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谷山
(廣東省梅州市中共五華縣委黨校,廣東 梅州 514400)
基層黨校里設置的黨建學科,關鍵是鉆研黨的領導與黨的建樹的秩序性,當中不僅含有黨基本概論常識的尊嚴,還包括黨的建設。黨校始終應當將提升教學品質與效果作為達到黨校事業(yè)合理進步的軸心,進一步鉆研黨校教學秩序,革新教學方法,強化教育教學的實質性與效率性,強化教師團隊的創(chuàng)建,深入提高黨校教育教學水準的品質與效果,積極促進黨校教育教學工作更上新臺階。目前社會是信息大幅度的發(fā)展,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和外來文化的不斷入侵,對黨員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時代發(fā)展相比較,我國基層黨校黨建工作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后,教學方法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很難滿足現代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我們需要發(fā)展新的想法對基層黨校黨建專題課教學進行完善。在中國依法治國是國家實施的基本政策。對完善基層黨校黨建主題課程的教學體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并且也助于促進我國政治建設的全面發(fā)展。
首先,將傳統教學和互動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黨建專題課教學的有效手段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授,教師在黨建專題課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以深入探討和研究為基礎,提高黨建專題課教學的質量和科技含量,要始終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原則,通過設置疑問,讓學員進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程度,做到案例鮮明,觀點新穎,邏輯嚴謹,確保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教師要重視互動教學,確保在教學雙方的有效配合之下,全面發(fā)揮教與學的積極性作用,從而建立一個學員廣泛參與的總的良好局面。在黨建專題課教學過程中,采用互動式教學,一方面能夠提升學員對學習課程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加學員學習的主動性,最終提升黨建專題課教學質量;其次,積極應用案例教學和討論教學模式。黨建專題課教學和其他課程教學存在的最大差別就是具有較高的黨性和思想政治要求。在開展黨建專題課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案例教學和討論式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員的參與程度,激發(fā)學員的思維能力,這樣才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應用案例教學時,通過引用合適的案例,要求學員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思考和討論,在學員共同討論中各種思想的碰撞能夠激發(fā)學員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加深學員對問題的認知和理解,保證學員在遇到問題之后能夠從不同方面對問題加以分析。此外,在進行案例教學和討論式教學中,除了要體現多種思想的碰撞之外,還要體現對思想的統一,教師要明確教育意識,在組織探討過程中,將黨建專題課教學內容和實際問題相結合,將學員學習黨建知識和提升黨員黨性修養(yǎng)相結合,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與教學效果直接聯系。對于一節(jié)精彩的黨建專題課來說,授課教師的語言魅力與感染力占據了成功的很大因素。要想提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要求教師掌握標準普通話,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要讓學員能夠聽清、聽懂教師授課內容,這是語言表達的基礎。2.掌握風趣幽默的表達方法。由于黨建專題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內容枯燥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教師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進行彌補,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程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幽默風趣的語言要得體恰當,避免發(fā)生嘩眾取寵的情況。3.話語應當充滿激情,注意抑揚頓挫,字句鏗鏘。任何一種語言的表達如果用平淡無奇的話來表述,都會讓學員產生厭煩,而通過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才更容易引起學員的注意,從而不斷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
提升黨建專題課程教學水平,需要選好課題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才能抓住課程命脈,有效開展教學活動。首先,精心選擇黨建課程課題。這也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忽視的一點,造成備課工作量大,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首先,課題要緊扣時代主題,結合熱點、難點,立足于黨的建設路線方針,將時事新聞熱點作為切入點,為黨的理論、政策宣傳提供良好的平臺。比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最近的重慶調研時提出,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探討,這種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fā)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fā)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凝聚著對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入思考,更是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fā)展思路、發(fā)展方向、發(fā)展著力點。
綜上所述,提高基層黨校的黨建專題課教學水平,首先應當以本地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不斷強化對基本原則的把握,同時,也要加強對基層黨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完善教學方法與模式,充分發(fā)揮黨建專題課對提高黨員干部的黨性與政治修養(yǎng)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