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玲
摘要: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課堂教學,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結合中學化學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探討如何結合生活實際,活躍化學課堂教學的氣氛,激活學習化學的興趣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 化學? 課堂教學? 生活化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課堂是關鍵和核心。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然而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時間,如何在這40分鐘內(nèi)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大的進步,化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活動中師生、生生交往所表現(xiàn)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知覺、注意、情感、意志、定勢和思維等心理狀態(tài)。通??梢詫⑺殖煞e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jīng)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象,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這樣的教學氣氛,那么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贝送?,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也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狈e極的、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學習效率更高。
在實際化學課堂教學中,我們?nèi)绾螤I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充分利用實驗調(diào)動學生探究、求知的積極性
化學實驗是一項能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動手又動腦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我國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經(jīng)說過,“化學實驗室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最有效和收獲最豐富的場所”,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實驗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實驗中顏色、狀態(tài)、氣味、光、聲音的變化,多重刺激來吸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θ魏问挛锏恼J知過程若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認知會更加深刻。
化學實驗作為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中學化學實驗過于強調(diào)流程性,如基本操作要規(guī)范,實驗裝置要搭配合理,實驗用品要擺放整齊等,沒有把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化學學科的興趣放在應有的位置為了把化學實驗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愛上做實驗,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各種實驗素材,重點開發(fā)學生感興趣的實驗資源,并根據(jù)初三學生的特點,把單調(diào)的實驗課設計成趣味實驗,向?qū)W生展示化學魅力。
例如“常見的酸和堿”中演示實驗比較多,現(xiàn)象也豐富。為了讓學生形象、深刻地記住這些知識,我在試驗教學中設計了一個“超級變變”的環(huán)節(jié),靈感來自于學生喜歡扥于謙魔術,在講Na2co的性質(zhì)時,我利用碳酸鈉溶液、酚酞溶液、稀鹽酸進行了一個“魔術表演”——清水變牛奶,牛奶變紅酒,紅酒變雪碧,當同學們見證了奇跡的時刻后,一個個張大嘴巴驚呆了,生動鮮明的實驗現(xiàn)象,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塵封的思維迅速激活,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實驗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從而提高了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實現(xiàn)學以致用
化學學科與生產(chǎn)、生活以及科研密切相關,學生身邊就有很多的生活常識都與化學密切相關。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意用一些生活中鮮活的例子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開闊思路,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地將課堂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實現(xiàn)從生活中學習,然后再將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完成學以致用的終極目標。
例如,在學習“淀粉的檢驗”時,我從醫(yī)務室拿來幾瓶碘酒,學生則帶來了一些白饅頭和白蘿卜。課堂上,先讓學生分組探究,觀察碘酒滴在白饅頭和白蘿卜上的顏色變化,引出“淀粉遇碘變藍色”這個知識點。接著,引導學生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學生把其余的白饅頭在口腔中細細咀嚼一分鐘左右放在培養(yǎng)皿上,再次滴加碘酒,藍色淡了很多,說明口腔中的唾液對淀粉進行了初步消化。在課堂小結中,更有學生在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點后,提出要用碘酒去辨別家里的魚丸、肉丸是否摻有淀粉?;顚W活用就是我的教學目標。又如,在學習“生活中的酸和堿”時,我組織學生去生活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或是尚有疑問的東西來測試酸堿度。學生十分喜歡這種形式,紛紛測試各種飲料、牛奶、菜湯、豆?jié){等。最后,老師提出問題:哪種酸可以用來去除水壺水垢?為什么選用這種酸?我們經(jīng)常喝的碳酸飲料為什么不利于身體健康?介紹酸性體質(zhì)容易肥胖和生病,傳達健康飲食的理念。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課程下的化學教師,要想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就必須了解生活、熱愛生活,從生活中尋找適合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方面面。在課堂上通過科學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深入了解生活,并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
三、關注學生,創(chuàng)設互動的課堂
蘇聯(lián)教育學家凱洛夫?qū)Α敖虒W”所下的定義是:“教學過程包括教師的活動(教),同時也包括學生的活動(學)。”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過程應突出和體現(xiàn)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注意關注每一位學生,通過請學生回答問題、學生搶答、學生上黑板練習、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等多種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時學生不會回答問題,或者回答錯了,其他的學生進行幫助,同時也把容易錯誤的地方展示出來,學生之間再相互補充,更多的學生也都知道了錯誤所在。學生在迷茫、思考、表達、傾聽、質(zhì)疑、疑惑、感悟、陶醉的思維碰撞中學會更好地分析、解決問題。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避免了“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設了能動的課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小組合作,樂于探究,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交流學習的氛圍。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形成一套適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等多種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積極的、能動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從而不斷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