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曉雯
2020年10月4日--7日,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8人赴杭州參加“新時代學校德育轉型與班主任創(chuàng)新管理發(fā)展高峰論壇”。在為期4天的培訓中,我們共同聆聽了7位優(yōu)秀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經驗及創(chuàng)新做法,從中受益匪淺,收獲頗豐……
一、尊重學生,和善與堅定并行
(1)10月4日上午,南京明道中學俞玉萍老師作《讓每個孩子成為愛學習的天使》專題報告中,她傳遞的一種教育理念就是給學生以正面的鼓勵,學會給學生貼上正面的標簽。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尤其是面對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俞老師提醒我們即使不能做到春風送暖,也不應該打擊侮辱學生。
(2)在學生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時候,俞老師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比如說當學生做題時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時,俞老師不是對他們嚴厲苛責,而是用這樣的一種語言加以引導,“哎,我很好奇他是怎樣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的呢?”然后先讓出錯的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再讓其他的學生對這個錯誤進行點評指正。這些方方面面都體現(xiàn)了一個老師對學生這種發(fā)自內心的尊重,理解,俞老師反復強調,作為教師我們要蹲下去,這樣才能夠看清孩子的眼神。
二、注重傾聽,提高課堂效率
雖然此次培訓是圍繞著班級管理這一主題進行,但是教學與管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培訓中,許多老師的做法對我們提高課堂效率大有裨益。
(1)俞玉萍老師始終認為,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日常教學,課堂是最重要的,作為教師不要過多寄希望于課外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思考能力。甚至有時候俞老師不主張孩子在課堂上記筆記,更重要的是用來傾聽,專注的傾聽。為了培養(yǎng)本班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俞老師采取了開展主題班會、情景模擬等一系列方法,從中深刻感受到一位優(yōu)秀班主任的責任與愛心。
(2)為什么有些老師的課堂效率特別低?俞玉萍老師指出,那是因為沒有經過學生思考的、模擬的,學生是不會重視的。俞老師的想法就是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去,因為所有知識的轉化都是一種主動建構的過程。例如,一些學習數學的困難生,一道題老師反反復復的給他們講,效果并不理想,一錯再錯,原因就在于這終究都是老師自己的解題思路,我們忽略了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把這道題目的解題思路講給同學聽,講給老師聽,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效率,事半功倍。
(3)浙江省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林志超老師分享了自己女兒學習上的一個故事,女兒的物理老師是清華大學物理學的博士,可女兒反映該老師上課時自己聽不懂,問題就出在物理老師作為一個博士生,他認為很多問題都很簡單,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講得比較快,導致很多學生聽不懂。所以作為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三、端正心態(tài),理智面對班級問題
(1)林志超老師對于班主任這項工作的認識,給了我們參會班主任一次思想上的“洗禮”。林老師認為,班級的主人是學生,班級的“芯片”是班主任。一個班級的芯片水平決定一個班級的質量,一個班主任的思維起點,往往決定一個班級的終點。班級建設要跳出“走一步看一步”的思維,給班級一個發(fā)展目標,有一個明亮的地方,激勵班級學生一起去努力。
(2)對于班級管理,林志超老師認為班主任不必時時都在,但不能長期不在。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不是靠陷于險境時的解圍技巧,而是避免自身陷入險境。對此,全國著名班主任,南京市“十佳班主任”陳宇老師有著類似的觀點,那就是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主動的工作做的越多,被動的事情就做的越少。優(yōu)秀的班級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優(yōu)秀的班主任提前預設問題,并且想方設法去化解問題。
四、以生為本,引導學生遵規(guī)守紀
(1)為什么一些學生不愿意遵守班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習慣于把一些優(yōu)秀學校、優(yōu)秀班級的班規(guī)完整的挪移到本班當中去,這是一種硬性的灌輸,沒有經過學生思考的班規(guī),學生是不會重視的,所以很多作報告老師的觀點就是讓學生參與班規(guī)的制定,俞玉萍老師把整理好的班規(guī)簡化為三個字,俗稱班規(guī)三字經,例如:“音樂起,巧入座,見老師,生鞠躬……”,朗朗上口,方便記憶。
(2)林志超老師認為:班級常規(guī)管理中,最害怕學生無所事事,只有每一位學生積極投入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物中,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必定能激發(fā)學生更加投入,更加在乎和珍惜,從而更團結,更熱愛班級。一套班級管理系統(tǒng)的維持需要日?;?,需要正?;?,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定時的去關注,去做學生被發(fā)現(xiàn)努力工作的快樂,被關注的快樂,一個眼神即可,眼神所到之處,微笑展示之處,即是正常工作的保障。
五、家校共育,形成育人合力
(1)林志超老師認為,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班級的起點。同樣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洪建斌校長在開學伊始,就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詳細的統(tǒng)計每個家長的學歷、工作單位等情況,并依據家長的學歷、工作,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2)洪建斌校長認為學校也要給家長立規(guī)矩,例如,在開家長會時,他規(guī)定家長8:50前到校,到點即關閉學校校門,遲到的家長一律不允許進入。另外,所有家長手上的廣告資料一律扔入垃圾桶,不允許帶入校園。衣著暴露的女家長,有紋身的男家長都不允許進入校園。洪校長認為不給家長立規(guī)矩,就難以給學生一種正面的家庭引導。
六、挖掘資源,注重德育生活化
(1)學生所有的經歷都會成為成長的一部分,當孩子打碎班級里的花瓶時,俞老師的第一反應不是斥責學生,而是先詢問孩子:“你的手受傷了嗎?”并且及時向學生傳遞一種信任,那就是:你打碎這個花瓶一定不是故意的。在花瓶打碎之后,俞老師迅速的捕捉到了這樣一組鏡頭,周圍的學生有的幫助他打掃損壞的花瓶殘渣,還有的學生為了防止扎破其他人的手,用紙小心翼翼的將碎花瓶包好再丟進垃圾桶。而這位打碎花瓶的同學,沒有經過老師的提醒,第二天主動買了一支花瓶,再次放到了相同的位置。生活處處是德育,生活處處需引導。????(2)洪建斌校長分享了一個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教育案例,他帶著自己的幾名男班主任連續(xù)觀察男孩子一周上廁所的所作所為。以此為切入點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懂得羞恥之心,樹立文明意識。洪校長認為當一個孩子開始懂得羞恥的時候,教育就開始啟蒙了,所以生活處處是教育。
為期四天的培訓,時間雖短,收獲頗豐,感悟頗深,靜下心來,慢慢去消化吸收各位專家老師的智慧思想,取長補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