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楠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健康發(fā)展,“深度學習”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逐漸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一般教學不同的是,深度學習直接指向思維,強調(diào)的是新舊知識間的巧妙融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鑒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深度教學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
為了激發(fā)學生思考,具有價值的探究問題必不可少。而“問題”是師生之間進行有效交互的重要媒介,對整個教學都將產(chǎn)生極為深刻的影響。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問題檢測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學生也可利用問題的形式,提出自己對英語文本的困惑。尤其在深度學習背景下,教師更應提出具有層次性和價值性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深度閱讀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時,教師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閱讀Story time部分的內(nèi)容,借助圖片理解文本信息,對語篇形成一個整體的認知。接著,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向?qū)W生設計了第一輪的問題,“Do you know who plays basketball best?”然而,學生并不能第一時間回答問題,可見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文本中的核心細節(jié)。接下來,教師結(jié)合Story time中Mike、Liu Tao、Wang Bing的談話內(nèi)容,教材中配套的相關插圖,向?qū)W生進行提問,“Please open the textbook and observe the dialogue in the text and the illustrations next to it.Do you know who plays basketball best?”“Can Mike play basketball?”這是兩個具有層次性的問題,當學生順利完成解答,自然可以回答教師第一輪提出的問題。
根據(jù)上述案例可知,當教師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提出首輪問題,學生并不能立刻回答。此時,教師可設計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入思考,這樣學生就能在思考過程中逐步明確問題的答案,從而落實深度學習的目的。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分低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可謂“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從來不肯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然而學生的英語能力并未在這種“關照”中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見,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為了實現(xiàn)深度教學的目的,教師應當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文本的研究中,讓學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線索,這樣學生才能在每一次閱讀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0ur animal friends時,教師向?qū)W生提問,“hello 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their friends?”與此同時,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用亂序的方式展示一些動物的碎片。接下來,教師再次引導學生,“So you can see it has……”同時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碎片,并鼓勵學生用本單元的核心句型“it has”表達自己捕捉到的有用信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It has a big body,it has big mouth,it has four strong legs.It has a long tail.”
深度學習意味著深度參與,如果教師一味講學生一味聽,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這種良性的教學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當放權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索,這樣學生才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收獲。
深度學習,意味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課堂、參與教學,學生的思維不會停滯不前,而是不斷地深入、不斷地發(fā)展,甚至是不斷地質(zhì)疑。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總是處于配合的位置,沒有機會以主人公的方式參與課堂。深度學習也不可能在這樣的氛圍里得到有效落實。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質(zhì)疑,允許學生提出對文本的獨特的判斷,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這是一篇洋溢著強烈童真色彩的課文,也是一則充滿了深刻寓意的故事。在學習 Story time部分時,教師首先借助多媒體設施,展示了一組大與小、強與弱的圖片,讓學生進行直觀對比,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獅子和老鼠之間的實力懸殊。然后,教師并沒有展示具體的過程,而是直接將故事的結(jié)尾進行呈現(xiàn),用課文中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在觀察這幅圖片的過程中,學生相繼提出了很多有創(chuàng)見的問題,“Why do lions have sharp teeth and still get caught and can't escape?”等,通過這一系列問題,成功將學生引入文本的世界,深度閱讀的目的也將順利實現(xiàn)。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目的,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課堂,而不是處于旁觀者的位置。與此同時,還需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文本,探索文本,這樣的教學才更有價值。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目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質(zhì)疑,允許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體會文本、感知文本,這樣才能讓深度學習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