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燕
(貴州省習水縣良村鎮(zhèn)大安小學 貴州 遵義 564600)
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fā)學生對于計算的興趣,為其傳授有效的計算方法與技巧。增強學生的計算耐心,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習慣,從而增強學生的計算自信心,有效地促進其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然而,其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很弱,無法長時間地專注于某件事情,在學習中亦是如此。在此情況下,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為其創(chuàng)設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對計算保持良好的熱情。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或者是通過其他方法來輔助教學,例如,教師要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或者為其講數學小故事等[1]。利用多種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提高其對計算的學習興趣,為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雞兔同籠”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該問題的含義,為學生展示其需要計算的內容,從而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借助于形象的視頻、動畫以及圖片進行展示,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計算學習中。
古人曾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就要為學生合理地設置疑問,使得學生產生困惑,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解除困惑。教師要結合教學情況設計具有良好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通過疑問鼓勵學生展示自主思考與探索,憑借個人的努力找到解題方法,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可以更加科學、高效地完成計算過程。
舉例說明,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計算情境:“同學們,上次期中考試你們取得的成績較為理想,所以我要買一些棒棒糖送給你們,為每位學生準備兩個棒棒糖。但是,在我的侄子知道以后他也想要,所以我在購買棒棒糖的時候也要為侄子買兩個。請同學們思考這次我需要購買多少個棒棒糖呢?”學生在聽到老師提問以后會興趣盎然地參與到計算中,獲得較強的計算動力,引導學生結合教師以往講過的計算方法先算乘法,將為全體學生購買的棒棒糖數量計算出來,然后再加上單獨為侄子購買的兩個棒棒糖,最終得到總數量。另外,有的學生發(fā)現教師要為其侄子買棒棒糖的數量和每位同學的棒棒糖數量一致,所以就把侄子那份棒棒糖也作為班級的一份子進行計算,從而采用乘法的方式直接獲得答案。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對上述兩種計算方法的區(qū)別與相同點進行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開展思考、啟發(fā)學生,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為了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就要持之以恒,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計算訓練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針對低年級或是計算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參與到加減乘除的運算訓練中,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計算準確性。比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其在特定時間范圍內完成特定數量的計算題,然后再評定最終的計算結果。教師要及時地肯定正確的結果,指出錯誤的結果,并且讓學生了解犯錯的原因,進行改正,防止今后再犯類似的錯誤。針對高年級并且計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加強對其四則混合運算、分數與小數運算的訓練,而且要在其中開展一部分的未知數教學[2]。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盲目追求訓練的量,而是要充分重視訓練效果,增強計算訓練的準確性與針對性,對學生的計算過程進行全面考查,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在計算中,口算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也是每位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一項計算技能。所以,在每節(jié)數學課程的授課以前,教師要留出3-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參與口算訓練,采用多元化的口算形式。第一,口算題卡。在課前,教師要為學生展示提前準備好的口算題卡,在從在其中隨意抽出一張,引導學生采用搶答、輪流回答以及點名回答等方式回答卡上的口算題;第二,聽算。教師任意地說出一些口算題目,然后由學生對此進行快速的搶答,由其他的同學進行監(jiān)督與修正;第三,集體背誦口訣。在每節(jié)課的授課前幾分鐘,教師要求學生對十以內的加減法表或是乘法口訣進行背誦,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第四,口算比賽。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口算比賽,或是試題比賽、或是小組搶答,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的計算熱情與口算能力。
綜上所述,在學生的學習、現實生活,甚至是整個人生中,計算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必須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幫助學生學會有效的計算方法與技巧,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與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新形勢下,教師要根據教學現狀,實現對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創(chuàng)新,組織開展計算教學,進而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