較多,往往是樹體栽植后成活率低,即使成活的年生長量也小,進入結果期遲,果實品質較差等。重茬病成為困擾后續(xù)發(fā)展的世界性難題。
針對以上突出問題,王溝村群眾在老果樹挖除重茬建園時,主要采用以下措施,有效地保證樹體健壯生長,實現一次建園成功,園貌整齊,為早果豐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溝村南與深溝鄉(xiāng)毗鄰,西接治平鎮(zhèn),是靜寧縣蘋果規(guī)模化種植最早的村之一。全村蘋果種植面積218.7 hm2,其中吳家川33.3 hm2果園為上個世紀80年代建園,樹體老化明顯。2012年在李店鎮(zhèn)政府的支持下,統(tǒng)一挖除,以栽植矮砧蘋果進行更新?lián)Q代。
吳家川海拔1 720 m,地勢平坦,土壤為黃綿土。采用大型挖掘機統(tǒng)一挖除老殘樹體,然后打破地界,按照4 m行距統(tǒng)一規(guī)劃,連片改造,各項改造措施落實得比較到位。
1.2.1 深挖溝,凈拾根
重茬建園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客土栽培,將果園內原有土壤挖去50~60 cm的上層,再用沒有種過蘋果的園外土壤將地填平,然后再植蘋果樹,可有效防止再植病的發(fā)生。但這一措施較費工,不太現實,生產中應用的范圍有限,生產中應用較廣泛的方法是土壤深翻并消毒,方法是將定植穴或定植溝內的土壤挖出。王溝村于2011年夏季開始對要進行改造的果園按照行距4 m的標準用挖掘機挖深80 cm的定植溝。蘋果地上與地下生長是相對應的,在樹體挖除后,地下殘存大量根系,這部分根系在腐爛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毒素,抑制新栽樹的生長,導致根腐病嚴重發(fā)生。因而王溝村在改造過程中結合深翻土壤,細致?lián)焓巴寥乐械臍埜詼p輕根腐病的發(fā)生,保證樹體健壯生長。
1.2.2 認真消毒
將挖出的土壤散開,進行曝曬,利用夏季高溫殺滅病菌。秋季回填時用40%甲醛100倍液對定植溝和土壤噴霧消毒,保證每立方米定植溝噴藥液10 kg。整行回填結束后,及時用地膜將栽植行覆蓋,以殺死土壤中的病菌。
也可用氰氨化鈣進行消毒,每666.7 m2用量30~60 kg,均勻撒施在地表,然后深翻,使氰氨化鈣與土壤混合均勻,再澆水,覆蓋地膜,殺滅病菌。由于氰氨化鈣遇水分解后生成氣態(tài)的單氰氨和液態(tài)的雙氰氨對土壤中的真菌、細菌等有害生物都具有廣泛的殺滅作用,可防治多種土傳病害及地下害蟲,對根結線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還可用廣譜性消毒劑氯化苦、溴甲苯等殺菌消毒。一般用氯化苦殺菌時,每立方米土壤施入22.5 g;用溴甲苯殺菌時,每立方米土壤施入100 g,可殺死土壤中的線蟲、真菌、細菌等有害生物。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有的群眾采用溴甲烷和氯化苦混合物進行消毒,一般每平方米土壤用量70%溴甲烷50 g、氯化苦22.15 g。線蟲危害嚴重的果園,用克線靈、米爾樂等藥劑殺滅。在填埋定植溝時,每666.7 m2施用克線靈2.5~3.0 kg或米爾樂4~6 kg,可通過胃毒、熏殺殺死根節(jié)線蟲等。也有用熏蒸劑如二氯乙烯、二氯丙烯熏蒸土壤(施人后用地膜覆蓋)殺死線蟲的。
1.2.3 施足有機肥
在老果園舊址上新栽蘋果樹時,要施足有機肥,以補充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優(yōu)化土壤結構,為蘋果樹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王溝村在建園時采用溝底施用作物秸稈,在栽植層大量施用商品有機肥的方法,以補充土壤營養(yǎng)。一般每666.7 m2施用作物秸稈3 000 kg以上,商品有機肥500 kg以上。
1.2.4 格網式栽植
按照行距4.0 m,株距1.5 m的標準,栽植‘煙富0’/M26/海棠矮化中間砧苗木,栽后M26中間砧露出地面15 cm。每行用鋼管拉鐵絲進行格網式管理,每株樹設立支柱,保證植株直立生長。
王溝村在重茬老果園改造后,群眾對管理高度重視,很好地提高了成活率,保證園貌整齊。但由于在管理細節(jié)上沒有與矮砧蘋果生長習性緊密結合,導致矮化密植果園與預期效果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如下。
由于在栽植前進行土壤深翻改良,土壤較虛,所栽植的主要是‘煙富0’/M26/海棠矮化中間砧苗木,在土壤沉實下陷后,普遍表現栽植過深,中間砧基本全部入土,中間砧產生不定根,增加了植株的吸收能力,沒有起到矮化效應,樹體生長過旺。目前大多樹冠交接,出現郁閉現象。
由于王溝村以前種植蘋果以喬砧大冠稀植為主,沒有種植過矮化蘋果樹,管理缺乏經驗,樹形不配套(以紡錘形整形為主,自由紡錘形較多),高紡錘形應用較少,中心干上留枝數量較少,牽制作用小;拉枝操作較遲,枝軸放得過大,樹冠控制不力,導致成花結果較少,營養(yǎng)生長過旺。
由于王溝村種植蘋果時間較長,群眾在蘋果產業(yè)上受益較多,對蘋果投資熱情高,懂得在蘋果生產上投資是以小錢換大錢。因而在建園后普遍存在施肥過量的現象,過多的肥料供給加速了植株旺長,導致果園出現早期郁閉,為后續(xù)管理增加難度。
矮化密植蘋果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樹冠控制,而控制樹冠最有效的措施是以果控冠。在樹體結果之后,大量樹體營養(yǎng)會用于果實生長,用于枝梢生長的營養(yǎng)就會減少,樹勢就會緩和下來,達到控冠的效果。王溝村矮化密植果園在2012年建園后,于2016年開始掛果,但2018、2020年連續(xù)兩年遭遇花期低溫凍害,因降溫幅度大、持續(xù)時間長,基本絕收。在沒有果實生長的情況下,樹冠快速擴大,矮化的優(yōu)勢沒有顯現。有的果園由于生長過旺,部分群眾采用隔一接一的方法嫁接短枝型品種進行改造。
王溝村老化果園挖除后重新栽植矮砧密植果園的建園經驗表明,栽前深翻疏松土壤,撿拾土壤中殘根,進行土壤消毒,增施有機肥,可有效地減輕重茬病的危害,保證樹體健壯生長,為早果豐產創(chuàng)造條件。
王溝村老化果園挖除后重新栽植矮砧密植果園管理教訓表明,矮砧蘋果管理一定要遵循其生長規(guī)律,要切實做好樹冠控制工作,生產中應采用高紡錘形樹形,在中心干上多留枝,以分散營養(yǎng),緩和樹勢,早拉枝,在枝條80 cm左右時進行拉枝,促使形成花芽。要采取綜合措施?;ū9WC適齡結果,實現以果控冠,提高控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