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杜燁 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
體育教學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使學生具備團隊合作、奮進、創(chuàng)新等精神。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學生的素質教育漸漸被各界所關注。這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改革效果,教師必須明確改革目標,以自身和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意義。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教育、政治、文化、經(jīng)濟等多個領域中都獲取了不小的成就,而在教育事業(yè)當中,高校體育教學有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發(fā)展的需求,因此在體育教學模式上必須做出有效的改革。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多個時期的發(fā)展,從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時期到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時期,再到身心健康、快樂體育時期。目前,高校體育教學還在進行著改革,以確保能夠滿足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所需。如今,社會與國家在人才方面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并且要求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高校體育教學擁有獨特的特點,其能夠作為社會體育與高校體育之間的連接點。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較為成熟的身心,在該階段中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個體社會化、通過不斷的獲取知識來完善自我,在體育教學當中,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能力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并且還能保障自身的健康水平。此外,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之后,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意志品質、責任心、榮譽感以及愛國意識都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這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但就目前而言,在大學生所擁有的四年學習生活中,體育課程的時間僅為144小時,這就代表著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及觀念,成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確保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后,依舊能夠自主鍛煉,此外終身體育的理念也將會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目標[1]。
高校體育教學體系是十分復雜的,其擁有多層次、多元化等特點。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身體狀況、運動能力,以及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而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但目前來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以學生和教師作為改革主體,從思想方面出發(fā),體育理念影響著體育教學改革的效果,從教學過程出發(fā),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將受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等方面的影響。
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人”這一因素是最需要關注的,其也是改革當中的核心,“人”因素主要指的就是教師及學生。教師在高校體育改革當中擔任執(zhí)行者這一角色,在整個改革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是決定高校體育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學生在體育教學改革當中承擔主體作用,從一定角度來說,體育教學改革的受益者就是學生。經(jīng)過相關調查能夠了解到,有43%的學生認為學生體質狀況是高校體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有17%的學生認為原因是鍛煉習慣,18%的學生認為是體育項目,10%的學生認為是體育方面的認知,而剩余的12%的學生認為體育活動形式是影響體育改革的原因[2]。
1.體育教師的理論認知
教學理念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作為改革過程中的執(zhí)行者,其在信念方面必須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倡導的教學理念保持一致,因此教師可以被視為改革過程中關鍵的因素。體育教師應當通過對自身行為的改變來實現(xiàn)體育教學改革的效果。另外,教師團隊的教學信念以及教學行為轉變的水平和速度將會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改革的結果和進程。
2.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認識
由于學生群體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主體,因此學生也對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在體育課程中,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生的需求,只有這兩方面得到滿足,才能確保通過改革來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學校體育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所在就是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認識,其中包括參加比賽、體育鍛煉、訓練,提升健康水平、增強體質等方面的認知。
3.體育教學課程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除了要改變教育理念,還應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做出調整。體育課程是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為具有實質性的因素,體育課程主要包括教材、方案以及標準。體育課程的改革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會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改革中對于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選擇。而教學方法又是保障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上必須做到科學合理,以此來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據(jù)調查表明,84%的學生認為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果[3]。
4.體育教學場地的影響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場地設施因素起到了絕對性的影響,其中包括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等等,只有場地、器材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才能更為主動的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除此之外,場地、器材的保證還能有效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通過調查了解到,82%的學生認為運動場地、器械的新舊程度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90%的學生認為,運動場地內(nèi)的人均空間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有著較大的影響,85%的學生認為運動場地舒適程度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由于受到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理念的約束,導致當前社會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著較大誤解,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體育課程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玩耍的,其并不需要其他教學安排,并且這種觀念也延續(xù)到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對于教學改革并不支持。這種情況嚴重影響到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進度。
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團隊當中還存在著素質上差異,這不但影響到了教學改革的質量,還影響到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總的來說,高校體育教師團隊應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確保能夠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樹立榜樣,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熱愛體育課程。
當前,大部分高校都只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這就導致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不夠完善,沒有相關明確的判斷依據(jù)和標準來衡量教學過程及教學目標。盡管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都已經(jīng)在心里樹立目標,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無法落實或落實到位,出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不符的情況,這一情況嚴重影響到了教學改革的推進[4]。
為了保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穩(wěn)定有序的進行,必須制定出明確的發(fā)展目標,避免出現(xiàn)改革混亂的情況。首先,應對重要文件進行閱讀,并了解其中的意義。我國在1999年就已經(jīng)發(fā)布過關于學生健康,加強體育工作的文件,在文件當中已經(jīng)對21世紀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其次,高校體育教學應當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對相關理論及實踐做出調整,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并將此作為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最后,明確教學觀念,將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應用到教學改革當中,即學生的心理能力、身體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應為提高學生的心理、身體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確保學生在行為、認知、技能、情感等多個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對此體育教學課程結構應該做到多元化,除了體育領域外,還應與安全、營養(yǎng)、生理、衛(wèi)生保健、環(huán)境等多個學科領域相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擁有鍛煉身體、注重衛(wèi)生的好習慣。將學生的健康放到教學改革當中的首要目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在內(nèi)容形式上過于單一、死板,以至于學生無法對體育課程產(chǎn)生興趣,從而影響到了學生對體育運動和體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盡管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較為成熟,不在擁有幼稚的思維,且自控力也得到了提升,但興趣依舊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此體育教師應當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升體育運動的趣味性,確保學生能夠帶著興趣和好奇心加入體育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自身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上獲取更多的進步。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體育教師應當及原有的教材為依據(jù),進行適當?shù)难诱?,從而豐富體育項目和體育內(nèi)容,讓學生更加喜愛體育運動,不斷的增加自身的運動范圍和學習范圍,滿足運動需求和知識需求,從而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落實。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將知識理論與教學實踐融合到一起,校方應積極督促體育教師,確保其能夠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積累教學經(jīng)驗,并將這些所積累的經(jīng)驗加入知識理論當中。如此一來,就避免了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情況發(fā)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的理論和實踐將會得到共同發(fā)展。
1.優(yōu)化教學手段
高校體育教學應當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將信息技術融入體育教學當中,通過投影、計算機、電視等多媒體的應用,不但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興趣,還能夠將不易理解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便于學生更快更好的理解及掌握。
2.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
體育教師應以體育教學大綱為基礎,利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使每一節(jié)體育課都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組織競賽、體育游戲等相關方式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單一的特性,吸引學生的高度集中,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除此之外,體育教師也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展開不斷的完善更新,通過多個方面的改革,學生將會對體育活動產(chǎn)生更多的興趣。
3.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體育教學設施
為了保證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高校必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對體育設施進行不斷的完善,例如說各種室外場館、室內(nèi)場館以及相關設施,如籃球、足球、網(wǎng)球、游泳、滑冰等項目的活動場所以及設備。尤其是一些體育電化教學設備,更應保證功能的完善,達到先進水平。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對高校體育教學做出有效的改革,就必須明確改革方向,依據(jù)以人為本的改革理念以及健康第一的改革思想對體育教學做出改革,使其培養(yǎng)出更多的具有良好喜歡的優(yōu)秀學生。在教學當中以學生作為主體地位,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