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閱讀《水滸傳》時,我摘抄了其中描寫風景的句子細細品讀,發(fā)現(xiàn)愛“畫畫”的施耐庵用文字描摹的風景,竟然也有破畫欲出的功力。那古色古香的文字勾勒出山山水水的浩然神韻,很能引人入勝。一開始,我以為無法掌握這般詩意盎然的畫功,只能望洋興嘆;可是讀著讀著,我發(fā)現(xiàn)施耐庵描繪景色的筆法其實并不是很難喲!
先摘抄幾段景色描寫來品一品:
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水滸傳》第一回《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
前通官道,后靠溪岡。一周遭楊柳綠陰濃,四下里喬松青似染。(《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鐘樓倒塌,殿宇崩摧。山門盡長蒼苔,經(jīng)閣都生碧蘚。(《水滸傳》第六回《九紋龍剪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感受到這幾句景色描寫在筆法形式上的相似之處了嗎?前一句都是運用兩組“四字描寫”作為引領(lǐng)。要注意的是這四個字可是與成語無關(guān)的:如“遙山疊翠,遠水澄清”是兩個單音節(jié)字與雙音節(jié)詞組合,描寫了洪太尉途經(jīng)貴溪縣遠觀看到的景色;“前通官道,后靠溪岡” 是兩個單音節(jié)字與雙音節(jié)詞組合,介紹了史家村的地理環(huán)境;“鐘樓倒塌,殿宇崩摧”則是兩個雙音節(jié)詞合并交代了瓦罐寺的破敗景象。簡單的對偶式組合有著明快的音韻節(jié)奏,讓景色特點格外鮮明。
以同樣的方式分析這幾句景色描寫的后一部分,你會發(fā)現(xiàn)還真的不難:依舊是單音節(jié)字與雙音節(jié)詞的組合:“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可以看成是“2122”形式——也就是三個雙音節(jié)詞與一個單音節(jié)字的對偶組合,卻能激發(fā)讀者對樹林中花開朵朵,艷陽照耀,柳絲輕擺的瑰麗意境的無限想象?!耙恢茉鈼盍G陰濃,四下里喬松青似染。”可以看成是“323”形式的組合,這八字組合雖然只做到了字數(shù)上的相對,但是史家村被楊柳、喬松環(huán)抱的蔥郁景象卻是給人以撲面而來的感覺?!吧介T盡長蒼苔,經(jīng)閣都生碧蘚?!笨梢钥闯墒恰?22”的對偶式組合, 這六字組合亦將蒼涼與敗落描摹得淋漓盡致!
雖然這些長句在形式上是六言、七言、八言不等,(以“七言”代替長句)但是其組合形式卻是相似的。這些長句與前面的四言短句組合在一起,一輕快,一綿長,整齊的句式既節(jié)奏鮮明又富有變化,真是讀來簡明易懂,品來身臨其境。施耐庵這“風景四七行”描寫景色的長短組合筆法學(xué)起來真的不難呢!
先試著來一段形式上的改編,看看夏浩程同學(xué)改編后的效果吧!
北山位于吉林市西北,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寺廟風景園林。園內(nèi)蒼翠的山峰連綿起伏,亭臺樓閣遍布在這青山上。一座臥波橋把一池湖水分為東西兩部分。(原文)
行至吉林市西北,可見一座久負盛名的寺廟風景園林——北山。但見:重巒疊嶂,亭臺遍布。聽寺廟鐘聲隱隱,看湖水橋分兩池,游青山茂林郁郁。(改后)
怎么樣,是不是別有一番意韻呢?讓描寫景物與其特點詞語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在形式上略作調(diào)整之后,古韻風情意興盎然。改寫的過程既新奇又充滿挑戰(zhàn),你是否對施耐庵描繪景色的“風景四七行”筆法感興趣呢?找出你描寫景色的三兩句,試著運用施耐庵“風景四七行”的筆法改寫一下——先有其形,再得其意。以“風景四七行”為引,讓白話文言文跨越千年,在你的筆下綻放異彩。
【例文】
臥波湖即景
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江機第二小學(xué)校五年級? ?夏浩銘
臥波湖是吉林市北山山腳下的人工湖,因湖上的臥波橋而得名。
走進北山寺廟風景園林大門行百米,便可以看見臥波橋。但見:
橋形半圓,通體銀白。似仙錦輕撫水面,若銀龍醉臥凡塵。走在橋上,你更會被那瑩白的橋欄所吸引——欄似羊脂,柱雕祥云。踏上臥波橋便有如踱步于仙階之上。
站在臥波橋上賞臥波湖,更有“風光不等閑”的別樣體驗。怎個不等閑?全因這臥波橋?qū)⑷斯ず譃闁|西兩半。
東邊這一半湖水好似一塊巨大的方形翡翠,綠得濃烈,綠得盎然。又好像是一塊透亮的碧玉鏡,飛入北山腳下,嵌在這里。將藍天、青山、垂柳、橋洞映在其中——一明一暗兩個世界相互應(yīng)和著。風起時碧浪微漣,綠波輕漾。藍天、青山、橋洞在水波中輕晃,耳邊傳來山上寺廟的佛音裊裊——在這里,我的心會變得格外寧靜,那份悠然,那份舒適,那份豁達,讓我十分希望時間就此冰凍、凝固。
轉(zhuǎn)過身,再賞西邊這一半湖水,我便還是那個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孩子,想變成一只蜻蜓,飛入那一池荷花之中。
一望,葉若圓盤,碧玉而造?;虺鏊芨咝稳襞e扇,或平鋪水面狀若蒲團。層層葉子中,零星地點綴著幾枝嬌粉的荷花,在這碧葉中好像是一個個羞澀的小女孩兒,正躲在扇后偷偷地觀察橋上湖邊的游人。
風起時,微風送來的縷縷清香,讓我更想馬上落于那荷花的花蕊之上,深深吮吸那份清香……北山八景之一的“風荷清夏”,果然讓人向往。
站在橋上仰望湖邊的北山,那里是蔥郁的林海,遠看一棵棵的參天大樹,一排排簇在一起,好像一塊翠綠的絲綢披掛在連綿起伏的高山上,一陣風吹過,又好像在綠色的海洋中泛起了一朵又一朵浪花,仿佛下一刻便會傾瀉入這臥波湖中……
臥波湖只是吉林市北山山腳下的人工湖,但是它卻有著人世間或靜謐、或鮮艷、或壯觀的美。
(指導(dǎo)教師:羅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