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靜 馬宇杰 吳敏 田學琴 張青青 指導老師:劉坤新
(銅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校園儀式活動對學生具有潛在的影響,它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這也是促進學生能夠步入社會的重要途徑。
校園儀式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教育性,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有效運用定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巨大作用。如愛國主義教育、責任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傳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情感、信念的功能,實現(xiàn)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將各種要素進行整合與優(yōu)化,豐富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校園儀式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統(tǒng)一于培養(yǎng)人的活動,他們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校園儀式活動就是典型且明朗的可以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二者相互滲透,一方面,為校園儀式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方向性保障和動力性保障,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
高校校園儀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更是學生形成獨特的道德價值的寶貴文化,但當前校園儀式活動在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困境,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有效的發(fā)揮作用。
開展校園儀式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極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由于學校管理人員的錯誤認識,導致校園儀式活動并未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反而形成一種錯誤導向,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造成嚴重影響。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家庭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為學生提供價值需求。校園儀式活動具有極強的教育功能,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家庭在對待儀式活動的態(tài)度存在偏差,態(tài)度也盡顯消極和敷衍,因此,家長對待校園儀式活動開展的態(tài)度還有待提高,才能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內心,更了解學生的需要與發(fā)展。
學生是儀式活動開展的參與主體,儀式活動教育效果的創(chuàng)造者和評價者,然而,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學生并未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比如在進行表彰大會時,大部分學生認為,這是在獎勵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因此,在參與過程中并不知道表彰大會開展的意義是什么,如此一來,不僅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產(chǎn)生不良影響,也不利于營造豐富的精神文化校園。
校園儀式活動顯現(xiàn)出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加強對校園儀式活動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研究提出一定的對策,可以為校園儀式活動實現(xiàn)教育功能提供方向指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校園儀式活動具有極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但由于管理人員對校園儀式活動的認知不足,從而,導致校園儀式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無法充分突顯,因此,應通過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對校園儀式活動的認知,來實現(xiàn)校園儀式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要加強管理人員對校園儀式活動重視,認真地對待每一項儀式活動,以便能真正理解儀式活動的教育價值,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重視。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家長的理解與疏導是非常重要的,校園儀式活動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排解內心的煩惱具有重要作用,家長應該主動了解學校的校園儀式活動的內容、價值,真正地了解學校開展校園儀式活動的意義,從而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
在校園儀式活動中,學生是參與主體,也是教育對象,只有學生在活動中能真正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發(fā),儀式活動的開展才能發(fā)揮最大效能。學生作為校園儀式活動的主要參與主體,學生應該主動認識到自己在校園儀式活動中的地位,增強自我主體意識,提高參與度,設身處地地將自己置于儀式活動之中,主動了解儀式活動的內容、意義及價值,提高自我參與的主動性,從本質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綜上所述,校園儀式活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言行產(chǎn)生影響,并達到情感的感染和價值觀的引導,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價值意義。因此,針對校園儀式活動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路徑研究,使學校、家庭、學生能夠理性、客觀的對待校園儀式活動,充分發(fā)揮校園儀式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