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桐
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知識群體從踏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開始任務不僅僅是學習系統(tǒng)的知識,還需心理上的發(fā)育和完善,只有關注大學生身心和諧全面發(fā)展,才能是指成為一個優(yōu)秀合格的社會公民,從而參與今后的社會生活。為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各個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線上心理健康選修課、大學慕課、校內成立心理咨詢中心、專職教師進行學生的心理建設工作等等,目的就是要做到各個院系課程設置全覆蓋、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但想要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是要提高學生自主自助水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健全學生的人格,有充足的能力和自信迎接學校以外的生活。因此本文主要對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助自主能力的如下方法進行研究:學校角度建立心理同輩咨詢部、心理自助類書籍的投放、擴充心理從業(yè)者隊伍、互聯(lián)網(wǎng)線上心理咨詢平臺。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自助;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28-0197-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大學階段是一個學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大學連接著校園和社會,經(jīng)過大學的洗禮,是為了讓每個個體成為更好的社會人。脫離開高中封閉緊張的校園進入到大學開放包容的校園,對于每個初到陌生環(huán)境的學生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每個學生都對大學抱有憧憬和幻想,但進入大學校園他們會發(fā)現(xiàn)和自己想象的確實有偏差。盡管大學校園看起來輕松,但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自己面臨的難題。大一剛入學的新生可能存在著人際交往的問題,或者大學的課程和高中課程無論是從授課方式還是考試制度方面都相差甚遠,自己不適應學起來也力不從心;到了大二大三學生們忙于各種考試學習壓力直線上升;大四的學生們面臨升學和擇業(yè),認真的思考著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在這之中也有無盡的迷茫??梢哉f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壓力和問題等待著學生們,這些壓力處理得當會轉化為動力,時期力爭上游不斷進取,而處理不得當則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不小的負擔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嚴重也可導致抑郁疾病的發(fā)生。
由于我國心理咨詢隊伍建設起步晚投入少,社會心理咨詢水平良莠不齊,心理咨詢從業(yè)者較少,學生基數(shù)大,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對心理健康問題重視不高等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之處家長和學校就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拖延的很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在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即使是有幫助,治療和咨詢周期也較長。作為培養(yǎng)國家人才的高校理應率先扛起心理部門建設的旗幟。與此同時,作為人口大國推行行之有效的心理自主方法提高學生自主的能力對學生們也是很有幫助的。這樣既可以切實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又可以當作我國心理健康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
1概念的界定
心理自助指個人出于外部環(huán)境影響或自我發(fā)展需要,進行一種以情緒調節(jié)和心理治療為主的行為。大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產(chǎn)生了心理問題,想要拜托當先處境從而選擇自助本身就是積極的行為。在社會和學校心理咨詢部門不健全的情況下,這一方式是應該被倡導的。
廣義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狹義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和內容完整協(xié)調一致,即認知、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xié)調。總的來說,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協(xié)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tài),這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2 提高大學生心理自助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對學生來說,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當大學生面臨心理學習上、生活上的各種壓力時,也是學生心理健康面臨威脅的時候。當這種壓力和負面情緒過大學生自己又難以排解時,會嚴重威脅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于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應對挫折的能力較弱,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的這部分學生本身心理就是極度敏感和脆弱的。在面臨各種壓力的情況下學生們會暴露出內心焦慮,情緒低落,意志力較差等問題。想要從根源上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高個體自助水平比外界的幫助更高效。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向他人傾訴自己的問題和情緒本身就是一種難題。尋求自助的方法對于他們來說才是正解。對于身心健康,積極樂觀,有較強的抗壓能力的大學生,在面對壓力和化解問題時并不會產(chǎn)生非常大的內心矛盾和沖突。對于這一部分的大學生提高心理自助能力就是開發(fā)學生潛能的過程,要在健康的心理基礎之上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
提高學生的自主自助能力對高校來說,可以緩解心理健康建設不充分帶來的緊張感。由于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心理健康投入的精力不大,心理建設開始較晚,家長們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不了解也不夠重視等客觀因素,導致現(xiàn)有的心理教師和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教育從業(yè)者不足,不是每個有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正規(guī)的咨詢。一般高校的心理咨詢部門的老師同時要授課,對于心理老師們來講,一個人也是身兼數(shù)職。每到新學期開學時,這都是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高發(fā)時段,這時候提高學生心理自助水平就顯得十分重要。
2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的自助策略
1)高校內按院系設立心理朋輩咨詢部,也稱為心理互助小組。這一部門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年級的學生交談可以有效地拉近同學之間的關系,相比較正式的心理咨詢環(huán)境,相同年齡段的學生在一起會卸下彼此的防備,搭建一個非正式的咨詢關系,但還能起到一定的咨詢效果。這種互助小組也并不局限于校內,在寒暑假這樣的長假時,大家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創(chuàng)建房間大家進行語音或視頻的形式進行線上幫扶,老師也可以參與進來,進行線上團體活動。心里互助小組可以和心理測評相結合相輔相成,學生之間交流的問題更能夠相互理解。盡管心理朋輩咨詢部還存在著專業(yè)度不高,風險意識不強等不足之處。但隨著這一體系的不斷完善,這些問題都會被解決。學生之間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上報給心理咨詢部門的老師,老師負責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且老師不定期對這些學生做回訪,了解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態(tài)。專業(yè)的心理測評由校內專職教師進行,這樣一來,就可以消化校園心理咨詢部門人員緊缺,時間安排過滿等問題。
2)選擇優(yōu)質的心理自助類書籍在校園中進行投放,學生可以自信借閱,也可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自助的能力??v觀我國心理自助類書籍的發(fā)展史,當今這類書籍已經(jīng)不局限于‘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了,當前心理自助主要分為以下四大類:心靈修養(yǎng)類、事業(yè)指導類、人生勵志類、生活解惑類。近幾年《思維解碼》《莫非定律》《九型人格》等書籍暢銷在各大書店。不僅僅是書店暢銷,在讀書應用軟件上這類書籍深受讀者的青睞,按照閱讀軟件上的排行榜上看,總有幾本心里類書籍榜上有名,例如《非暴力溝通》《影響力》等書籍。在這個現(xiàn)象背后是人們想要了解心理學,通過非課本的心理學書籍,更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心理,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好的一種渴望。雖然也有人批評此類書籍僅僅給人帶來短期舒適感,但這也不能全盤否定此類書籍帶給人們放松解壓等積極正向的作用。學生也是這類書籍的一大消費群體,閱讀這類書籍是學生提高自助水平最直接的途徑,通過書籍可以學習許許多多調控情緒、釋放壓力、人際交往等技術方法。例如,《親密關系》一書寫到20條處理親密關系的方法,無論是處理和家人的關系還是和朋友的關系都同樣適用。面臨心理健康咨詢體系不夠完善這一實施情況,高校內多投入這樣的書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處理和應對心理危機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心理學的興趣。
3)隨著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腦科技的應用和普及,線上心理咨詢和測試平臺也競相涌現(xiàn)。有的學生在意識到自己有類心理問題但出于自尊心等因素不愿意踏進咨詢室,更不愿意和他人傾訴,即使是面對自己對好的朋友?;ヂ?lián)網(wǎng)為這樣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和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咨詢平臺也是多種多樣,有線上付費心理測評網(wǎng)站、心理咨詢公眾平臺,線上心理咨詢中心,三甲醫(yī)院線上服務中心等等。各大平臺會進行線上測評和預約服務,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預約申請表的線上填寫,可以更精準的安排相應的咨詢員,切實的解決個人的問題。線上平臺也有對應的先下服務和咨詢,對于想要進行線下咨詢的學生也是可以的。無論各種線上咨詢,都會個性化設計,對個人的時間空間都是極大的解放,在預約好的時間內進行咨詢,相較于先下咨詢更靈活和方便?,F(xiàn)在更有專門進行心理咨詢服務的應用軟件,在各大應用市場均可下載,這些軟件提供的服務和配備的功能更是多種多樣,這些軟件的產(chǎn)生為那些想要找到傾訴的對象又想保證私密性和安全性的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線上測評和咨詢絕對是一個絕佳的自助方式,與先下的心理咨詢中心做到了互補合作。下上線了咨詢平臺對于欠發(fā)達地區(qū)是一個咨詢方式,相對落后的小城鎮(zhèn)本身在教學資源上就不平衡,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心理方面關注度更低,大家意味的要求孩子考高分,壓力也隨之而來。面對心理咨詢水平落后的環(huán)境,運用線上平臺對學生盡心心理輔導和幫助為落后和偏遠的小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帶來曙光,溫暖學生們的心靈。
4)建設正規(guī)的心理師資隊伍是高校長期的奮斗目標,對高校內的心理教師、心理咨詢人員定期考核,加強教師專業(yè)性,擴充教師隊伍,才能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正確的解決。高校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全覆蓋落到實處,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而又全面的工程,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都要關注因此要做到全覆蓋。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個高效快捷的心理幫助模式。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了心理健康發(fā)展,心理素質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經(jīng)驗。在此基礎之上也可以增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和環(huán)境課程,加強課程的體驗性和生成性,讓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體驗活動,促進學生體悟琢磨研究,深入反思,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助能力。當新學期開學時,許多學生面臨人際交往,入學焦慮等問題,學校都會安排一場新生入學大會,在心理上給學生一種歸屬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入學焦慮問題。
本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自助方法進行著重討論,從學校角度建立心理同輩咨詢部、心理自助類書籍的投放、擴充心理從業(yè)者隊伍、線上心理咨詢平臺等幾個方面,有效地提高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應用的方法也不僅限于此,無論哪些方法只要可以應用到學生們的實際生活中,并且能起到正向積極作用都可以使用。最后,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本身心理就是發(fā)育不成熟的因此要更細心的保護和關注。希望我國的心理隊伍建設的更加強大,因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本身就是同等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國智丹.談如何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J].青少年心理,2021(3):167-168.
[2] 曾莉.心理自助類圖書的變遷和升級[J].傳媒與社會,2019(9):101-102.
[3] 高麗娟.新時期心理自助類圖書走紅現(xiàn)象初探[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1,35(1)77-80.
[4] 張偉俊.大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20(8):77-78.
[5] 張宏娜.探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20(5)20-21.
【通聯(lián)編輯: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