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
摘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著積極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讓信息技術應用的價值能夠有效發(fā)揮出來,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上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物理教學;信息技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0-021
引言
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對多個行業(yè)與領域均產生一定影響與沖擊,在教育教學中也有廣泛應用,為教育改革的推進帶來良好的發(fā)展契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知識與初中相比跨度較大,更為抽象,因此教師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把物理知識變得更生動和形象,引導學生領會和探究物理奧秘,理解和掌握物理規(guī)律。
一、應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生本課堂主張以學生為主體,高中生本就已經具備了自己的主見和意識,通常情況下在面對自己并不喜歡、毫無興趣的內容學生大多不會浪費時間學習,所以教師在為學生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來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這能有效促進生本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物理課程本就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課程,物理知識除了理論知識之外,還有很多趣味性的實驗,教師在基于信息技術開展高中物理生本課堂構建的時候,可以應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展示出趣味物理實驗,這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物理課程的魅力,這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把握,還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得以提升,是十分有效地一種教學手段。例如,教師在開展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教學的時候,傳統(tǒng)物理教學課堂無法將所有的物品都用于實驗,這個時候教師即可在網絡上為學生搜集這一類實驗,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這一方面的內容,這能有效滿足學生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十分有效地一種教學手段,也是有效落實生本理念的表現。
二、通過教學設備拓展教學內容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過程中,高中教室的教學設備發(fā)生了變化,絕大多數的教室中已經配備了智慧教學設備,例如電子教學白板。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將這一教學設備合理運用,進而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保證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到所學知識內容,使教師的教學效率可以得到提升。比如在《彈力》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教學白板來引導學生,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這一課程教學時都會利用彈力球進行課程導入,但是彈力球的速度過快導致學生無法有效觀察物體運用。所以教師就需要利用教學白板來進行課程導入,教師可以為學生整理彈力球落地與反彈的慢動作視頻展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的了解到物體運動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設備為學生拓展課程內容,以免學生因為進行了課程預習而對課程教學產生厭倦情緒,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知識接觸面,保證學生可以正確了解所學知識。
三、運用信息化技術來聯系生活實際
作為高中生,即將步入社會,因此,在課堂當中學到的知識要更多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高中物理作為學生未來適應社會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在開展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活動時,要聯系生活實際情況,從實際生活中獲得教學的靈感,感受物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理解物理的重要性。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大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甚至是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但轉身就會忘得干干凈凈,更別談實際運用了。雖然高中物理內容比較簡單,但高中生的理解能力相比大學生還是十分有限,物理概念對他們來說仍是比較晦澀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把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生活化,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呈現很容易聯系到生活實際,從而輕松解決相關問題。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時,通過給學生展示船槳插入水中后看起來像折了一樣的視頻,學生立馬聯想到用吸管喝水時,吸管看起來也像斷了一樣,有的學生立馬想到筷子插到有水的碗中時,看起來也像斷了一樣,此時筆者順勢引導,告訴學生這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現象。
四、加強信息技術方式的多元化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很多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方式,像多媒體技術、微課、交互式電子白板等,促使教學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有效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加強教學手段的探索和應用,使教學手段得到不斷的豐富,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和價值,促使高中物理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首先教師要加強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微課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短小精悍、內容突出、簡單明了、操作簡單等特點。微課視頻一般時間在十分鐘以內,微課視頻的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夠突出教材當中的重點和難點,而且還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拓展,促進了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是我國基礎性教學向數字化、智能化發(fā)展的基本體現,是教育技術改革的有力保障。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理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進信息技術科學有效地融合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物理學科優(yōu)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童攀.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04):121-122.
[2]孫亞剛.例析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高中物理教學[J].高中數理化,2020(S1):59.
[3]陳麗.高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