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君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高寺小學校,四川 廣安 638000)
在小學的語文作文教育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三點問題,首先以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學地位,這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所表現(xiàn)出的最大的問題。教師是教學課堂唯一的主導,這使學生在寫作思維的發(fā)揮上有了更大的局限性,如果將教師作為絕對的教學權威,那么對于學生而言,也會對寫作教學產生抵觸心理。其次,在如今的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大部分是命題作文的形式,所選用的教學資料或者是教學角度沿用的是以往的教學命題,這些題目之間并不會有太大的差別,這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情感和想法的體現(xiàn)并不明確,也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最后是教育教學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被使用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來進行評判,更多的是為了應對考試,對于學生在作文中所表達的生活情感則是忽略的,這樣的教學形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在未來的整體發(fā)展,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打擊學生對于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多樣性,然后從自身的教學角度找原因,考慮如何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來提起學生對于作文創(chuàng)作的興趣,使學生可以在更為輕松良好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創(chuàng)作,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教學課堂的整體指標改善自身的教學形式,從所擅長的教學角度入手,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制定更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在引用范文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盡可能地保證學生可以理解教師所要傳達給學生的主旨,從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文章中所采用的不同的寫作方法。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桂林山水》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借桂林山水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了解景物的描寫可以采用哪些手法?然后以借鑒的形式讓學生對于身邊所看見的景物進行描繪,聯(lián)合學生自身感受的實際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而不是在命題和寫作手法的限制下無法選擇合適的教育素材而導致的作文內容空洞。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個性化的作文創(chuàng)作是需要獨特的寫作指導的,所以教師在為學生強調個性化的學習理念時,也不能僅停留在對于學生的要求上,而是要從自己出發(fā),以身作則,善于將個性化的理念融入教學課堂之中,為學生分享在生活中所看見的不同的素材,而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資源。接下來以記敘文為例列舉以下幾種作文指導手法,首先記敘文在文體要求主要以記敘和描寫見長,所以在對記敘文進行指導和評價時大多是參考以下兩點,一是否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記敘,二故事描寫是否精彩。故事情節(jié)是在整體上來看的,然而描寫則不然,文章的一開頭就描寫,在開頭就“贏人”,開頭就得分。首先是以描寫景物開頭法,體現(xiàn)在文章中就是,以物、景開頭,渲染氣氛,激發(fā)讀者的感官體驗,為烘托人物,以景入情奠定基礎。如: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墻上,“嚓、嚓”地響。教室里,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其次,則是以描寫人物開頭法,對于人物描寫來講涉及部分著手點也比較多,如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等,學生在這其中選擇一種即可,既可以達到刻畫人物的目的,又可以抓住讀者注意力。如:“怎么辦?我該怎么辦?”我坐在河邊,絕望地問水中那個臉上寫滿惆悵與無奈的倒影。最后就是高潮情節(jié)率先展示法,文章好不好看看整體,而故事是不是吸引人則要看高潮,在文章開頭先將高潮環(huán)節(jié)“抖出來”更可以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讀性。而且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這種多樣的作文表達指導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水平。
命題作文的評價體系同樣也要求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在既保證命題作文的多角度和全面性之外,又可以保證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落俗套。教師對于評價體系的構建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例如,對于班級內寫作能力并不高的學生也要以鼓勵式的教學評價方式,可能學生對于文章的整體構建程度都達不到優(yōu)秀的標準,但是可能學生的選題新穎,所表達的情感也是獨特的,教師對于這部分的學生同樣也要給予鼓勵。在夸贊學生的寫作時也要從文章的整體內容出發(fā),而不是對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問題進行反復強調,這回傷害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于作文創(chuàng)作失去興趣。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遇到的教學難題并不局限于學生的分數(shù)和成績,也并不局限于讓學生寫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作文,而是在學生的作文訓練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文章指導,旨在幫助學生表達自己內心的看法,使學生養(yǎng)成更為積極向上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學會對身邊的人事物進行更好的觀察,將感情和想法融入作文創(chuàng)作之中,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