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露慧
摘要:目的:對罹患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療,分析治療效果的變化。方法:選擇2019年5月-2020年5月冠心病患者共9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對照、觀察兩組,各45例,分別給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療,觀察患者癥狀的改善。結果:兩組相比較,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22%,觀察組有效率為97.78%,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PT、APTT等凝血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罹患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提高治療有效率,臨床可推廣。
關鍵詞:罹患;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中圖分類號】R541.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7--01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發(fā)生硬化、狹窄、堵塞,導致心臟血液供應減少,造成缺血損害,約有1/3的冠心病患者不出現(xiàn)任何癥狀,冠心病的臨床表現(xiàn)與心臟缺血程度有關,胸痛為最常見的癥狀,常有壓迫感、發(fā)悶或燒灼感,突發(fā)于心前區(qū)或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或至頸咽、下頜部,常在勞動或興奮時、受寒或飽餐后發(fā)生,一般持續(xù)數(shù)秒至數(shù)分鐘。冠心病有較高的死亡率,腦力勞動者、血壓及血脂異常、糖尿病、吸煙等人群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疾病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需及時進行采取治療措施[1]。臨床常采用藥物及手術進行治療,本研究選擇部分冠心病患者,給予氯吡格雷進行治療,分析療效變化,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5月-2020年5月冠心病患者共9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對照、觀察兩組,各45例,分別給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療。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53~79歲,平均(66.26±3.15)歲,病程1~9年,平均(5.06±2.04)年;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53~79歲,平均(66.26±3.15)歲,病程1~10年,平均(5.48±2.62)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所有患者明確研究目的并齊簽署知情同意;排除精神類疾病及交流、認知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汕頭金石制藥總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505)治療,初始劑量為100mg,根據(jù)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調整劑量,每天口服1次,連續(xù)治療8周。
觀察組:給予氯吡格雷(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9)治療,劑量75mg,每天口服1次,連續(xù)治療8周。
用藥前告知患者藥物的治療效果及按時服藥的重要性,普及可能會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治療期間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若發(fā)生異常及時給予治療措施,并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類型及次數(shù),給予正確的飲食指導。
1.3 觀察指標
(1)評估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改善明顯;好轉: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有所好轉;無效: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無明顯的改變,計算總有效率,兩組相比較。
(2)評估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等指標變化水平,兩組相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行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率對比 ?對照組顯效有16例,好轉有21例,無效有8例,有效率為82.22%;觀察組顯效有29例,好轉有15例,無效有1例,有效率為97.7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6.049,P=0.014,<0.05)。
2.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對比 ?對照組患者PT、APTT指標分別為(15.32±2.05)s、(38.89±5.15)s;觀察組患者PT、APTT指標分別為(17.76±2.45)s、(43.06±5.84)s,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t=5.124、3.593,P=0.000,<0.05)。
3 討論
根據(jù)冠心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五種類型,心絞痛特點為陣發(fā)性的前胸壓窄性疼痛或憋悶感,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qū)和左上肢尺側,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制劑后癥狀可消失,可分為穩(wěn)定性心絞痛和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發(fā)病前數(shù)日可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前心悸、氣急、心絞痛等癥狀,發(fā)病時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咳嗽、發(fā)紺、煩躁等,嚴重者出現(xiàn)肺水腫,隨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頸靜脈怒張、肝大、水腫等右心衰表現(xiàn)。臨床治療冠心病的方式較多,包含介入治療藥物治療等,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的作用機制存在不同[2]。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楊酸,藥物作用可分為兩大類,一為解熱、鎮(zhèn)痛、抗炎,二為抗血小板凝集,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清除血管里的雜質,可用于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肺梗塞等疾病,藥物小劑量服用時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形成,但長期服用會對患者凝血功能產生影響,導致出血性疾病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影響治療效果[3]。氯吡格雷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可抑制二磷酸腺苷與血小板受體結合,從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還有助于阻止血小板活化擴增,可防止栓塞性疾病進一步發(fā)展,也可有效預防心肌梗死等疾病,用于治療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更加顯著,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從而降低疾病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兩種藥物對冠心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而氯吡格雷治療效果顯著,有效防止血管中血栓的形成,擴展血管,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安全性更高。本研究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22%,觀察組為97.78%,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PT、APTT等凝血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罹患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提高治療有效率,臨床可推廣。
參考文獻:
[1]秦曉丹, 劉磊, 嚴劍. 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9, 17(12):151-152.
[2]朱曉陽, 連亦田. 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8, 16(11):139-140.
[3]段立莉. 冠心病心絞痛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的價值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7,11(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