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利勒是巴士拉學派第二代學者中的領(lǐng)軍人物。他博覽群書,涉獵廣泛,登高博見,對阿拉伯語語音學、詩韻學、詞法和句法演繹精確,他還制定了第一部阿拉伯語辭典《艾因書》的編纂方法。他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汲取所需的思想遺產(chǎn),并最終轉(zhuǎn)化為阿拉伯人自己的成果。從哈利勒的語法觀點中,可以領(lǐng)略到這位阿拉伯語法集大成者的智慧和魅力。
關(guān)鍵詞:哈利勒;語法觀點;集大成者
1.語音
哈利勒的語音學觀點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哈利勒在念每個字母時都有稍許的停頓,這時該字母的發(fā)音部位就能分辨出來。若在該字母后面附加別的字母,則無法分辨該字母的發(fā)音部位,因為我們已經(jīng)做好準備要發(fā)出后面緊接著的字母的讀音。二是哈利勒具體描述了語音學的專業(yè)術(shù)語,如單詞發(fā)音的效果有低音、高音、硬音、柔音、上音、下音。三是單詞結(jié)構(gòu)的改變而導致的發(fā)音變化有:字母移位、字母省略、柔母互換、字母變更和字母疊讀。
2.格式
哈利勒對單詞的格式以及組成單詞的所有字母是原根還是增母進行寬泛的研究。他將單詞劃分為簡式單詞和復式單詞,任何一個簡式單詞尤其是名詞,最多不超過五個字母,最少不少于三個字母。他為簡式和復式單詞制定了格式,而這個格式與音部的格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哈利勒就是韻律學的奠基人。
3.詞的派生
哈利勒制定了柔母互換和字母替換的規(guī)則:一是中空動詞的被動名詞詞形,二是帶有“海姆宰”的中空動詞的主動名詞詞形,三是字母移位現(xiàn)象。
4.詞的合成
哈利勒對阿拉伯語中的工具詞(尤其是條件工具詞)及其詞形進行分析。例如他提出一種語言現(xiàn)象,稱其為復合詞,本意是雕刻,這里是語言學術(shù)語,即兩個詞演變成一個詞。
5.名詞的確指
哈利勒認為被呼喚詞前不能加冠詞。在呼喚句中出現(xiàn)的每個詞都是標主格的、確指的(這里指內(nèi)容方面的確指),因此為避免重復,不能再加冠詞。因為說話者指的對象是確定的,此時無需再加冠詞。總而言之,說話者心目中已經(jīng)確定所要召喚的對象,從這個方面來講,被呼喚語就已經(jīng)是確指的,若在其前加冠詞的話,確指上面又落一個確指,這是阿拉伯人所不允許的。
6.呼喚句
哈利勒認為,如果被呼喚語是單個名詞,應該標主格,且詞尾沒有鼻音符。如果被呼喚語是正偏組合,或是無所指的泛指名詞,則標賓格。單個被呼喚語的形容詞可以標賓格,也可以標主格。
7.回指
哈利勒認為,當被連接語是隱藏在動詞中的主格人稱代詞或跟在動詞后的外顯人稱代詞時,要在被連接語后加上表示強調(diào)的人稱代詞或緊跟一個區(qū)分詞。
8.模糊工具詞
哈利勒將??類虛詞定義為模糊工具詞,并認為這些詞會因為在句中處于不同位置而表達不同意思。
9.狀語
哈利勒認為狀語必須是泛指名詞,但也有阿拉伯人用確指或是將狀語充當正次。哈利勒對確指的狀語的用法解釋成:阿拉伯人本來不想讀冠詞,結(jié)果沒在意就把冠詞讀出來。
10.定語
哈利勒認為定語是阿拉伯語四種同格成分中的一種。一般來說,定語的性、數(shù)、格、指應該與被形容詞保持一致。有時也有例外,如阿拉伯人說:比你更優(yōu)秀的人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哈利勒對此的解釋是句中的人字面上是確指的,但實際意義上是泛指名詞,因為指的只是一個男人,但是不確定具體是哪一個人,這里的人只是指一個類別,就好像表示確指的冠詞沒有發(fā)揮作用,因此用泛指名詞來作形容詞。
11.支配詞和受詞
哈利勒認為,阿拉伯語句中各個內(nèi)部成分之間的關(guān)系是支配詞和受詞的關(guān)系。他認為每個詞是受支配詞的影響變成主格、賓格、屬格或切格的,而這個支配詞在變尾的名詞和動詞中能起作用,定格的名詞就如同是變格的名詞和動詞一樣,表面上沒有支配詞,其實是有支配詞的。
支配詞往往是字面的,比如起語就是支配詞,對述語產(chǎn)生主格的支配作用。動詞對主語產(chǎn)生主格的支配作用,對賓語產(chǎn)生賓格的作用。
支配詞有時是意義上的,哈利勒的學生西伯威首創(chuàng)對意義支配詞的研究。他指出,名詞句中,起語的支配詞是句子起始這個含義,將起語支配主格,是字面上看不到的。
哈利勒是最早提出“支配詞”和“受詞”這兩個語法術(shù)語的阿拉伯學者。為此,他制定了一套有關(guān)的語法規(guī)則,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一,支配詞的類型和用法。哈利勒認為很多單詞和工具詞都可以充當支配詞,并主要討論了如下三類支配詞:一是使動詞支配切格的工具詞。還有,條件句的結(jié)句要么是動詞句,這時就不需要承上啟下的連詞,要么是名詞句,這時就必須要有連接詞來連接?,F(xiàn)在式動詞可以通過命令式動詞來標切格;通過禁戒式動詞使現(xiàn)在式動詞標切格;通過疑問句使現(xiàn)在式動詞標切格;通過表示希望使現(xiàn)在式動詞標切格。二是使動詞支配賓格的工具詞。三是使支配詞支配賓格的其他支配詞。
其二,支配詞的省略。哈利勒認為,省略支配詞有三種情況。一是省略名詞句中的起語支配詞,只留下述語。哈利勒認為只要是單獨出現(xiàn)的標主格的詞(例如標題一律讀作主格),都視作是被省略起語的述語,二是省略動詞句中賓語的支配詞。其中由于建立了旁證,所以才允許把動詞省略或?qū)⑵潆[藏起來。哈利勒認為,在表示警告和特指的情況下,支配賓語的動詞必須要省略。他還把表示特指一樣的褒貶也列入到必須省略動詞這一款項中。
其三,受詞的省略。哈利勒認為,被省略的受詞可以是述語、賓語、指物代詞和正偏組合的正次。如果有旁證的話,省略賓語的現(xiàn)象比較多。
參考文獻
[1]陳中耀.1982.阿拉伯語兩大語法學派爭論問題選[J].阿拉伯世界(2):67-72+61.
[2]廖靜.2016.傳統(tǒng)阿拉伯語語法學派研究[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3]麟瑞.1981.阿拉伯語語法的產(chǎn)生和語法學派的出現(xiàn)[J].阿拉伯世界(3):1-8.
[4]趙新霞.2016.阿拉伯語語法派別述評[J].阿拉伯研究論叢(2):133-14.
作者簡介
張楓琳(1996),女,漢族,廣東省汕頭市,碩士學歷,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阿拉伯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