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蓓,程 偉,侯玉松,孫宇冉,劉 明
(1.淄博市淄川區(qū)國有淄川林場,山東 淄博 255100;2.淄博市淄川區(qū)自然資源局,山東 淄博 255100)
森林撫育是指從森林發(fā)生至森林主伐利用前一個齡級,所實施的改善林木生長環(huán)境和調整林木關系,旨在實現(xiàn)森林速生、優(yōu)質、豐產的經營措施[1]。森林撫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對于改善林木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化林木組成和提高木材品質,縮短林木的培育周期起著重要作用,是林業(y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有林場生產經營中,做好撫育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林分密度,促進林場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改善,提升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國有淄川林場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東經117°59′45″~118°10′30″,北緯36°33′30″~36°40′15″之間。南北最長約32.5 km,東西寬約22.5 km,總經營面積1689.8 hm2。周圍與淄川區(qū)洪山、龍泉、西河、太河、寨里等鎮(zhèn)及臨淄區(qū)的42個村接壤。林場共有5個林區(qū),分布在洪山、龍泉、西河、太河、寨里5個鎮(zhèn)。
國有淄川林場位于魯中低山丘陵區(qū),地處孝婦河與淄河之間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山脊多為東南—西北走向,海拔在260.5~742 m之間,全場經營面積1689.8 hm2,營林區(qū)一般在海拔300~600 m之間。
國有淄川林場位于青石山區(qū),基石大多為石灰?guī)r,成土母質薄而緊實,土壤系由石灰?guī)r風化母質發(fā)育而成的褐土,多為輕壤質,呈中到微堿性反應,少數(shù)為變質巖,土壤系林地棕壤,多為砂壤質,呈中到微酸性反應。國有淄川林場經過多年封山育林,對青石山的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從土壤調查來看;厚層土(土層厚度61cm以上)只有9.5 hm2,僅占林業(yè)用地面積的0.6%;中層土(土層厚度31~60 cm)523.5 hm2,占林業(yè)用地面積的32.1%;而薄層土(土層厚度30 cm以下)1098 hm2,占林業(yè)用地面積的67.3%。
國有淄川林場年均降水量為719.7 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個月,為413.9 mm,約占年降水量的60%;春季降水109 mm,占降水量的15.1%;秋季降水150.1 mm,占年降水量的20.9%;而冬季只有28.7 mm,僅占年降水量的4%,形成了“春季十年九旱,秋季又旱”的氣候特點。
國有淄川林場處于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為12.9 ℃,春季(3~5月)平均氣溫為13.4 ℃;夏季(6~8月)平均氣溫25.8 ℃;秋季(9~11月)平均氣溫為13.7 ℃;冬季(12至次年2月)平均氣溫為-1.3 ℃。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為31.5 ℃,極端最高氣溫為40.5 ℃,最低氣溫在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7.4 ℃,極端最低氣溫為-20.2 ℃。
林場林分以側柏純林為主,現(xiàn)在均為中齡林,存在林分密度大,通透性差,樹木良莠不齊的情況,已影響林木的正常生長,對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林業(yè)有害生物的防治等均造成不利影響,及時而合理的撫育,進行修枝、間伐等撫育手段,已十分必要。
一是進行疏伐。在中齡林內進行疏伐,主要是在林木過密地段進行。疏伐時,將林木根據(jù)林木分化程度,劃分為Ⅰ級木、Ⅱ級木、Ⅲ級木 、Ⅳ級木、Ⅴ級木,撫育作業(yè)時采伐木順序為:Ⅴ級木、Ⅳ級木、Ⅲ級木(必要時)。二是進行修枝。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風透光不暢的林分中,通過人工修枝,改善林內通風和光照狀況及林木生長條件,減少樹冠火、雪壓和風害的發(fā)生程度,防止病蟲害的蔓延。
國有淄川林場自2011年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項目開展工作以來,累計投資213萬元,完成撫育面積1420 hm2。
由于國有淄川林場平時工作任務重,森林撫育工作只是其中一項工作,從當前國營淄川林場撫育工作現(xiàn)狀看,尚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qū),相關工作人員對森林撫育缺乏一定的認識,簡單地認為森林撫育就是對生長趨勢不良的樹木進行清理,不能真正理解森林撫育工作的科學內涵,不能系統(tǒng)完整地看待撫育措施,忽視了撫育工作的培育效果,這樣就有可能導致林場林木的生存環(huán)境遭到破壞,從而影響到林場森林撫育工作有效開展[2]。
國有淄川林場下設5個林區(qū),管轄區(qū)域大,每個林區(qū)只有2~3名工作人員,使得技術人才緊缺。再加上撫育地點極為分散,在進行森林撫育工作時,缺乏相應的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指導,這樣就存在無法按照撫育方案來進行撫育的情況。另外,由于管理督促很難及時跟上,設計與操作雖然看起來很容易操作,但是實施下來有些地塊撫育不達標,無法滿足森林撫育的要求,起不到森林撫育應有的作用。
自2011年實施森林撫育工程以來,國有淄川林場在實際森林撫育設計中沒有根據(jù)林分的林齡、郁閉度和林相等進行劃分,編制的《森林撫育作業(yè)設計》內容相對簡單,只是按照林區(qū)分布的情況來下達撫育作業(yè),有些地塊的作業(yè)方式和方法的選擇上不太符合標準要求,方案中所采取的撫育措施對林分撫育不是最佳方案。存在局部林分撫育后結構不合理,森林的三大效益發(fā)揮不明顯的現(xiàn)象[3,4]。
國有淄川林場開展森林撫育工作,主要資金來源是中央財政資金,標準為100元/畝,林場林地分散,多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qū),森林撫育任務重,工作量大。但隨著勞務工資、機械、燃油等費用的不斷上漲,地方財政又拿不出撫育資金配套,現(xiàn)有補助標準已很難滿足林場實際撫育需求,導致林場開展森林撫育積極性不高,甚至不愿意進行森林撫育,在林場撫育時只能簡化工作程序,減少資金的投入。由于撫育時資金投入不足,導致?lián)嵊笳w森林質量不高,嚴重影響了森林生態(tài)效益的發(fā)揮[5]。
森林撫育是森林培育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國有林場提高森林培育水平的有效措施,只有提高工作人員對森林撫育的科學認識,才能合理地采取森林撫育措施。一是要對森林撫育工作人員進行森林撫育相關知識的培訓,將科學撫育方法傳授給森林撫育工作人員,從而提升森林撫育工作人員運用撫育措施的能力。二是從國有林場經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高度重視森林撫育工作,將森林撫育工作列入國有林場重點工作,將其作為培育森林資源的核心手段,從而保證森林撫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要改變森林撫育工作人員對森林撫育措施的傳統(tǒng)認知,要以修枝撫育為主,砍伐間伐撫育手段為輔開展森林撫育工作,確保撫育完成后,整個國有林場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有效提升。
國有淄川林場明確認識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技術人員在森林撫育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森林撫育工作。重視專業(yè)人才的作用,從林場內部選拔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優(yōu)秀人才,成立一支具備專業(yè)素質的森林撫育隊伍,對森林撫育工作進行指導,對撫育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森林撫育工作人員采取正確的開展森林撫育工作[6]。
森林撫育作業(yè)設計是森林撫育質量和成效重要保障,是檢查撫育質量的重要依據(jù)。應遵循現(xiàn)場調查、現(xiàn)場設計的原則,根據(jù)不同林分的坡度、郁閉度、林分密度及林下植被情況等具體為依據(jù),以生態(tài)優(yōu)先、維護生物多樣性為目的,以增強林場森林生態(tài)功能、提升林分質量為宗旨,由資質的林業(yè)調查單位在充分考慮森林培育目標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設計撫育作業(yè)內容和撫育措施[7]。
近十幾年來,我國十分重視生態(tài)保護與資源恢復,國有淄川林場在淄川區(qū)的生態(tài)林業(yè)建設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更好地促進國有淄川林場撫育工作的開展,還需要全面提高對林場撫育工作的財政支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央撫育專項資金管理的控制力度,制定明確的責任制度,落實資金管理制度,確保林場撫育資金的使用規(guī)范。同時加強資金籌集,拓展資金來源渠道,爭取地方政府配套資金,保證國有林場森林撫育工作的順利進行[8~11]。
在林業(yè)發(fā)展中,森林撫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于林業(yè)建設意義重大,為了保障國有林場的長遠發(fā)展,必須提高對森林撫育工作的重視力度,加強林場內林分的森林撫育,提升林場林分質量,減少森林資源的流失,滿足林場生態(tài)穩(wěn)步發(fā)展與建設的需求??傊瑖辛謭錾謸嵊ぷ魇且豁楅L期復雜的工作,需要各部門的協(xié)調配合,才能實現(xiàn)林場森林撫育后產生更大的生態(tài)、經濟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