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農業(yè)農村局 張旭
正陽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地處淮汝之濱。正陽縣總面積1903 km2,轄18 個鄉(xiāng)鎮(zhèn),2 個街道辦事處,294 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86 萬人,耕地面積14 萬hm2,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yè)大縣。正陽縣是全國花生、小麥、生豬“農業(yè)百強名縣”,是中國富硒花生產業(yè)化基地縣、國家綠色食品原料(花生、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全省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試點縣、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在益農信息社建設運營方面,正陽縣創(chuàng)新思路、積極謀劃、精心組織,取得了一定成績。
目前,正陽縣益農信息社按照縣級布局要求,共建成縣級運營服務中心1 處,益農信息站點270 個,農村覆蓋率100%,其中,簡易站50 個,專業(yè)站135 個,標準站85 個,實現了全縣益農信息網絡全覆蓋、服務無盲區(qū)、運營可持續(xù)的目標。
農村信息化的關鍵,就是要構建“政府、服務商、運營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自2017 年以來,為了把益農信息社建設成為信息惠民、信息便民、信息富民的民生工程,正陽縣緊緊圍繞益農信息社的公益、便民、電商、培訓四大服務功能,積極開展“買、賣、推、繳、代、取”六大業(yè)務。
正陽縣益農信息社自運營以來,牢記職責,利用益農服務網、微信公眾號、信息員聊天群等網絡平臺,積極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發(fā)布農情農事、氣象等公益信息2000 多條。尤其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縣益農信息社累計發(fā)送疫情防控信息489 條,累計閱讀量近200 萬人次,為全縣農民提供了防疫知識、疫情動態(tài)和政策指南,提高了農民的自我防護能力。
正陽縣益農信息社豐富便民服務內涵,在話費充值、水電氣費用代繳、保險代購、農技知識查詢等便民服務的基礎上,2020 年又增加了勞務信息發(fā)布、物流代收發(fā)等服務功能。統(tǒng)計資料顯示,依托益農信息和運營平臺提供代繳話費、電費、物流代發(fā)代收等服務1.2 萬次,為農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
正陽縣益農信息社拓展電子商務營銷渠道,與種糧大戶、特色農業(yè)生產大戶加強聯系,收集供求信息在平臺上發(fā)布。同時,加強與外地益農信息社的聯合,與連鎖超市洽談強化渠道對接,拓展益農信息社服務的價值鏈,形成“農產品進城和生活消費品、生產資料下鄉(xiāng)”的雙向互動、互惠互利的流通渠道,全縣每年發(fā)布供求信息5000 條。黃磊家庭農場通過益農信息社每年銷售小麥200 t、大豆70 t、花生50 t。
正陽縣益農信息社針對農業(yè)生產實際,向農民提供農業(yè)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培訓,幫助農民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產前、產中、產后等技術問題。近年,12316 專家在線答疑320 次,開展培訓輔導、宣傳體驗活動50 場次,發(fā)放各類技術資料1 萬多份,受益農民近2 萬人次。
益農信息社確定站點前,正陽縣組織農業(yè)、財政、鄉(xiāng)鎮(zhèn)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調研考核組,對全縣擬建站點進行考核評估,并引入競爭機制,對熱情高、服務好、有場地的農業(yè)新型經營主體優(yōu)先安排站點建設,實現站點“六有”標準,即“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有持續(xù)運營能力”。
正陽縣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務、會經營”的標準遴選信息員。每個益農信息社至少配備1 名有意愿、有人脈、懂經營、會用智能手機和電腦的信息員,重點在村組干部、致富帶頭人、村超市負責人、農資站負責人及合作社骨干中選擇,并對遴選出的信息員進行崗前培訓和知識更新培訓,為益農信息社的健康運營奠定了人才基礎。
正陽縣積極開展品牌益農信息社創(chuàng)建工作,重點打造標桿益農社,同時整合聯通、銀行等資源,解決前期資金發(fā)展問題,邀請專業(yè)人士對產品進行包裝、宣傳,增加線上線下的銷售能力,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發(fā)展。
正陽縣組建培訓輔導師資隊伍,系統(tǒng)全面地培訓益農信息社信息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對信息員進行輪訓,提升益農信息員的業(yè)務技能水平。
正陽縣加強縣級運營中心建設,圍繞“百千萬工程”戰(zhàn)略,打造“三個示范鄉(xiāng)鎮(zhèn)、三個示范航線、三個示范服務商、三十個村級示范站”,以點帶面,促進全縣益農信息社全面發(fā)展。
正陽縣加強與金融部門、物流行業(yè)、電商企業(yè)、農資企業(yè)、科研院所等單位的聯合,利用人員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到社區(qū)、進超市進行聯絡,拓展銷售渠道。
正陽縣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guī)范益農信息社的運營程序,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開展業(yè)務競賽活動,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實現“體系有形象、資源有力度、運營有活力、站點有收益、群眾有口碑、政府有好評”的“六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