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世勇 編輯/白琳
鐵路提單是當前的實務熱點。國家發(fā)展改革委2019年印發(fā)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guī)劃》正式提出了“鐵路提單”的概念,以推動并完善國家鐵路提單融資工程,使其在國際貿易中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隨著中歐班列貿易的發(fā)展,預計后續(xù)實務中鐵路提單與信用證的結合將會是一種常態(tài)操作,這也是由信用證的融資功能所決定的。然而,《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UCP600)等國際慣例規(guī)則中目前尚無關于鐵路提單的審核標準,鐵路提單實務尚處于發(fā)展初期,有待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按照目前的規(guī)定,無論是鐵路運單還是鐵路提單,就其性質而言,均屬于鐵路運輸項下配套使用的單證,UCP600在現行框架下對其做了中立性的規(guī)定。該審核標準的中立性,決定了信用證審單過程無需考慮單據是否為物權憑證等法律方面的因素,即使規(guī)則在規(guī)定上可能結合了一些實務考慮,包括單證是否為全套(份數、聯(lián)次)、背書轉讓、承運人辨別等。
在UCP600規(guī)則下,關于鐵路運輸單證的審核標準包括在第19條“涵蓋至少兩種不同運輸方式的運輸單據”和第24條“公路、鐵路或內陸水運單據”等條款中關于鐵路單據的規(guī)定。如果鐵路運輸涉及到多式聯(lián)運,包括公鐵聯(lián)運、鐵河聯(lián)運等,如此簽發(fā)的鐵路提單按照UCP600第19條的規(guī)則進行審核應無爭議。在中歐班列下,多數鐵路運輸一般都需要接駁一段其他方式的運輸,比較常見的包括公路、內河水路運輸等,因此第19條的審單標準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鐵路提單審核的實務要求。然而,如運輸模式僅涉及鐵路,則單據審核依據完全不同。根據ISBP745第J1條,如果信用證要求提交涵蓋鐵路運輸的單據,該單據的審核將適用UCP600第24條;但第24條的規(guī)定很明顯是針對鐵路運單(而非鐵路提單)設置的。如第24條a款i規(guī)定,“如果鐵路運輸單據沒有指明承運人,可以接受鐵路運輸公司的任何簽字或印戳作為承運人簽署單據的證據”;b款ii規(guī)定,“注明‘第二聯(lián)’的鐵路運輸單據將被作為正本接受”。這些標準如果用于審核鐵路提單,很顯然與鐵路提單作為物權憑證的初衷并不相符。
該案件下,某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外運”)作為貨運代理人與進口商(融資擔保方)簽訂了《鐵路提單汽車進口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中外運依約從德國接收進口貨物,并于2019年5月向出口商簽發(fā)了鐵路提單。6月,進口商與汽車銷售商F公司簽訂了合同,約定鐵路提單的交付視為車輛的交付,并將提單交付給F公司。之后,F公司持鐵路提單向中外運要求提貨但被拒絕,法院最終判定中外運不得拒絕交付貨物。
該案件下的鐵路提單由中外運以承運人的身份簽發(fā),提單的底部印有“××物流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監(jiān)制”字樣,提單右上角顯示有該中外運的LOGO標志,提單的名稱顯示為“國際鐵路聯(lián)運提單(International Railway Combined Transport Bill of Lading)”。提單條款規(guī)定,“承運人承擔本提單規(guī)定的運輸責任,提取貨物時應交出經背書的一份正本提單”。提單的中間部分設置了與海運提單類似的裝卸貨地點的欄位,包括前程運輸(Pre-Carriage by)、收貨地點、裝運車站(Station of Loading)、卸貨車站(Station of Discharge)、交貨地點以及班列號(Train No.)等。該鐵路提單還顯示了發(fā)運日期、正本提單份數等內容。
從上述鐵路提單的欄位設置和格式可以看出,其與海運提單(多式聯(lián)運提單)的內容基本相同,且單據中的鐵路運輸部分對應的欄位名稱為“裝卸貨車站(Station)”,這也強化了其作為鐵路提單的證據,因此是一個相對規(guī)范而嚴謹的公鐵聯(lián)運單據,中外運不能予以拒付。
一筆進口信用證項下交易,涉及鐵路運輸,信用證第44E(裝運港)場次規(guī)定為“ANY PORT IN RUSSIA”,44F(卸貨港)要求顯示為“NINGBO BEILUN-337730,CHINA”,提交的運輸單據規(guī)定“FULL SET OF FORWARDER BILL OF LADING…(全套貨代提單)”。受益人提交的單據為FIATA(國際貨運代理協(xié)會聯(lián)合會)的FBL提單(該提單為可議付/轉讓的多式聯(lián)運單證),起運港和卸貨港與信用證規(guī)定一致,其中提單中間欄位顯示以下語句“FBL IS ISSUED TO COVRER RAILWAY SHIPMENT”(本協(xié)會提單適用于鐵路運輸)。開證行審單后向申請人提示了提單存在“沒有顯示正本份數”“沒有顯示貨物裝運在具名船只上和裝船日期”等不符點,申請人表示該鐵路提單與基礎交易下的運輸方式一致,同意接受該提單。
上述案例雖然客戶最終接受了單據,但開證行的處理存在一些問題。如信用證規(guī)定的運輸單據為海運提單,這與基礎交易下的運輸方式不一致;對運輸欄位的填寫不夠嚴謹(開證時已知曉卸貨港中實際應為鐵路站點,因為包含有鐵路代碼);以海運提單的審單標準來審核鐵路單據等。開證行上述不規(guī)范的處理,容易在實務中產生爭議。
CIFA提單全稱為“CIFA(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xié)會)國際多式聯(lián)運提單”,是CIFA于2020年初牽頭制定的一種標準提單,主要致力于解決目前鐵路運單不具備“權利憑證”效力而在信用證交易功能(主要是融資功能)方面的受限難題。通過引入CIFA提單,設置了鐵路提單運作的“雙軌制”,在不改變目前鐵路運單簽發(fā)模式的前提下,實務中,同時使用鐵路提單和鐵路運單,單據的流轉中嵌入貨運代理簽發(fā)的可轉讓CIFA提單,以逐步實現鐵路提單物權憑證化的目標。CIFA提單的承運條款中包含參照FIATA(國際貨運代理協(xié)會聯(lián)合會)提單關于可以轉讓性的類似語句,以突出提單作為物權憑證的功能。
單證的樣式。該提單右上角欄位顯示有“CIFA”的LOGO字樣,提單的英文名稱為“Multimodal Transport Bill of Lading”,中文為“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xié)會多式聯(lián)運提單”;在運輸路線欄位,按照一般海運提單設置了收貨地、裝貨港、卸貨港、交貨地四個主要欄位;在“Pre-Carriage by(前段運輸)”欄位下面的欄位,增加了四個運輸方式供選擇:“By Sea(海運)”“By Train(鐵路運輸)”“By Air(空運)”“By Road(公路運輸)”;提單正面的欄位設置類似一般的海運提單。
簽署方面。根據國家國內貿易行業(yè)標準SB/T10800-2012/ISO所規(guī)定的多式聯(lián)運提單規(guī)范,該提單應由多式聯(lián)運經營人(MTO)或其代理人簽署。
運輸路線欄位。根據該提單的欄位設置,鐵路運輸項下的裝運/卸貨車站只能夠填寫在提單中的“裝貨港”和“卸貨港”欄位,同時在左側的運輸方式選項中勾選“By Train(鐵路運輸)”選項。根據國家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以及SWIFT組織對MT700報文44E/44F的定義,該兩欄位應填寫的是貨物起卸貨港(機場),不包括裝運/卸貨車站,且UCP600中沒有任何關于鐵路站點的規(guī)定,而是籠統(tǒng)地使用“發(fā)運地/目的地”等概念。這一情況可能會對實務中場次的填寫造成一定的混亂。
首先,雖然目前UCP600為鐵路運輸單據提供了基本審核規(guī)則,但對于鐵路提單而言,現行規(guī)則尚有欠缺。筆者認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在現行UCP600的運輸單據部分增加有關“鐵路提單”的規(guī)定,用于區(qū)別第19條多式聯(lián)運單據和第24條中關于鐵路運單的審核標準,以構成信用證下對鐵路單據審核的完整規(guī)則。
其次,一些報文欄位的解釋需要加以更新。如MT700保證中的第44E(裝運港)、44F(卸貨港)欄位,應擴大至可以填入鐵路裝/卸車站(Railway Station of Loading/Discharge),以促進信用證下鐵路運輸場次的填寫規(guī)范。
第三,鐵路提單作為一項政策性很強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積極推動其在貿易中的應用。在實務中,銀行應積極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妥善設置信用證中有關鐵路提單的條款,確保條款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盡量做到審核標準的一致性,同時保證一定的靈活變通;鼓勵客戶在貿易過程中盡量使用標準的鐵路單證如CIFA提單、FBL多式聯(lián)運單據等,切實推動鐵路提單的物權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