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慧
英語是一門外來學科,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憑借。教師在課堂中,要自覺地將人文素養(yǎng)作為培養(yǎng)目標,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優(yōu)質人文資源,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英語教材中設計的學習內容,不僅包含豐富的英語知識,也承載著多種多樣的文化信息,為人文素養(yǎng)教育提供了優(yōu)質材料。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時,需要對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尋找適合進行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教材內容,理解人文知識,領會人文精神,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例如,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教師通過對教材Story time部分內容的挖掘,選擇了“動物朋友”這個切入點,組織學生學習。教師呈現(xiàn)了一組小動物的圖片,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并且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animals?”“Do you like animals? Why?”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分析?!癥es.I think most animals are friendly to human beings.”“Yes.If you don’t hurt them,them will not hurt us.”“In my opinion,human and animals should live together friendly.”學生們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表達了人類與動物友好相處的想法,豐富了人文知識。
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加強學生對社會人文的認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應巧用英語教材,融入人文素材,向學生傳遞人文知識,讓學生高效學習,更好地豐富他們的人文內涵。
學生對人文精神的內化,不僅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還需要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通過互動,利用彼此帶動,強化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涉及的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全面的分析,激發(fā)學生討論的興趣,讓學生感知人文精神,不斷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例如,學習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 教師通過對教材中涉及的“teacher”“doctor”等職業(yè)價值的理解,引導學生圍繞著“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value of teacher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value of doctors?”進行交流。“It seems to me teachers and doctors are all great.”“I agree with you.Teachers teach us how to learn and live.”“Doctors save the wounded and the dying.”……學生們各抒己見?!癢hat about their spirits?”教師又問。學生答,“奉獻精神?!睂W生在討論中受到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利用恰當的課堂探討活動,激發(fā)學生親身參與,利用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影響,促使學生感知、領會人文精神,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必要手段。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討論過程,適時給予學生啟發(fā)和幫助,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學生對人文品質的感知,是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前提,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師應精心研讀教材,要聯(lián)系課本中涉及的主題,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尋找有效的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問題,促進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促進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教學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教師結合教材中Story time部分有關“圣誕節(jié)”的內容,聯(lián)系“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主題,為學生補充了有關“The Chinese New Year”的材料,豐富學生有關“春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lunar New Year.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It reflects the fraternity and filial piety.”學生通過閱讀補充材料,了解中華民族友愛與孝順的品質,內心受到觸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借助補充的課外英語學習資源,不僅擴充了英語學習內容,鞏固了課堂教學效果,而且開辟了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途徑。教師有目的性地選擇英語資源,利用適合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讓學生在親身感知中實現(xiàn)人文品質的提升。
總之,小學是教師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既要傳授英語知識,還要進行人文知識的植入,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對于學生長遠發(fā)展至關重要,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