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貝貝
(南京華世佳寶婦產醫(yī)院超聲科 江蘇 南京 210000)
唇腭裂又稱為兔唇,是胎兒頜面畸形的一種,也是胎兒畸形中所常見的面部發(fā)育畸形。造成此種情況的病因較為復雜,與孕婦妊娠期內分泌失調、營養(yǎng)失衡、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不僅會對胎兒的外觀形象造成影響,也會造成其骨組織缺損、軟骨質畸形,出現吞咽困難、發(fā)音功能障礙等情況,對新生兒的成長發(fā)育造成影響[1]。相關研究表示我國胎兒畸形類型中唇腭裂畸形的發(fā)生率約占1.8%,在妊娠過程中,若沒有及時地了解胎兒的營養(yǎng)吸收能力以及發(fā)育狀況,則會嚴重影響胎兒的存活率,也會降低我國出生人口的質量[2]。為了保證優(yōu)生優(yōu)育,需要臨床進行早期準確的診斷,對胎兒的發(fā)育狀況進行準確的把握。由此進行胎兒唇腭裂畸形診斷有著重要價值。在對胎兒唇腭裂畸形的檢查中,超聲檢查應用最為廣泛,也能夠檢測出大部分的畸形情況。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超聲檢查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在三維超聲技術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對胎兒唇腭裂的診斷效果更為顯著,同時也能夠縮短診斷時間,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將對二維超聲及三維超聲多種成像技術在胎兒唇腭裂畸形診斷中的聯合應用對檢出率提高的價值展開相應的分析和探討,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20 年5 月到我院檢查的68 例產婦,經過孕期檢查均發(fā)現胎兒存在唇腭裂異常的情況,并通過后期生產確診。68 例產婦年齡在23~40 歲,平均年齡(28.72±1.55)歲,胎兒的孕周為22~26 周,平均孕周為(24.17±1.03)周。排除標準:存在妊娠期合并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有重要器官的嚴重功能障礙,以及血液系統疾病者?;颊呒凹覍賹Ρ敬窝芯恐?,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采用GE Voluson E8 型及GE Voluson S8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診斷,將二凸陣維探頭頻率設置為2.0 MHz~5.0 MHz,三維容積探頭頻率設置為2.0 MHz~8.0 MHz。在做好準備工作后,對產婦進行檢查。
二維超聲檢查:產婦取仰臥位或側臥位,將探頭置于腹壁,對胎兒的顏面部進行檢查。在檢查中,鼻唇冠狀切面是篩查唇裂的基礎切面。在進行唇部冠狀切面掃查后,隨即在冠狀切面的基礎上進行90°的旋轉,對其進行鼻唇部橫切面掃查,對胎兒的人中,上下唇、牙槽骨位置等部位進行觀察,而后對胎兒正中矢狀面切面進行觀察,對于特殊切面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掃查。
三維超聲成像檢查:啟動3D 功能設置,采集條件為max,容積角度為65°,后根據適當的大小對三維容積采集框進行設置,以胎頭仰伸45°矢狀面為初始平面,進行自動容積數據的采集。在檢查過程中,若發(fā)現胎兒體位不理想或存在產婦肢體遮擋時,可指導產婦進行體位的改變,進行容積數據的再次采集。在檢查結束后,采用4D View 軟件對三維超聲圖像進行成像分析。通過調整x、y、z 軸來進行A、B、C 三個平面圖像的調整,進而獲得滿意的三維表面圖像,以此觀察胎兒是否存在唇腭裂的情況。
在兩者的聯合診斷中,將二維超聲檢查與三維超聲成像進行綜合分析,在充分觀察后進行聯合診斷。
①根據胎兒唇腭裂畸形的分類,將其分為單純唇裂、唇裂合并牙槽突裂、唇裂合并腭裂,并對兩種檢查方式下的檢出結果進行比較。②對兩種方法下的檢查時間和診斷時間進行比較分析。
在兩種方法的檢查診斷中,可觀察到二維超聲的檢出率為82.35%(56/68)低于聯合診斷的94.12%(64/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聯合診斷在單純唇裂、唇內合并牙槽突裂以及唇裂合并腭裂的檢出情況均高于二維超聲。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對胎兒唇腭裂診斷的情況對比
在檢查時間的比較中,采用聯合診斷的檢查時間和診斷時間均顯著短于二維超聲(P<0.05)。見表2。
表2 兩種方法對產婦的檢查診斷耗時比較()單位:min
表2 兩種方法對產婦的檢查診斷耗時比較()單位:min
唇腭裂畸形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胎兒面部發(fā)育畸形,造成此種情況出現的影響因素較多,目前尚未明確。此種面部畸形大多不具有致死性,但從一出生就明顯暴露在外,會造成家屬的強烈情緒反響,造成醫(yī)療糾紛,同時在新生兒的成長發(fā)育中,也會對其心理發(fā)育造成一定的阻礙,出現自卑等負性心理[3]。隨著美容整形技術的發(fā)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修復,但作用有限。因此減少唇腭裂胎兒的出生,實現優(yōu)生優(yōu)育,在臨床上進行早期的篩查診斷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在胎兒產前畸形篩查中,超聲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影像學手段,從20 世紀50 年代使用至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同時此種方式也是唯一的可以全面獲取胎兒信息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4]。在超聲診斷中,二維超聲是診斷唇腭裂的基本方法,能夠對圖像進行較為清晰的顯示,如牙槽突連續(xù)性中斷、鼻結構紊亂、鼻翼不對稱等現象[5]。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腭在體內位置的深處,空間結構較為復雜,對于檢查者有著技巧上的要求,掃查時也往往受到體位等影響,使得圖像不能夠完全顯示,并且軟組織受到周圍組織結構的影響,在診斷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易造成誤診漏診。
三維成像是超聲診斷的新技術,通過不斷地改進和更新,可通過多種成像模式,如三維表面成像、斷層成像及自由解剖成像技術對畸形情況進行顯示,也可更清楚地對腭裂的范圍、深度進行觀察。在二維超聲的基礎上進行三維超聲的重建,使得圖像更加清晰立體,在提高影像信息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更準確地觀察到骨性標志、顏面結構,使得醫(yī)生對胎兒唇部結構情況、唇腭裂深度及范圍等進行全面的診斷和分析[6]。在二維超聲和三維超聲多種成像技術的聯合應用中,可彌補二維超聲在診斷中的局限性,使得圖像呈現立體結構,直觀地顯示唇裂、腭裂的情況,更加準確及時地作出診斷。在早期的診斷中,可根據此種方式,及時檢出異常情況,妥善予以解決。但超聲檢查也依然存在著不足之處,如臍帶遮擋、孕周不足,或是羊水量過大或過小,都會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因此在診斷中,也要充分意識到其不足之處,針對性地進行反復驗證及綜合診斷。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二維超聲和二維超聲及三維超聲多種成像技術的聯合診斷的比較,可觀察到:采用聯合診斷下對胎兒唇腭裂的檢出率更高,其診斷率為95.92%,漏診率較低;同時聯合診斷中所得的圖像更為清晰直觀,因此在檢查時間和診斷時間的比較上,也較二維超聲更短,可更好地提升診斷效率。
綜上所述,在對胎兒唇腭裂畸形診斷中,采用二維及三維超聲多種成像技術的聯合應用,能夠更直觀、準確地對胎兒面部情況進行觀察,提高唇腭裂檢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