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建偉 孟憲會
山東祥泰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臨沂 276000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建筑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也在不斷推進。為滿足城市人口數(shù)量飛速增長的需求,城市建筑建設工作開展力度持續(xù)加大。土地是有限資源,為創(chuàng)建新城區(qū),對于舊城區(qū)進行改造成為必然選擇。古建筑作為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進行改造過程中,工作人員對于古建筑物保護管理意識不足,相應的管理制度體系也不完善,致使古建筑物在城市化建設中受到了不同程度地破壞,導致原有的城市特色逐漸消失,嚴重影響了城市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加強古建筑保護是城市信息化發(fā)展過程中的工作重點。本文通過對城市化進程中的古建筑保護與發(fā)展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古建筑是一種存在于自然空間內的歷史文物,其所蘊含的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藝術層面,更代表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獨特文化體系,代表一段歷史所要訴說的精神思想。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古建筑的保護工作均得到廣泛的認同。如果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古建筑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壞,那么即便使用再先進的復原技術,也無法恢復古建筑的原有價值,造成的后果不僅僅是一件文物與一處歷史景點的損失,更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歷史時期與特定區(qū)域內歷史精神的斷層。工業(yè)革命以前,人類的科學技術落后,很多古建筑采用的建筑工藝與材料并沒有充分考慮其實際保存過程中所要面臨的惡劣環(huán)境。另外,很多古建筑存在時間過于久遠,直接導致其結構的穩(wěn)定性嚴重下降,很容易受到人為或自然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實施針對性的保護與修繕工作,古建筑將會很快消失。
作為民國時期的首都,南京有很多民國風格的建筑,作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會堂之一的南京國民大會堂近年也進行了修繕工程,國民大會堂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局部一層地上四層。在修繕前,先委托具備古建筑工程專業(yè)承包一級資質的設計院派出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全方位的安全評估鑒定,并制定出一個全面的修繕計劃,設計師按照專家制定的計劃來設計相關的修繕參數(shù),繪制出施工圖紙用來指導修繕工作的進行。
古建筑不同于現(xiàn)代建筑,由鋼筋混凝土保障其強度。古建筑大多數(shù)通過木質材料以及磚瓦等強度較低的材料。因此,古建筑的每個部分都可能與整體的結構有關,在修繕之前,要對古建筑的受力點進行分析。同時,還要考慮到,古建筑原本的受力點是否已經處于老化狀態(tài),是否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為古建筑增加提高受力水平的措施。另外,在修繕的過程中,也要確保新受力點不會在古建筑中特別突兀,影響整個建筑的風格與文化底蘊。除此以外,分析古建筑的受理點還可以在后續(xù)的修繕保護中,有針對性地展開個別損傷的修繕工作。
為使古建筑物原有外部形象的平穩(wěn)性能夠得到保障,應及時對于出現(xiàn)破損或松動的部位進行修葺及穩(wěn)固,以免建筑物部分松動墜落,對于行人或其他公共財產造成傷害,提高古建筑的安全性。此外,在對部分破損建筑進行修葺維護時,應完全按照原有形態(tài)外表進行復刻修整,促進古建筑自身原有的特色能夠得以保存下來,避免了在不斷修葺與維護工作中,原有價值意義或獨特風格被弱化甚至消失。還應將古建筑物周圍環(huán)境進行清潔修整,營造一個較為干凈整潔的外部環(huán)境。與此同時,在制定城市規(guī)劃方案時,對于古建筑物是拆除還是合理保存,應聽取相關建筑方面專家的建議意見,對于具有歷史保存價值意義的古建筑物應進行合理完整的保護,將沒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物進行拆除,促使相關位置土地進行合理利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還應提高公共全體社會公民維護管理古建筑的意識與積極性,政府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體系,可有效完善古建筑管理工作。
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完善,人們的思想意識、精神狀態(tài)發(fā)生深刻變化,同時也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古建筑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同樣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古建筑修繕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與認可。古建筑修繕過程有著一定歷史性與時代特征,而古建筑作為古人留給我們的重要遺產,更需要我們尊重其歷史氣息與文明價值,古建筑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建筑結構,而是一種特殊的文物形態(tài),一種特殊的文化展現(xiàn)形式。人類活動對于古建筑而言有著極為直接的影響,因此需要不斷提高專業(yè)人才隊伍的完善性,加強人才對古建筑修繕過程與原則的認知,不斷壯大古建筑修繕隊伍。相關部門需要針對古建筑修繕所具備的特殊性,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平臺,讓古建筑修復者可以共同分析、探討修復技術,不斷探究古建筑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提高古建筑修復人員的能力與專業(yè)性。
民國古建筑的修繕與保護既要注重古建筑原有風貌還要注重其建筑的結構的保護和加固,二次修繕對古建筑的年代和建筑工藝定位一定要準確,同時在裝飾施工時,要對古建筑建造時的史料進行全面的了解,做到尊重歷史,尊重科學,深刻的認識到古建筑一旦損毀就無法復原的原則。通過我們的修繕保護工作可以讓古建筑換發(fā)出勃勃生機,同時也要思考在修繕民國古建筑的過程中做到保持和恢復原有狀態(tài)的統(tǒng)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妥善的修復與保護古建筑也是我們工程人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