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若君
(三明市三元區(qū)文化館,福建 三明 365000)
古箏,是我國的民族彈撥樂器,又名漢箏、秦箏,距今已有2500 年的歷史。它彈奏出的聲音悠揚而綿長,富有民族特色。在幾千年的傳承與發(fā)展中,由于地域環(huán)境的不同、民族風俗和文化差異的碰撞與沖擊,逐漸衍生和形成了不同演奏技巧的、風格各異的、獨具韻味的流派和曲目。其中,陜西箏派的曲目《鄉(xiāng)韻》融入古箏技法中的長處:左手大指按壓古箏琴弦和右手大指的大關節(jié)長搖等技法,將秦箏陜西流派的音樂風格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對箏曲《鄉(xiāng)韻》進行分析,即藝術(shù)特點和演奏技巧,旨在為今后的陜西派箏曲演繹提供理論基礎,對表演實踐提出參考。
《鄉(xiāng)韻》是一首極具秦腔音樂風格的古箏曲,曲調(diào)千回百轉(zhuǎn),跌宕的起伏,表露出作者對故鄉(xiāng)深切的眷念與不舍之情。樂曲使用精簡明暢的創(chuàng)作手法,婉轉(zhuǎn)悅耳的音樂旋律,使之成為陜西箏派作品中頗有韻味的佳作之一。
箏曲《鄉(xiāng)韻》是一首帶有引子和尾聲的二部曲式,主體是一個慢板和一個快板,由引子進入,尾聲結(jié)束,具體曲式結(jié)構(gòu)如下表所示:
陜西箏派風格的特性音是“fa”與“si”的運用。在樂曲的演奏過程中,“fa”與“si”兩個特性音有歡音和苦音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1.歡音:又稱花音,在樂曲中用來表現(xiàn)歡快、活潑、開心和明朗等情緒特點。當“fa”和“si”作歡音處理的時候,彈奏的是本位音高,不對兩音進行升降。
2.苦音:在“fa”和“si”這兩個音當作苦音處理的時候,“fa”的音高位置就要彈奏成“fa”與升“fa”兩音之間的音高,即微升“fa”;則“si”要彈奏成“si”與降“si”兩音之間的音高,即微降“si”[1]。
在演奏《鄉(xiāng)韻》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樂曲中的歡音和苦音的彈奏,巧妙地將顫音技法與之相融合,更能體現(xiàn)出秦腔音樂的特點,凸顯旋律音調(diào)的對比,使曲調(diào)充滿戲劇性的張力,樂曲前半段像是娓娓道來的鄉(xiāng)愁,如泣如訴,到后半段,隨著旋律的推進,思鄉(xiāng)的情緒也被推向了高潮部分。
《鄉(xiāng)韻》以強音刮奏隨后緊接著搖指帶出了引子的旋律,表達出一種悲涼的情境?!皊ol”、“do”、“re”、“fa”、“sol” 確定了全曲的調(diào)性,G 徵調(diào)式。引子部分演奏注意點:
1.搖指的語氣感和推動力
引子部分,體現(xiàn)出秦音的大氣和恢宏。引子的一開始以強有力的搖指進入,運用刮奏和搖指的技法把音樂旋律的空間拉開,將秦地、秦音的大氣和恢弘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搖指中要注意將氣息串聯(lián)起來,并且要有層層遞進的感覺。
譜例1
在譜例1 中,已經(jīng)把這首作品的音階調(diào)式呈現(xiàn)出來了。音階中,必然會有穩(wěn)定與傾向,其中“sol”、“do”、“re”是穩(wěn)定音,演奏時,應該要非常堅決的。“fa”是不穩(wěn)定音,我們在演奏過程中,可以在這個音上做更多的音樂處理,比如:適當?shù)睦L “fa”的演奏時值、增大“fa”音的強弱對比幅度、移動弦位或是在彈奏過程中加入適當?shù)念澮舻?,將音樂推向這組音階的至高點--高音“sol”。經(jīng)過前面“fa”音的百轉(zhuǎn)千回,在最后落在“sol”音上,使音樂達到了該樂句的最高點。
2.音樂的戲劇性張力
引子是極具戲劇沖擊力的樂段,它的張力大小,對整首樂曲后面的情緒積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演奏時,要注意把控陜西音樂大起大落這一特點。
(1)速度的變化
譜例2
譜例2 中的樂句,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彈性節(jié)奏,漸快、漸慢的速度變化在演奏中要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同時,演奏者可以想象一下該樂句是由戲曲中的梆子敲出來的,當演奏者心中有該節(jié)奏的時候,便能更好的掌控住節(jié)奏和速度的彈性變化。
(2)力度的變化
譜例3
當演奏者彈奏譜例3 時,在強調(diào)主干音“si”的基礎上,還要將音樂的內(nèi)在張力加大,要有明顯強弱的起伏。從開始很弱的樂句,慢慢向上推動,演奏者心中要有一桿標尺,力度從弱到強按級數(shù)1-10 劃分的話,我們在演奏中要合理支配好力度的標尺,在控制力度標尺上注意兩點:
a.標尺的相對值
在演奏中,演奏者的力量無法推動,是因為他的相對值較小,例如一開始演奏的時候就將音彈奏至一個較強的狀態(tài),此情況,無論后期如何推動,都是缺乏沖擊力的;若一開始弱進,但是始終都保持同一力度的話,亦無法體現(xiàn)出力度的張力。
b.標尺的位置
演奏者要根據(jù)樂曲的發(fā)展,選擇最為合適的標尺位置。例如:在譜例3 中,該樂句的演奏需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將音強推至10 級,因為后面的音樂是慢慢收掉的;在演奏譜例1 時候,由于該樂句為強進,極具沖擊力,所以在演奏譜例1 時,便可將音強推至9-10級,演奏者合理支配好內(nèi)心的標尺,即可將音樂的張力表現(xiàn)的最大化。
c.音色的變化
音樂不僅有快慢、強弱的變化,音色在音樂變化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會使音樂更加立體化,演奏者可以通過弦位、發(fā)力點的變化去尋求需要的音色。
d.氣息的變化
該樂曲是取材于民間音調(diào)的,所以它的氣息偏向聲腔化,長短不一。對于偏戲曲性的處理,大量的唱譜是很有必要的。在演奏過程中,要找到它合理的氣息口,做到緊松結(jié)合。旋律在高亢時,要將氣息撐住,在抒情時氣息要緩和。雖然在一個樂曲中,氣息有多種變化的形態(tài),但依然要有樂句的整體性,不能有明顯的斷句。
1.樂句的旋律走向和語氣感
該樂曲慢板部分注重表達人的內(nèi)心,演奏者在遵循樂句的基礎上,要適當加入個人的理解。該樂段的旋律感極強,在演奏慢板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該樂曲的旋律走向和樂句之間的語氣感,它的旋律大多采用的是魚咬尾的寫作手法,音樂聽著綿延不絕。
2.氣息的合理掌控
氣息和樂句,是緊密相連的,只有掌握好樂句的內(nèi)在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調(diào)整氣息。在慢板的演奏中,我們要注意調(diào)整好氣息,可以在平時的練習中,加強曲譜的視唱,來感受氣息的變化和樂句的連貫性。雖然在慢板中,也有一些情緒上的爆發(fā),但總體來看,大多以抒情為主,所以整個的氣息線條要盡量拉長,要將情感與旋律曲調(diào)相融合。
3.搖指與單音的結(jié)合
在樂曲的搖指中,出現(xiàn)不少搖指的倚音,這是源于碗碗腔的音樂特點。在彈奏過程中,演奏者會加入即興的類似像勾搖的技法,且要注意勾是屬于裝飾音,不需要進行強調(diào),彈奏時,可以帶有些許隨意性,通過手腕的慣性,迅速帶過。
4.音色的演奏把握
慢板一開始,情緒比較收斂,對音色的控制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每個音之間要用氣息將它們串聯(lián)成句。在彈奏過程中,所有的“fa”、“mi”、“si”、“l(fā)a”都要注意左手按弦意識的提前。
譜例4
在彈奏譜例4 的時候,除了要注意大指的音準以外,還要注意樂句中出現(xiàn)的空拍,該樂句的空拍不是音樂的空白,而是音樂的留白,樂句中所有的空拍都是為后面的樂段做鋪墊。
箏曲《鄉(xiāng)韻》的快板由三個樂段構(gòu)成,第一個樂段是由快速且緊密的節(jié)奏型組合而成,每個樂句基本上都是以反復的、成雙的方式出現(xiàn)。第二個樂段是典型的緊拉慢唱式的創(chuàng)作手法,連貫、富有歌唱性的搖指和按滑音出現(xiàn),將旋律線條拉長,樂曲的主題慢板即是該樂段的旋律素材[2]。第三部分是對快板第一部分的提煉,通過點指的演奏技法不斷將音樂推至最高點??彀逖葑嘤幸韵聨c注意點:
1.把握好快速指序的演奏
彈奏快速指序的過程中,要盡量把每個音交代清楚,不可將音連成一片。在注意顆粒、干凈的基礎上,最主要的是要將音樂演奏出來,在演奏中,不可只注重速度、力度、清晰度,否則將會把快板演奏的像練習曲,使音樂的旋律感不強,演奏者要注意加入對音樂的處理和變化,不要讓技術(shù)與音樂相脫離。
2.雙托劈的演奏把握
雙托劈是陜西箏曲的一大特點,雖然在快板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不多,但具有重要的分量。在演奏時要注意手腕的帶動作用和音量的控制,尤其是劈指,要通過手腕的帶動大幅度的演奏。
3.情緒的層層推進
快板的情緒并不是一次性沖擊上去的,它是通過不斷推動的、拉回、再推動,做出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的效果。在演奏快板樂段之前,心中要有合適的力度標尺,合理安排好樂句中需要爆發(fā)力量的音符,循序漸進,為之后樂段做好情緒的鋪墊。
4.左手大指按音的演奏把握
左手的按音技法在快板當中頻繁出現(xiàn)和運用。在演奏過程中,要有提前意識,當還未運用之前要先將大指的位置放好,通過手腕來進行迅速地轉(zhuǎn)換,若單單依靠手指的力量,很難將音高位置按準,而且體現(xiàn)不出滑音的彈性。
5.游離性樂句的演奏把握
譜例5
在快板中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游離性樂句,如譜例5。游離不僅僅是演奏弦位、旋律的音色和彈奏力度上的音量變化,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音樂情緒的變化。在演奏時,除了要注意左手的持續(xù)性顫音還要注重下滑音旋律韻味的表現(xiàn),不要只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視了滑音的處理。
6.搖指起伏的把握
搖指在該段中看似拉長了旋律線條,實則將樂曲的沖擊力和戲劇性更加的深入。它的旋律采用的是戲曲中緊拉慢唱的寫作手法,通過不斷地推動情緒,時刻保持著氣息的緊張感。在過弦的時候,既要注意突出音頭,又要避免每一個音都有音頭。該樂段的演奏中,都有重音則會顯得音樂斷斷續(xù)續(xù),不夠連貫;若完全無重音體現(xiàn),沒有音頭,會使樂句太過連貫,故而失掉樂段的骨架感。
7.點指演奏的把握
在快板最后一部分的彈奏中,音樂是在呼應第一部分的基礎上進行刪減和提煉,通過演奏技法點指和力度的不斷推進,使樂曲的情緒和力度達到了制高點。點指演奏中,要注意手腕的帶動和層次的鋪設,中指的音是旋律線,因此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要通過手腕的慣性,巧妙的帶過來。
在一開始的時候,主題的回歸奠定了非常深遠、思念的感覺。尾聲篇幅簡短,但戲劇張力極大,在演奏時要將樂段迅速的、不留痕跡的漸弱,要與快板有強烈的對比,掌握好音樂旋律張力的同時,還要注意音色的演奏把控。尾聲是帶有追憶、回歸之感的,音樂趨向于通透,富有彈性的音色,要多用指尖的力量進行彈奏。
在演奏樂曲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加強基礎訓練來提高演奏的技巧和速度,更要注意樂曲的風格特色。演奏過程中,要盡量突出樂曲的音樂流派特點,使得樂曲更加特別化,而非機械性的聯(lián)系。在了解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后,通過視唱的方式感受旋律線條的走向和氣息的連貫性。同時,要注重慢板的訴說性和快板顆粒性、清晰性等特點,將個人對音樂的情感理解融入旋律中,使樂曲聽起來更加有情感色彩,從而帶動聽眾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