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凌
(寧波大學附屬學校,浙江 寧波 315000)
面對中考散文閱讀,許多同學要么無從下手作答,要么答案滿滿分數(shù)寥寥。其實考試題目和題型千變?nèi)f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中考散文閱讀是有法可循的。
要找方法,必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文體知識。散文是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nèi)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2]從表現(xiàn)方式可主要分為:
抒情散文,或稱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抒發(fā)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如朱自清《春》、劉湛秋《雨的四季》等。
議論散文,或稱哲理散文、說理散文,以發(fā)表議論為主的散文。如《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而活著》等。
還有一類,敘事散文或稱記敘散文,以敘事為主,敘事情節(jié)不要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里行間。這類散文善于通過某些生活片斷、場景和細節(jié)描寫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揭示事件的審美意義。[3]如:《背影》《藤野先生》《回憶我的母親》等。本文主要探究此類散文的閱讀方法,發(fā)現(xiàn)答題途徑。
先看2015 年寧波市中考,文本核心是一篇散文《苦瓜》。從三個中括號里的題目提示文字,可知散文閱讀主要是考查三方面知識點:“形”——有關(guān)散文的脈絡、技巧等,“言”——有關(guān)散文的詞句表達等,“神”即散文的思想主旨。
再看2019 年寧波市中考,一篇散文風格的繪本故事《月下看貓頭鷹》,在題目提示語中,可找到散文閱讀所考察的能力點——概括、賞析、感悟。
綜合歷年中考題,整理出的散文閱讀常見考點:
1.理清散文脈絡,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2.品味重要語句的豐富內(nèi)涵,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散文的魅力往往體現(xiàn)在優(yōu)美的語言上,此考點包括理解字詞含義、詞語妙用、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等多項內(nèi)容)3.評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語言特色、寫作方法等。4.概括文章主題,依據(jù)文意合理推斷、探究,從文本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迪。(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思想感情豐富多彩,故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以及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豐富對作品的認識,是考點中的重點)[4]
在考場中,宜根據(jù)上述特點和常見考點,進行兩次閱讀。第一次為略讀,目標是大致讀懂。至少完成兩個任務:以段為單位,讀取每段主要內(nèi)容,大體理出思路,基本了解文本情感。一篇寫人敘事的散文,往往會為突出人物形象而寫事件,可由此劃分出三個或四個層次。第二次為精讀,目標是重點讀透。在前一步的基礎上閱讀考題,然后帶著考題閱讀。這一次不必從頭讀到尾,可圍繞考題指向,在檢索相關(guān)文段區(qū)域,反復揣摩重點,在讀透文本的基礎上解題。
例如閱讀2017 年麗水中考卷《第一個告訴你下雪的人》,第一次,略讀(除了正文,還需留心標題、注釋,注意作者身份、寫作時間、背景等信息,有助于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感知作者感情),此文的提示語說這是一篇美文,作為獨立文體的美文就是散文的一種。略讀中,關(guān)注段落首句或末句,如第7 段首句承上啟下,第8 段開頭“我也成為了一位母親”,由此將全文分層,分出最后一層是作者的思考,文本情感往往集中在文末議論句或抒情句當中。這樣會發(fā)現(xiàn)本文主要敘述了三件關(guān)于母親的事情,以此來贊美母親,感恩、歌頌母愛。
第二次精讀。先要瀏覽選文后的題目,弄清這些題分別是什么角度(文章脈絡線索、表達技巧、語言用詞、情感主題)設題。然后帶著疑問,有選擇性地去精讀相關(guān)文字。
解題過程中,要有四種意識:第一,審題意識,解讀題干,明確方向;第二,文本意識,回視原文,準確定位;第三,要點意識,采點答題,精準表達;第四,關(guān)聯(lián)意識,多種角度,逐層深入。這些要貫穿于解答時的思考步驟中。
解答第一題——本文寫了母親的哪幾次等待?請簡要概括。
第一步,解讀題干,明確方向。本題考查概括能力,需要在文本中尋找與題干關(guān)鍵詞“等待”有關(guān)的事件,“簡要概括”是需要提取關(guān)鍵的信息。
第二步,回視原文,準確定位。我們在略讀中已發(fā)現(xiàn),文中講述了我同母親發(fā)生的三件事,變中不變的是母親在雪中的等待,而作者特意用“雪”來見證母親為子女辛勞的一生。
第三步,采點答題,精準表達。用簡潔的語言將以上第二步的分析組成答案。
此類概括全文、某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的題目,考查形式有:1 全文圍繞“某某”寫了哪些事情?2 補寫“某某”的心理變化圖;3 思維導圖填空;4 圖表填空。
答題方法:根據(jù)題干所問回讀選文,區(qū)分是全文篇章還是某部分段落,力求找到關(guān)聯(lián)的文段,依次歸納概括。需注意文章中每一段的中心句、文章開始和結(jié)尾的總結(jié)性段落、承上啟下的句子。
若題目是填圖、填表等形式,可從提示的答案中,找到對應的文本,然后篩取其它文段來概括。若全部需自己概括,如此例題,一定注意避免概括不全面,盡量按文本的順序概括,避免失分。
概括時注意充分利用文本已有的關(guān)鍵詞句,注意表達的簡要、準確、層次性。敘事散文的語言大多具有形象、具體、含蓄的特點,屆時需要對文本信息進行篩選、提取、轉(zhuǎn)化以答題。如例題,文本“初三時,我到縣城……迎著風雪等候遲歸的我”這一段不可全做答案,依據(jù)題干要求刪減——誰在哪里等待誰——母親在家門口迎著風雪等候遲歸的少年的“我”。
解答第二題——結(jié)合語境,品味下列句子?;卮鹄ㄌ栔械膯栴}。
第一步,本題要求品味詞語的表達效果,需分析詞語運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感情。此題考查散文語言形式(跟含義題不一樣),多考慮比喻、擬人、夸張、雙關(guān)等修辭手法;或詞性、詞義色彩等,如疊音詞、大詞小用、貶詞褒用等。第二步,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細分析。本為貶義詞但此處是褒義,形容童年的我和妹妹在雪中嬉戲的自由快樂,母親非但沒有生氣我們添亂的行為,反而笑呵呵。體現(xiàn)出母親的溫柔和藹,更體現(xiàn)母親對我們的愛。第三步,整理答案。
第一步,因題干只要求挖掘“我”的心理,所以結(jié)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抓住作者的情感即可。第二步,這是第7 段的最后一句,此段主要內(nèi)容是初三我去買書,母親在家門口迎著風雪等候遲歸的“我”。抓能表達我的想法的關(guān)鍵字詞——“至今”“不知道”,母親因我而病,我卻不知道母親站了多久,我內(nèi)心充滿愧疚自責,“母親在家門口,望著我回來的方向”是想象的場景,是我心中母愛的縮影,透露出我感知到了母親深深的愛。第三步,準確概括兩個點——“我”的內(nèi)疚和自責,及對母親的愛心存感恩。
此類題目,一種是選擇有修辭手法或表現(xiàn)手法獨特的句子來賞析,一種是對句子中表現(xiàn)力強的詞語或?qū)φ麄€句子中的亮點進行賞析。
答題方法:賞析詞語,其運用了什么手法或詞性、詞語形式,寫出了什么特點或內(nèi)容,表達了什么感情。
賞析句子,一要賞析表達方法——怎么樣,二要賞析表達效果——為什么,重在后者[5],包括理解句子的省略之意、言外之意和情感內(nèi)涵。通?!皩懢盃钗铩焙汀皩懭藬⑹隆钡纳⑽淖髌芬话愣紩笞x者理解作者如何傳達情意,所以句子所表達出的作者的“情意”不可不寫。
可從以下角度分析語句的表達效果:
1.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成語等)2.描寫之美。寫人敘事散文,往往用正面描寫、間接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活,而具有某種性格或精神品質(zhì)特點。3.修辭之美。4.句式之美。如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感嘆句。5.哲理之美。引用句——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以及表達的深刻性;中心句——點明中心,畫龍點睛,揭示主旨,耐人尋味;矛盾句——從字面看似自相矛盾,實則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讀后給人啟迪,揭示深刻的內(nèi)涵,表達深刻的見解。[6]
解答第三題——文中的雪意蘊豐富,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第一步,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解讀的能力,要談自我感悟。第二步,聯(lián)系全文所寫的雪與母親相關(guān)聯(lián)的地方,再結(jié)合日常生活積累和閱讀體驗,多種角度,逐層深入。此文寫母親,寫母親等待我的事,又特意用“雪”來作為見證這一切人生歷程的實物。這是作者匠心獨運之處,也正是散文真實而個性化表達作者情感的體現(xiàn)。為什么就是雪,不是冰雹,不是雨水?可能是作者獨特真實的經(jīng)歷,更可能是作者想要借雪這獨特的外物,來輔助突出寫作的重點——母親以及母親對我的那種愛。第三步,整理以上分析作答。
此類題目形式多樣,答題方法:貼近文章主題,把閱讀感知與生活體驗結(jié)合起來。
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有些敘事散文往往會聚焦于見證人生歷程的某種實物,以此展開事件,突顯主要人物形象,表達獨特情感。閱讀時,要善于抓住這個實物,由表及里去分析,先是它本身的特征,其次是在作者筆下所呈現(xiàn)的它的特征,再次是它與主要人物形象性格、人格、精神品質(zhì)的關(guān)聯(lián),這樣就能更完整、更深刻理解文本的情感主旨。
近年還有一種熱門題型,例如2015 年寧波市中考卷《苦瓜》最后一道閱讀題、2019 年紹興卷《父親的露珠》最后一題。這類開放性題目,都是分層賦分,答案不唯一,但評分標準中都有相似的說明:只有觀點,沒有結(jié)合具體材料進行分析或分析不到位,酌情降層級給分。遇到特別有底蘊、有思想的答案,在滿分的基礎上可酌情加分。
此類題是對文章主旨感悟能力的考查。不能就事論事,要結(jié)合材料和文章內(nèi)容,站在自然、社會、人生意義等的高度,有一定的意蘊和深度來組織答案。此解題的關(guān)鍵是——我們要一定要有關(guān)聯(lián)意識,多種角度,逐層深入分析,這就是需要高階思維。
總之,若我們能針對敘事散文的特點,明考點、分題型,把握解題思路,歸納答題方法,再通過適當題目訓練,定能準確、高效、科學地解答此類閱讀題,[7]在面對中考散文閱讀時,我們將更坦然不惑,不會手足無措而能“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