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紅霞(益陽市安化八中教師)
心有觸動,
不妨來賞析一下文章吧——
1.《對岸》一詩的題目有什么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詩人筆下,“對岸”有哪些事物?這些事物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我”的想象,“對岸”展現(xiàn)給人們哪些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親,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渡夫?!边@句話在詩中出現(xiàn)了兩次,請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人/蔣紅霞
劉禹錫詩云:“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比缃褡x泰戈爾的《對岸》,我對劉禹錫的這句詩又有了嶄新的認(rèn)識,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象征如渡口,渡卻人間多少夢。
象征手法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征體),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散文詩中常見的手法之一。
閱讀《對岸》一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通篇運(yùn)用象征手法,而且一個事物含多重象征義,如:題目“對岸”,既象征美好的夢想,也象征著人們向往的生活;詩中的“船只”,象征著人們?yōu)閷崿F(xiàn)夢想所做的準(zhǔn)備,所用的方法;“田”“牧場”“池塘”“波浪”等,象征著人們渴望擁有一片恬美神奇的樂土,他們在那里耕耘、放牧,各種飛禽走獸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棲息生長,連長草也在月光下呈現(xiàn)出異彩。
自然如此唯美,生活如此和諧。這是所有人渴望抵達(dá)的“彼岸”??蛇@種抵達(dá)需要有人來“渡”。因此,詩人化身為小孩子,愿做這個“擺渡人”,愿“在長大的時候”“做這渡船的渡夫”;即使村里所有的男孩女孩都感到“奇怪”,也“要自此岸至彼岸,渡過來,渡過去”。
可見,《對岸》一詩,象征著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向往,象征著詩人對真、善、美這個“彼岸”的永恒追求。
類文推薦:
泰戈爾寫追求夢想的詩歌實在太多。但像《對岸》一樣運(yùn)用象征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渴望和追求的,卻相對少見。
類似的作品有海涅的《新春集》第一首以及流沙河的《理想》。海涅的《新春集》第一首通篇運(yùn)用象征的藝術(shù)手法,表明了自己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理想的追求。流沙河的《理想》一詩中,詩人用充滿激情的音符贊美理想,以富有哲理的語言詮釋理想,以春風(fēng)化雨的神韻啟迪人們奮發(fā)向上,追求理想。
它們都是表現(xiàn)這個主題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