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葉
紫砂壺藝術自誕生起就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民族涵養(yǎng),這種涵養(yǎng)是在深厚扎實的文化、藝術積累之上形成的,是紫砂壺能夠長久發(fā)展的必備要素?!叭萏臁笔亲仙皦刂械慕浀淇钍街?,代表了紫砂壺光器的基本品格,此款壺型雖然簡單樸素,但其中卻包含著中國人獨特的人生智慧。本文中的這件《容天》紫砂壺采用了經典壺型,在泥料表現上有著自己的風格,本文對此件作品的藝術特征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容天”這一款式的基本特點和藝術境界以及紫砂壺經典款式傳承的重要意義。
紫砂泥的種類是比較豐富的,在經過制壺匠人們巧妙的調制與燒制之后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色彩與質感。此壺的泥料可用“五彩斑斕”來概括,這所指的并不是泥料的色彩,而是指遍布在泥料中那些燦若星辰的小砂粒,這也是能夠體現泥料個性的重要部分。
此壺所用的是黃龍山紫泥,由國工徐葉采用獨門絕技親自進行調配,獨一無二。從顏色上看,作品是經典的紫檀色,充滿古色古香的韻味,色澤均勻,表面可見明亮的光澤,襯托出作品的精致與靈氣。從效果上看,壺表面遍布金色的光點,有五彩斑斕的效果,如群星閃耀,十分獨特。
此壺的泥料是16目五色砂,在紫砂泥中屬于目數較少的泥料,所以砂質較粗,燒出后更有古味,透氣性極好。這種泥料的練泥與成型難度都是較高的,無形中提升了作品的工藝價值。從泥料選擇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是追求作品的品質與個性的,這也是凸出作品造型特征的一種方式。
“容天”這一款壺的命名就是非常大氣的,能將天都容下,這是何等的大度?是中國人寬容、善良性格的體現。紫砂壺都是比較小巧的,那么如何去表現這“容天”的氣魄呢?這其中又包含了一些趣味,體現了紫砂壺藝術重在氣質的表達。
“容天”這一款式的藝術靈感來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羅漢,所以這一款式還具有一定的哲學色彩,體現了中國人民的人生境界。此件作品有著嬌小玲瓏的身型,可愛典雅。壺身圓潤飽滿,面與線的弧度流暢清晰。從正面看,壺身是橢圓形的,外部的線條輪廓完整,底部較平,是作品穩(wěn)定的基本保證;從頂面看,壺身則是正圓形的。這兩個角度證明了作品的結構是非常完美的,人們從任何一方向看都可見完整的壺的形態(tài)。壺身模仿了大肚佛那圓圓胖胖的肚子,有了幾分可愛與活潑,提醒人們要寬容才能充分體會到人生的快樂。
壺身的底部鑲嵌著一個薄薄的圓形平底,這個小平底可增強壺身的穩(wěn)定性與精致感,是對紫砂壺藝術性的強調。壺身上部的頸部是非常短小的,主要是在壺身與壺蓋之間起到一個緩沖作用,其與壺身之間的連續(xù)性是非常好的,構成了平緩、美麗的頸肩部分,豐富了作品的結構。壺蓋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半圓,與壺頸部之間完美貼合,實現了對頸部線條的延續(xù),在壺蓋頂部匯聚,這樣整件作品的外部線條就是非常完整和清晰的。壺蓋與壺頸部的邊緣有立體的圓線,即“子母線”,是紫砂壺中的經典設計,起到強化作品結構的作用。
壺蓋頂端是一粒圓形的子,簡約精致。壺身左側鑲嵌著直嘴,與壺身之間的線條完美承接,形成恰當的角度,保證作品的使用效果。小巧的耳狀環(huán)形端把鑲嵌在壺嘴對面的壺身上,優(yōu)美的弧度不僅能給人視覺上的享受,更具極佳的手感,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作品的精美。壺鈕、壺嘴與把手這三個部分非常簡約,與壺身造型之間融合完美,將作品的樸素感發(fā)揮到極致,這種“極簡”的設計正是“容天”的獨特之處,每一個面、每一條線無不體現著創(chuàng)作的智慧與邏輯,更融入著中國獨特的審美性格。
中國人常說“有容乃大”,這不僅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格,更是人生的智慧。此件《容天》紫砂壺首先表現出高度的隨和性,始終都能給人們展示最完美的一面;其次,寬而圓的壺身能夠提醒人們放寬肚量,打開心胸,才能更多地感受到生活與人生的快樂;最后,筆直的壺嘴又提醒人們要守護自己內心的原則,體現了中國人的氣節(jié)。在獨特泥料與造型的配合下,《容天》展現了紫砂壺經典壺型的魅力與紫砂泥的特點,展現了富于中國特色的藝術境界。
結語:《容天》是一件集合了閃耀、樸素與智慧的紫砂壺作品,在其簡約的造型結構之中體現了紫砂壺創(chuàng)作思維的開闊性,泥料的選擇體現了紫砂泥的豐富性。《容天》通過藝術美感與內涵美感兩個方面,表達了紫砂壺藝術對經典款式的重視,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格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