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梅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人才需求全面化的時代,隨著我國社會主義進程的不斷深化,對于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要求也從之前的高精尖轉換為現(xiàn)在的全面綜合型人才,但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讓很多家長和教師注重學習成績勝過一切,以至于近年來學生身體素質數(shù)據(jù)不容樂觀,教育教學領域涉及學生身體素質的學科無外乎體育課堂,隨著對身體素質要求的日益更新,體育課堂在各個階段教育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打基礎的小學階段,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豐富,本文從廣受好評的游戲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的重要意義入手,探討并分析了如何利用游戲教學法開展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法;意義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0-329
小學階段是學生邁入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豐富的學科設置讓學生開闊學習眼界的同時為后續(xù)學習成長的過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體育學科的設置不僅是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鍛煉,更是學生堅韌不拔性格和意志力的培養(yǎng),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形式來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成為當前教育階段勢在必行的趨勢。
一、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的重要意義
首先,能夠點燃學生投入體育鍛煉的熱忱,小學生處于成長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卻是有限的,因此教學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性成為小學體育課堂開展過程中的必要手段,游戲教學法以其新穎有趣的教學形式和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體育課堂訓練中,跟隨教師的教學設計不斷地深入探究體育游戲背后的體育精神。其次,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體育競技精神,游戲本身的競賽形式能夠讓學生在快樂玩耍中增強自己的好勝心,在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的游戲形式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深入游戲設計內涵中,在強烈的好勝心驅使下不斷的探究體育競技精神的本質。第三,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斷開辟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任何學科教學形式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都能夠讓學生耳目一新,開闊學習的視野,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來刷新學生對于學科知識本身的固有認知,深刻地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意義,在游戲中積極主動地發(fā)散自身思維,和教師互相配合,在意識到自身學習主體地位的過程中,掌握體育游戲課堂的主動權,積極有效地發(fā)散自身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二、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高效游戲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在體育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施游戲化教學
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中都是由各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構成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和發(fā)揮的作用都是不盡相同的,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融入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上課伊始就被輕松有趣的游戲緊緊地抓住眼光,隨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引導,從一個游戲到另一個游戲,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地走進體育的世界,感受汗水與淚水間的緊張刺激。譬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利用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帶領孩子們一起玩“老鷹抓小雞”“跳躍的小兔子”等集體類游戲,讓學生身體“熱起來”,然后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引入與設計,讓學生從一至終都處于精神的高度集中狀態(tài),保證小學體育課堂的高效開展。
(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游戲設計
理論知識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進行一切教學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時,必須要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成長發(fā)育的實際情況,在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不斷的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游戲設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基礎的體育技能,并在過程中親身體會到體育競技精神的殘酷。譬如在球類運動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球類的熟悉程度開展“你動我不動”的控球訓練,要么球不動人動,要么人不動球動,一旦違反規(guī)則就會被淘汰出局,最后的獲勝者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在?guī)則清晰,優(yōu)勝劣汰的游戲比賽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有關球的基本技能,又感受到了體育運動獨有的競賽過程中的殘酷激烈,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程度,更能夠從學生思維高度入手,培養(yǎng)學生逐漸形成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
(三)以體育器材為輔助開展耳目一新的游戲活動
作為體育訓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訓練器材,體育器材在體育游戲設計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借助體育器材輔導的體育游戲設計中學生不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到體育器材的不同訓練輔助效用,更讓學生在體育游戲與器材高效結合的過程中領略到了體育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教師還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具中進行選擇,創(chuàng)設出“形態(tài)各異”的體育器材,引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模式。譬如在田徑類的體育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計步器來進行游戲設計,比如“你追我趕”游戲,限定固定的步數(shù),每100米平均站四個同學,以500米為限,看四位同學之間的距離有什么變化,并讓學生思考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和解決變化的策略,讓學生在綜合學科思維運轉中全面提升自我。
三、結語
小學體育學科不僅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基礎性和必要性學科,更是學生培養(yǎng)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堅韌品格的重要途徑之一,游戲化教學在體育課堂上的有效運用真正意義上踐行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馬正芳. 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J]. 學周刊,2021(05):31-32.
[2]馮瑜. 淺析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中游戲的科學運用[J]. 名師在線,2021(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