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慧霞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懷來雙語學校,河北 張家口 075400)
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偏理性思維的學科,也是一個實用型的學科,通過學習,學生可以對生活中很多問題進行理性思考,進而更為迅速的解決問題,但是光有理性思維是不夠的,因此為了讓小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的更加全面,從多個角度認識學科知識,教師應抓住各種機會,進行德育層面的知識與理念的滲透,讓小學生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培養(yǎng)。
我國作為世界聞名的文化大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底蘊,德育教育在我國存在了數(shù)百年之久,想要做好德育教育不僅僅需要教師使用好的教育方式,對于教師本人的影響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其基礎就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影響力。所謂影響力也可以說是人格魅力,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再好的教案、教育方式甚至教育理念都沒有教師本人的影響力重要。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在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授與講解時,教師的日常行為甚至一舉一動都被學生所關注。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很大一部分心智尚未成熟,三觀非常容易建立更容易被改變,給當代小學生好的德育教育身為小學教師責無旁貸。對于小學院校中的學生而言,教師一直被學生視為榜樣,教師的行為被學生視為“對”,而教師禁止學生做的事情被學生視為“錯”,所以說在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離不開教師的以身作則。教師在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首先,要將自身的影響力激發(fā)出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不難體現(xiàn)出來,學生們也很容易會被教師的行為所影響,這樣的德育教育才是高效的,從而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理念。教師在滲透德育教育時需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們做到的事自己先要做到,這樣會更加有說服力。其次,教師應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上做到行為舉止要和藹可親,穿著樸素,授課內(nèi)容清晰有序、淺顯易懂,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們更加放松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教師要時刻記住以身作則,散發(fā)強大的影響力,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將德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開來。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這項教育工作不僅僅存在于課堂之中,課下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與教誨也是十分重要的。課下的時間,教師可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比如,舉辦一些活動,或者做幾次簡單的家訪,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誼。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嘗試將班集打造成民主、公平的小集體,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與夸獎,給孩子一個歡快放松的學習氛圍。課下在教育學生方面,教師也要做到夸獎適中,批判有度,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在告訴孩子得意不要忘形,犯錯要及時改正,這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滲透也有很大的幫助。課外的時間,教師需要與學生家長勤作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與家長協(xié)助解決,這樣就為家庭與學校共同為孩子塑造良好德育奠定了基礎,加強了德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滲透,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小學課堂教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此種方法深受教師與學生歡迎的原因是代入感較強,學生會被教學情境吸引,進而產(chǎn)生更強的參與欲望,跟隨教師的步伐一起探究數(shù)學知識與原理等,進而讓課堂的氣氛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之上,同時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更高。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以下幾點進行重視:首先,要對教材的課程內(nèi)容進行深度劃分,有些內(nèi)容適合滲透德育,有些則不可。其次,對課程知識進行范圍擴展,如一些數(shù)學文化、數(shù)學家故事等,從這個角度也可以挖掘一些德育方面的內(nèi)容。最后,教師構建教學情景時,最好可以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的實際情況進行情境構建,讓情境可以更為貼合實際,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認識錢幣》的課程知識時,就可以構建一個商品購買的情境,讓一些學生扮演商家,一些學生扮演消費者。然后讓學生自由對自己喜歡的物品進行購買。教師此時可以參與其中,然后佯裝自己的錢包丟失,并在尋找的過程中對錢包中的錢幣數(shù)額進行描述,如有幾張面額100 元的,幾張面額50 元的,以及有多少零錢等,然后讓學生對這些錢幣進行計算。這不僅教會了學生認識、計算錢幣,還可以在其中進行德育方面的內(nèi)容滲透,讓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引導養(yǎng)成拾金不昧、不欺瞞、不撒謊等好習慣,好品質(zhì)。
應用題在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注重這些機會的把握。因為應用題本身也是一種情景構設的一種變形,這些情景構設的細節(jié)變成了條件,以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問題、原理等為題目構建的背景,注重學生在其中的理解、分析與解題思維鍛煉,進而逐漸在一次次鍛煉中培養(yǎng)出扎實的數(shù)學學科素養(yǎng)。
教師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以忽視,如一道應用題的背景是感恩節(jié),教師帶領學生去城市中一個兒童福利院作義工,幫助那里的兒童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其中,有兩道菜,一個是土豆片、另一個是西紅柿雞蛋,福利院中兒童一共有30 個,每個人按照一個土豆,一個西紅柿,兩個雞蛋的標準進行食材配置的話,應需要多少個土豆、雞蛋、西紅柿呢?同時,如果3個土豆一市斤(500g)四個西紅柿一市斤,8 個雞蛋一市斤,那么需要到菜市場采購多少市斤土豆、西紅柿與雞蛋呢?這些數(shù)學問題的提問讓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同時間接的滲透了感恩節(jié)的傳統(tǒng),教育學生自己在接受別人恩惠的同時,也要知道感恩,并將自己的接收到的恩惠傳送出去,讓更多的人一同感受恩惠。
無論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滲透德育、應用題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還是注重引入生活場景,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德育機會,培養(yǎng)其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都與教師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要主動承擔起責任,注重觀察,不遺余力的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接受更多的德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