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琴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和平小學附屬幼兒園,四川 成都 610000)
作為一名一線的幼兒教師,我很榮幸參與了龍泉驛區(qū)教育局組織的幼兒新體育項目的所有培訓,收獲了很多的知識,每次培訓后,我都熱血澎湃,想要把學習到的東西教給孩子們。
學習完跳繩培訓,了解到跳繩的很多種玩法,我滿心歡喜地想要班級的孩子來嘗試。一次戶外體育活動,我拿來幼兒園的跳繩,讓孩子們跳一跳,讓我驚訝的是,只有七個女生和三個男生會跳,這樣的結果意味著大多數孩子不會跳繩,那就不能去嘗試跳繩的各種游戲,這給我很大的打擊。于是我在班級QQ 群發(fā)了一段如何正確跳繩的學習視頻,讓家長引導孩子們多練習。過了一周,我又讓孩子們來跳繩,可只有幾個孩子會跳繩,我感到有些失望。我叫來那些不會跳繩的孩子,問他們在家里的練習情況,大多數孩子說在家里練習過,但還是不會跳。樂樂說奶奶給她買了新的跳繩,可是繩子很長,她根本就甩不起來。洋洋說爸爸每天讓他在操場上跳繩,可是他一次只會跳一個,不能連續(xù)跳。熙熙說家里的是繩子是姐姐的,姐姐每天教她跳繩,可是她手不會甩繩子,腳也不會跳起來。聽孩子們說著自己的情況,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跳繩遇到的困難是多種多樣的,家長缺乏正確的引導,我應該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幫助孩子解決跳繩的難題,從而幫助他們學會跳繩。
我找到班級的副班老師一起商量如何讓孩子們學習跳繩。我們查閱資料了解到孩子學習跳繩應該選擇硬繩,并且跳繩的長度要根據孩子的具體身高決定,具體方法是:雙手拿著跳繩手柄,腳后跟踩著跳繩中間位置,身體站直,小臂可以向上抬起90 度,這個長度最適合。我們把這個方法發(fā)在班級QQ 群,家長給孩子準備了一根跳繩,孩子在家里練習,并把練習視頻發(fā)班級QQ 群進行打卡,堅持打卡的孩子可以得到獎勵。然后,我們把不會跳繩的26 個孩子分類,最后,針對分類我們兩位老師分工來逐一解決問題。
通過對那些不會跳繩孩子的觀察,我們大致將他們分為以下七種情況:手不會甩繩子、腳不會跳起來、手不會甩繩子腳也不會跳起來、一次只能跳一個不能連續(xù)、偶爾會連續(xù)跳幾個但是不穩(wěn)定、只能一直往前跳不能原地跳、只能往后跳不能往前跳。前三種情況是不會跳繩,有15 個孩子,后四種情況是會跳了,但是還不熟練,姿勢也不正確,有11 個孩子。我們商量,我負責前三種情況,副班老師負責后四種情況,我們每次戶外活動就針對不同的孩子進行指導。
針對這些不會跳繩的孩子,我上網查閱了如何跳繩的資料,首先讓他們練習跳繩的動作。徒手甩繩的動作:大臂貼近身體兩側,小臂外展,手腕兒搖繩,練習完甩繩的動作后,休息幾分鐘,然后再練習腳的動作:雙腳并攏,進行彈跳練習2 至3 分鐘(彈跳高度為3 至5 厘米)。最后進行手腳動作配合練習。為了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動作練習,我讓他們徒手聽節(jié)奏模仿跳,先讓孩子一邊拍手一邊跳,然后讓孩子隨著節(jié)奏跳。繼而空著雙手,按照已熟悉的節(jié)奏,雙臂和雙腳模仿跳繩的動作,有幾個孩子,動作不熟練,我就抓著他們的手按照固定的節(jié)奏跳,給他們一個準確的節(jié)奏概念。經過一周的練習,孩子們已經熟練掌握了跳繩的動作。我就讓孩子們拿繩,一個一個在我面前跳繩,提醒他們注意手腕做弧形擺動。跳繩時,要用前腳掌用力向上挑起,落地時稍有屈膝緩沖動作。跳起的雙腳膝蓋一般都是直的。小腿更不能有明顯屈膝。呼吸要有節(jié)奏,全身要放松。經過一周的跳繩練習,有3 個孩子可以跳一個了,仍有12 個孩子不會。玥玥哭著說,老師,我還是不會跳。聽著玥玥的哭聲,我抱著她,告訴她,沒關系,我們可以多練習就會跳了。此時,我深深地感覺到無能為力,我到底應該怎么辦呢?是我的方法不對嗎?還是孩子們練習的時間不夠呢?我的心情再一次跌落到谷底!
周三的教研活動,我與年級組的老師交流班級孩子的跳繩情況,發(fā)現(xiàn)其他兩個班會跳繩的孩子比較多,我問她們具體方法,她們告訴我,在幼兒園多練習,回家也多練習,我們班也是這樣做的,可為什么還有12 個孩子不會跳呢?劉老師一句話點醒了我,她說,因為我們班孩子年齡小。對呀,我恍然大悟,我們班是三月份臨時擴招的混齡班,因為班級孩子年齡差異很大,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了一歲多呢,他們的發(fā)展水平必然也存在很大差異,并且我們班孩子的平均年齡比另外兩個班小半歲左右呢,孩子的整體發(fā)展水平自然比另外兩個班低很多。所以那些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會跳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突然,我深深地自責,因為自己的著急,差點造就了對孩子的揠苗助長。
接下來的幾周,我繼續(xù)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引導那些不會跳繩的孩子多練習,用正確姿勢跳繩。同時,讓那些會跳繩的孩子來當小老師,幫助那些不會跳繩的孩子。我也和孩子們一起玩繩子,把培訓時學習到的繩子的各種玩法教給孩子們,和孩子們一起開發(fā)新的游戲,一起來比賽,在游戲中體會到繩子帶來的快樂。我也把孩子們在幼兒園練習的視頻發(fā)到班級QQ群里,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跳繩情況,并轉發(fā)一些玩繩子的視頻,以便家長在家里繼續(xù)引導孩子學習,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一次戶外活動,玥玥高興地跑過來,跟我說,老師,你看,我會跳繩了,并且我一次可以跳5 個喲。然后,她在我面前跳起來,我大聲地幫她數,1,2,3,4,5,6,7,哇,你跳了7 個喲,太棒啦!看著她燦爛的笑臉,我也無比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