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盼盼 高水冕
(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在現(xiàn)階段的高校教育過程中,需要有效的保障培養(yǎng)出具有著專業(yè)知識能力、職業(yè)能力以及社會生活能力的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需要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以此盡快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市場的發(fā)展。在學生未來發(fā)展和成長的過程中,朝著正確方向發(fā)展。
在現(xiàn)階段的高校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依然是由思政教育部門掌管。但是,伴隨著社會的高速進步,使得各種新思潮的出現(xiàn),對于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工作而言,造成的影響力越來越小。甚至在一些高校當中,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存在性出現(xiàn)了一定的質疑,并且在開展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抵觸心理。對于大學生的教育工作而言,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較大的難度系數(shù)。但是思政教育的工作開展情況,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提升,以及個人政治素養(yǎng)方面的發(fā)展。需要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結合其學生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的變革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和提升,以此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較高的當代大學生。
在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其內容的制定當中,都是與國家政府的方針,以及一些社會上的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取材,使得雖然這樣的教學內容設計上,符合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yǎng),但是其中涉及政治成分越發(fā)的明顯,僅僅在教育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下的經典原理,這方面的理論教育。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使得抽象理論大量的出現(xiàn)。這樣的內容形式下,無法起到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使得讓學生對思政教育漸漸產生抵觸的情緒。為此,在將其思政教育結合起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是一種基于學生身心的角度出發(fā),有效的幫助學生可以順應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進一步對學生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的行為,起到一定的規(guī)范性的作用。例如,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讓學生,對自身的行為,有著清晰的認知和判斷,同時能夠理解自身在社會當中的具體地位,以及需要承擔起的各種社會義務和責任。
對于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其開展的課程教育工作,基本上都十分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使得教育工作圍繞著課堂而展開,同時另一部分的學生,將其接受的思政教育,簡單理解為一種背書行為。沒有很好的認識到思政教育,對自身成長的重要價值。而將其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應用當中,使得能夠讓現(xiàn)階段開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成長,同時也能夠很好地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感。
在將其二者進行教學工作的結合之后,使得可以有效保障高校當中的當代大學生,所具備的思想品德符合社會的需求,同時也能夠讓大學生在未來的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的 提升自身的個人素質,為社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
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將其進行教材化以及課程化的轉變,始終是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為此,就需要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首先能夠從課堂教學的方面著手。在功效當中,開展的思想政治課程當中,需要能夠很好地基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fā)。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中,在引出一個馬克思政學方面的理論知識之后,需要馬上以一個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可以從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會后還要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以此能夠讓在接受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涉及更多領域的學科知識,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涉獵到更多的知識體系。同時,還需要在開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很好地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與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持著較高的一致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能力水平也是關鍵的影響因素。為此,就需要各大高校重視起對于教師的培訓,需要不斷開展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課程,以此有效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專業(yè)素質,保障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進一步的將其二者進行教育維度上的融合。充分的保障在未來的教學工作當中,能夠發(fā)揮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
在開展團隊輔導的教育工作,能夠有效明確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的針對現(xiàn)階段的管理問題,能夠設定出相應的特殊目標,以此能夠有針對性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高效率的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例如,在針對一些新入學的學生管理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讓學生能夠盡快融入集體當中。以此有著較高的適應能力。教師需要充分的利用其各種教學管理方法,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例如,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需要設計出團隊輔導活動安排。讓學生能夠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活動當中,盡快融入社會當中,以此有效進行團體意識的建立。同時,在開展這樣的活動當中,還需要充分的保障活動的內容,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事先開展心理前側,以此能夠作為活動開展的具體衡量指標。進而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有著較強的教育目的性。
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而言,是一種由西方社會學與教育學的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但是在我國的思政教育過程中,與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需要能夠符合我國的實際教育發(fā)展情況。以此能夠充分的符合現(xiàn)階段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便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的符合我國的政治思想,同時還可以有效的保障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過程,能夠實現(xiàn)教育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在全國的各個院校的教育過程中,需要積極的順應社會的變革,能夠對于大學生的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原本的教學模式,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當中,積極將學生放在教學工作的主體位置,以此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思政教育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建立出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在看待事物和問題的角度上,能夠符合現(xiàn)階段的社會發(fā)展,以此能夠在未來的學生進入社會之后,符合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
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影響。大學是學生身心發(fā)展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常規(guī)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將思政相關理論作為教學的基礎,所進行的教學緊緊圍繞思政理論,這這種教學方式盡管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但是所付出的努力卻與教育成果不成正比。在這種情況下,將心理教育代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十分有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從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特點出發(f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保證所采取的教學措施能夠對學生價值觀念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通過將心理健康教育代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能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在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同時,促進學生思政認知水平的提升。
環(huán)境對人的心理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改造環(huán)境的同時,環(huán)境也在時刻影響每個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狀態(tài)。可以說人的性格,品質以及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環(huán)境的產物。心理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是提升思政教育全面性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根據二者結合的要求,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育環(huán)境,有利于充分發(fā)揮二者對于學生成長的作用。因此在開展思政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努力營造積極向上,有利于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具體來說,首先可以從改善校園環(huán)境入手,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建立班級文明公約。同時在校內張貼標語,合理的利用校園環(huán)境,改造校園環(huán)境,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實施。同時還需要利用更加和諧的校園交流環(huán)境,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生交流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之間能夠和諧的進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教學的藝術,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疏導,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心理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將語言的藝術運用于教育實踐中,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的運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育活動開展的形式,在教育方法的選擇上,需要選擇一些能夠被學生多接受的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在教學中,盡量應用接地氣,生活化的實例給學生以啟發(fā),以溫和不失原則的方式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使理論入耳、入腦、入心,在此基礎上積極踐行,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啟人心智。
總結: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開展的教學工作當中,思政教育工作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工作當中,無法發(fā)揮出全部的作用,而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可以有效保障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價值,以此引導學生建立出正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