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鳳蓮
兒童的健康不僅是個人最大的財富,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最大財富。在學前兒童的體育課程中介入適量的體育游戲,不僅能夠提升學前兒童的體育鍛煉的效果,有益于他們身體素質的提高,而且,通過體育游戲的介入學前兒童對自我情緒的認知、自我激勵、情緒調控的能力(如積極面對困難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對他人情緒的認知能力以及人際管理等幾個方面,都可以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教師在學前兒童體育教學的全過程,皆應綜合考慮學前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兼顧游戲的本質和體育的教育使命,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促進學前兒童情緒智力的發(fā)展。
1 引言
兒童的健康不僅是個人最大的財富,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最大財富。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健康新理念下,對于學前兒童的健康教育,不僅應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應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重視他們情緒智力的發(fā)展,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心性和品格,能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和管理能力,適應環(huán)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設了體育課程,而且為調動學前兒童鍛煉的積極性,還增加了游戲化的教育手段。以體育游戲教學對學前兒童的情緒智力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和教學實驗法等多種方法深入研究,通過對調研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得出科學結論,可為長期的學前兒童運動干預方案的開發(fā)提供依據(jù)。
2 研究方法與過程
首先,制定調研問卷。本研究以國際通用的標準情商測試表、《中國城市幼兒社會情緒估量表》、情緒智力(EIS)量表等評定量表以及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1946)提出的“自我情緒認知、自我激勵、情緒調控、他人情緒認知和人際關系管理”等情緒智力等理論為基礎,結合學前兒童的特征設計了測量問卷。問卷由5個部分構成,每個部分有5道題,共25題,選項分為“A、B、C”三種,分值分配為:A=2’;B=1’;C=0’。由此計算得出抽測兒童情緒智力的得分。由學前兒童回答問卷的問題,為保證問卷得分的客觀、有效性,問卷的所有問題均由家長問,孩子口頭回答,再由家長代為填寫、上交。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問卷80份,有效問卷率為100%。
然后,隨機抽取某校附屬幼兒園40名學前兒童組成實驗班,并進行適度的體育游戲教學實驗,同時抽取同齡學前兒童40人組成對照班,按照正常的教學計劃開展體育教學(不加入體育游戲的教學)。為保障實驗條件的一致性,實驗班與對照班由同一位體育教師,在同一學校進行體育教學。教學實驗共12周,每周安排4次體育活動課程,每課時25分鐘。在體育教學實驗開始前對抽取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名學前兒童進行一次情商測量問卷調查,計算好測試得分,并做好統(tǒng)計和記錄。教學實驗后再次對這80名學前兒童(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名)的情商測評結果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最后對比分析實驗前后的結果得出結論和教學建議。同時,在教學干預方面,要先對受試的學前兒童展開基礎教學,使之掌握相關體育運動活動(如球類活動)的相關運動的基本動作、上下肢的配合與協(xié)調、游戲的規(guī)則以及道具的使用等內容。在基礎教學之后,介入適合學前兒童的體育游戲,讓每個受試兒童都參與其中,以達成教學和實驗的目的。
最后,將收集整理開展的調研和教學實驗所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并運用計算機、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教學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情緒智力測評所得的結果來看,兩個班的兒童在測試前在情緒智力所包含的“自我情緒認知、自我激勵、情緒調控、他人情緒認知和人際關系管理”等五個方面的特征因素得分基本均衡,符合教學實驗的條件。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問卷測評和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班兒童在實驗前、后的兩組測評得分差距較大。而對照班兒童在實驗前、后的兩組測評得分差距較小。由于樣本含量較?。╪≤40),需要用t分理論來推論差異發(fā)生的概率,從而比較兩個平均數(shù)的差異。對實驗班兩組前后兩組數(shù)據(jù)再運用SPSS進行t檢驗(見表1):
從上表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實驗班在實驗前后的測評得分數(shù)據(jù)具有顯著性差異(t>0.05)。說明經過體育游戲教學之后,學前兒童情緒智力得分有了較大的提升,從數(shù)據(jù)層面肯定了體育游戲對學前兒童情緒智力的提升;在學前兒童自我情緒認知方面,體育游戲介入后,實驗班的兒童普遍對自我情緒的認知有了提高。而對照班的教學效果差異卻不明顯;在自我激勵方面體育游戲的教學實驗效果顯著,實驗后的測評結果明顯優(yōu)于實驗前,且提升幅度較大。由此可見,體育游戲有對學前兒童而言有著較強的自我激勵作用,使其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也能積極應對;在情緒調控方面,體育游戲通過語言、視聽、運動等活動,能引導兒童的興奮和抑制性互相轉化。從實驗測評結果來看,在體育游戲實驗后,實驗組兒童在情緒的控制方面,基本能夠認識到妥善管理自身快樂、驚訝、焦慮等方面的情緒的重要性,情緒調控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人際關系管理方面,在體育教學中介入體育游戲,游戲便成為了連接兒童個體之間的橋梁,游戲參與者在游戲中需要時時關注自己的伙伴,才能在游戲中取勝,感受到合作與競爭帶來的快樂、榮譽和收獲。從體育游戲實驗中發(fā)現(xiàn),體驗過體育游戲的學前兒童在學習、生活及其他運動項目中都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使命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更容易與人相處。測評的結果也顯示在實驗前后測評分在這兩個方面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這些都意味著他們的人際管理層面所具備的心理素質有了較大的改善。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通過對80名學前兒童的問卷調查與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經過體育游戲實驗的干預,實驗班學前兒童在實驗前后的測評數(shù)據(jù)差異非常顯著,而未經體育游戲實驗干預的對照班兒童,在實驗前后的測評得分數(shù)據(jù)差異不大。說明體育游戲教學對學前兒童的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控制情緒、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系等五大情緒商數(shù)述指標有著顯著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
(1)體育游戲能啟蒙學前兒童的心智,使其對自我情緒的感知進一步加深,促進自我情緒的認知能力,有利于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2)適當?shù)捏w育游戲在學前兒童的自我激勵、抗壓能力、積極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提升方面有較大的作用;
(3)體育游戲能正向引導學前兒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
(4)體育游戲是團隊活動,強調組織紀律性和團隊協(xié)作。有助于培育兒童的團結友愛的紀律精神,在提升學前兒童對他人情緒認知和人際關系管理方面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兒童的健康成長與體育活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體育游戲是有著明確的目的性、教育性、全面性、可變性和趣味性等特點的體育活動,將體育游戲介入學前兒童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更適合學前兒童情商的健康發(fā)展。
4.2 建議
體育游戲是依據(jù)一定的體育任務,以發(fā)展基本動作和技能為基礎的規(guī)則而設計的游戲活動。作為游戲的一種特別方式,它需要身體的協(xié)調運動和智力活動的參與,很適合學前兒童的“體、智、能”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在對學前兒童的教學中,可以介入體育游戲,寓教于樂。以輕松歡快的形式調動兒童運動的積極性,使之在游戲中感知快樂,認識自我并開動腦筋協(xié)調四肢運動去達成目標。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啟蒙了他們的心智,對情緒的感知進一步加深,有利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因此,老師在學前兒童體育教育教學中就要兼顧游戲的本質和教育的使命,綜合考慮學前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在設計學前兒童體育教學方案時,就要以體育教育目的為指導,兼顧游戲的本質和體育的教育使命,綜合考慮學前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的教育功能。做到既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體育鍛煉的需要,提高體育素質,又能促進學前兒童情緒智力的發(fā)展;
(2)在體育教學中要靈活應用比賽競爭、模擬法、變化法、兒歌改編法等體育游戲的組織方法激發(fā)兒童的參與積極性,并有針對性地觀察、記錄和分析他們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在保障兒童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多給予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課程結束后及時總結出適合學前兒童身體素質和情緒智力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方式、游戲編排和組織形式,以利于下次課程的開展;
(3)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活動相結合,增強師生互動、家?;?。有條件幼兒教育機構甚至可以為每一位學前兒童年制作“成長檔案”并與家長溝通,增加學前兒童在校外的體育活動量;增強兒童的體育素質和情緒智力的發(fā)展。
(4)高素質的學前體育人才隊伍能為更好地開展學前教育,在體育游戲教學時也能夠在幫助兒童在提升身體素質、智力和情緒智力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加強學前體育教學專業(yè)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可引進一部分懂得兒童心理、具有專業(yè)素質新的學前體育教師;另一方面應加大對現(xiàn)有教師的培訓,不斷提升老師的專業(yè)素質。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惠州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