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宏 凡傳明 潘錦 吳益陽
(1. 中山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中山 528400;2. 廣東省中山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廣東中山 528400)
隨著城市生活垃圾的產(chǎn)生量逐年增多,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垃圾焚燒處理具有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以及節(jié)約土地資源的突出特點,在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廣泛應用,我國垃圾焚燒處理比例也在逐年提高。2014年我國擁有垃圾焚燒發(fā)電廠189 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18 萬t/d[1],截至2017 年年底,我國擁有垃圾焚燒發(fā)電廠352 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3 萬t/d[2],垃圾焚燒必將成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主流方式。
生活垃圾焚燒爐產(chǎn)生的煙氣成分較為復雜,含有顆粒物、重金屬、酸性氣體、有機物等多種成分[3],會給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以至于引發(fā)了多起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鄰避效應”,因此,明確生活垃圾焚燒爐產(chǎn)生的煙氣污染物排放特征,對垃圾焚燒爐排放煙氣進行有效的控制處理,降低垃圾焚燒的污染影響,就顯得格外重要。根據(jù)我國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4]的要求,目前的研究大多針對垃圾焚燒爐排放的顆粒物、重金屬、酸性氣體,鮮有針對垃圾焚燒爐排放的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VOCs)的研究。本研究以中山市正在運行的2 臺垃圾焚燒爐廢氣排放的顆粒物、重金屬、酸性氣體、VOCs 為研究對象,通過現(xiàn)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明確垃圾焚燒爐煙氣污染物排放特征,為垃圾焚燒污染的排放控制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
選擇中山市2 家垃圾焚燒處理基地的2 臺垃圾焚燒爐,爐型均為爐排爐,廢氣采用主流處理工藝,1號爐為1 臺450 t/d 的焚燒爐,配置1 套SNCR 系統(tǒng)+半干法脫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煙氣凈化系統(tǒng),煙氣經(jīng)90 m 高煙囪排放;2 號爐為1 條600 t/d的焚燒線,并配置建設SNCR+半干法(石灰漿溶液)+干法(氫氧化鈣干粉)+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的煙氣凈化系統(tǒng)。
垃圾焚燒爐排放顆粒物、重金屬、酸性氣體等污染項目按照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規(guī)定的測定方法的要求采樣、分析。
VOCs 的采樣與分析儀器為HAPSITE ER 便攜式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美國INFICON 公司),儀器內(nèi)置2 種內(nèi)標,其中,內(nèi)標1 為1,3,5-三氟甲基苯,內(nèi)標2 為溴五氟苯(BPFB),載氣為高純氮氣。采樣時將便攜式GC-MS 配置的取樣探頭伸入污染源排氣筒中心位置,通過內(nèi)置采樣泵進行樣品采集。取樣探頭溫度40 ℃,樣品經(jīng)活性炭濃縮器濃縮后再加熱解吸,氣相色譜分離后進入MS 檢測器分析[5]。
便攜式GC-MS 每次開機或工作12 h 后會執(zhí)行自動調(diào)諧,通過調(diào)諧后儀器正常工作。每次樣品采集前運行1 次空白樣品,以提供環(huán)境本底數(shù)據(jù);當樣品濃度過高時,分析結(jié)束后需運行“濃縮管清洗”,清除儀器中的殘留物,以保證實際樣品在采集與分析過程中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生活垃圾中的灰分在焚燒的過程中產(chǎn)生煙塵顆粒物,采用布袋除塵器去除。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屬在焚燒過程中發(fā)生遷移或轉(zhuǎn)化,部分重金屬在高溫下由固態(tài)轉(zhuǎn)變成氣態(tài)形式,存在于煙氣中或附著在煙氣顆粒物上。重金屬的控制手段,主要是在煙氣進入布袋除塵器之前,在進風道處噴入活性炭對其吸附,最終通過高效布袋除塵器去除[1]。1 號垃圾焚燒爐與2 號垃圾焚燒爐廢氣中顆粒物、重金屬的排放情況見表1。由表1 可見,顆粒物濃度分別為4.2,3.5 mg/m3,遠低于控制標準要求限值30 mg/m3,煙氣中重金屬含量基本都處在較低的水平,其中鉻的含量最高,分別為9.8×10-3,7.1×10-3mg/m3,汞、銅、鎘、銻未檢出。2臺爐廢氣中重金屬含量遠低于控制標準要求,這說明垃圾焚燒煙氣在經(jīng)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除塵之后其所含顆粒物及重金屬濃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表1 垃圾焚燒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和重金屬濃度mg/m3
目前垃圾焚燒爐煙氣脫酸大多采用半干法技術(shù),通過石灰漿的噴入,中和吸收去除酸性氣體二氧化硫、氯化氫等,煙氣中氮氧化物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通過低氮燃燒技術(shù)以及在后續(xù)處理中增加脫硝裝置去除。垃圾不完全焚燒會產(chǎn)生大量一氧化碳氣體,煙氣中一氧化碳氣體可以表征焚燒爐焚燒是否完全。1號垃圾焚燒爐與2 號垃圾焚燒爐廢氣中酸性氣體及一氧化碳的排放情況見表2。由表2 可見,二氧化硫、氯化氫處于較低水平,均達到標準要求。2 號垃圾焚燒爐排放氮氧化物濃度為226 mg/m3,雖然低于控制標準限值300 mg/m3,但也反映出垃圾焚燒爐煙氣中氮氧化物去除的難度。一氧化碳濃度未檢出,說明通過對垃圾焚燒爐焚燒的控制,垃圾基本上可以達到完全燃燒。
表2 垃圾焚燒爐廢氣中酸性氣體及一氧化碳排放濃度mg/m3
監(jiān)測結(jié)果顯示,2 臺爐檢測出的VOCs 種類及數(shù)量基本一致,濃度都處于較低水平(見表3)。其中1號垃圾焚燒爐中檢出了44 種VOCs,VOCs 總質(zhì)量濃度為74.0 μg/m3;2 號垃圾焚燒爐檢出了39 種VOCs,VOCs 總質(zhì)量濃度為31.3 μg/m3;丙酮、甲基異丁酮、2-己酮、1,4-二氧己烷在2 臺爐的煙氣中均未檢出。生活垃圾焚燒爐前10 位VOCs 排放物種相加所得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90%左右。其中,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烯是最主要物種,占比達到56%~61%,是生活垃圾焚燒爐的特征物質(zhì)。
表3 2 臺垃圾焚燒爐排放廢氣中VOCs 濃度 μg/m3
生活垃圾焚燒爐煙氣中VOCs 具體組分質(zhì)量分數(shù)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以看出,盡管2 臺生活垃圾焚燒爐的處理設施有所不同,但其排放的VOCs 組分相似。其中,鹵代烴的排放最高,達到65%左右,其次為芳香烴,這可能與生活垃圾中存在含有鹵素元素的塑料制品有關。
圖1 生活垃圾焚燒爐各組分VOCs 質(zhì)量百分比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可有效減少垃圾容量75%以上[6],在土地資源日漸緊缺和環(huán)境問題備受關注的現(xiàn)今,是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最佳選擇之一[7],明確生活垃圾焚燒爐產(chǎn)生的煙氣污染物排放特征,對解決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附近居民投訴、化解“鄰避效應”有重要的意義。
(1)1 號垃圾焚燒爐與2 號垃圾焚燒爐排放的煙氣中,顆粒物、重金屬含量基本都處在較低的水平,2臺爐煙氣顆粒物、重金屬遠低于控制標準要求,說明垃圾焚燒煙氣在經(jīng)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除塵之后,其所含顆粒物及重金屬濃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1 號垃圾焚燒爐與2 號垃圾焚燒爐煙氣中二氧化硫、氯化氫處于較低水平,均達到標準要求。2號垃圾焚燒爐排放氮氧化物濃度為226 mg/m3,雖然低于控制標準限值300 mg/m3,但也反映出煙氣氮氧化物去除的難度。一氧化碳濃度未檢出,說明通過對垃圾焚燒爐焚燒的控制,垃圾基本上可以達到完全燃燒。
(3)2 臺垃圾焚燒爐檢測出的VOCs 種類及數(shù)量基本一致,整體排放濃度水平較低,其中1 號垃圾焚燒爐中檢出了44 種VOCs,VOCs 總質(zhì)量濃度為74.0 μg/m3;2 號 垃 圾 焚 燒 爐 檢 出 了39 種VOCs,VOCs 總質(zhì)量濃度為31.3 μg/m3。其中,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烯是最主要物種,占比達到56%~61%,是生活垃圾焚燒爐的特征物質(zhì)。生活垃圾焚燒爐煙氣中VOCs 具體組分相似,其中,鹵代烴的排放最高,達到65%左右,其次為芳香烴,這可能與生活垃圾中存在含有鹵素元素的塑料制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