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亮亮(貴陽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一、肝纖維化,是一個由各種致病因子導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的病理生理過程,然而,在新版的疾病國際統(tǒng)計分類中,其編碼為ICD-10 k 74.0,已歸為一種獨立疾病。
二、引起肝纖維化的病因很多,可如下分類:
1、感染性病因,代表為慢性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及血吸蟲病所致的慢性過程。
2、化學毒物性,包括慢性酒精性、藥物性及化學毒物性肝炎。
3、自身免疫性,主要指自身免疫性肝炎。
4、膽汁淤積性,包括原發(fā)性膽汁淤積和繼發(fā)病因的膽汁淤積,前者如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后者多指長期的肝外膽道梗阻。
5、遺傳代謝性,代表疾病有Wilson病、血色病及α-抗胰酶缺乏癥等。
6、淤血性病因,慢性右心衰等疾病所致肝臟淤血。
7、其他病因,尤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呈明顯上升趨勢,部分先天性及原因不明類型等。
三、一般認為,肝纖維化為肝硬化的前期或早期病變,對于肝纖維化的認識,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一旦發(fā)生肝纖維化,就不可能發(fā)生逆轉,逐漸進展為肝硬化、肝癌,進入平常所說的“三部曲”。然而,著名肝病學家Rogking對肝纖維化、肝硬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明確提出肝硬化完全可以發(fā)生逆轉。另外,在臨床上,也存在一定數量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經治療后,其肝纖維化、肝硬化發(fā)生逆轉,進一步印證了Rogking等的說法。
通過上述認識,使得肝纖維化成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果發(fā)現、干預等措施及時準確,完全可終止并逆轉其過程,還你一個健康的肝臟;如果處理不當,則緩慢隱匿的進展,直至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
四、在診斷上,首先,病理學檢查仍是肝纖維化診斷的金標準,輔以血清學診斷及影像學檢查?;跓o創(chuàng)的Fibroscan檢查,雖然存在肥胖、炎癥及腹水等因素的干擾,其對于肝硬度值的測量,對于肝纖維化的診斷價值,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五、對于其治療干預措施,通常如下認為:
1、病因治療,去除致纖維化的慢性病因至關重要。其代表進展為對于慢性乙肝“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療的更新認識,對于認識去除病因治療的重要性,是一種佐證。
2、抗肝纖維化的藥物治療,目前尚無成熟穩(wěn)定的西藥制劑,復方中藥代表有復方鱉甲軟肝片、安絡化纖丸、扶正化瘀膠囊、丹芍化纖膠囊、861沖劑等相關藥物。
3、輔助食療,咖啡、藍莓、蘋果、綠茶等抗氧化食物,近年來有研究證實其對于防治肝纖維化的積極作用。
4、其他支持治療,如腸道菌群的調理等,亦有其重要作用,相關的研究亦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