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華鵬
讀罷20余萬字的《五朵廠花》,我以為,邱貴平除了寫下了他迄今為止最長的小說外,還寫下了他迄今為止最好的小說。
首先,這個小說是豐富的。人物形象的豐滿和人物經(jīng)歷的命運感,是這個小說留給我的深刻印象。艾蘭花、遲美麗和吳小玉三個人物,其命運都帶有濃厚的時代印記。塑造最成功的當是第四朵廠花杜蘭朵。杜蘭朵知性、高貴而自尊,仿佛一朵高潔的荷花,偏偏嫁給了性格怪異的官二代蔡文彬……
艾蘭花執(zhí)著而善良、吳小玉虛榮而真摯、遲美麗墮落而純真、杜蘭朵不幸而脫俗、涂小丫反叛而忠貞,她們既樸素又浪漫,既可憐又可愛,既卑微又高貴,既坦誠又隱秘,既自信又無奈,既純潔又狡黠,
這些水火不容的詞匯如此緊密地“團結(jié)”在每一個人身上,構(gòu)成了她們與眾不同的形象。
毫無疑問,這是忠誠于人物內(nèi)心真實的一種寫法,自我的悖論和性格的沖突同時存在于每個個體之內(nèi),這無關(guān)道德,也無關(guān)倫理,這是人的豐富。邱貴平寫出了這種豐富。
時間過去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呢?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那些廠花在凋謝了青春美貌之后,開始“收獲”不同的人生:艱辛、痛苦、悔恨、苦難,當然,也“收獲”了生命落幕之前的幸福、寧靜和滿足。這就是命運,無法預(yù)測、無法復(fù)制、無法左右。如此,這也是《五朵廠花》作為一部出色的小說帶給我們的感慨。
評論家謝有順說,中篇小說的核心要素是故事,長篇小說的核心要素是命運,“一部長篇小說如果不能寫出一個時代里面的人的命運感,這個長篇小說就很難說是成功的”?!段宥鋸S花》不僅寫出了人的豐富,也寫出了那個時代里人的命運感。
其次,這個小說是深情的。所謂的深情,我指的是邱貴平的表達,以及作者對人物抱有的態(tài)度。五個女人,兩代人的愛情故事,或被動或主動,或靦腆或熱烈,或放蕩或含蓄,雖然她們曾經(jīng)在情感道路上走了不少彎路,歸宿各不相同,但當青春不再、鉛華洗盡之時,她們終于讀懂了愛情與婚姻的真正含義。當艾蘭花與玉香摒棄前嫌、共度風(fēng)雨飄搖的日子,當吳小玉把劉金龍墓碑照片端掛在床頭,當涂小丫吊上孫澤普寄來的最后一只紙飛機,無不讓我深深體會到作者悲憫深沉的情懷。
邱貴平是一個平實而詩意的作家,如果說艾蘭花、遲美麗、吳小玉的愛情結(jié)局略顯悲涼,那么杜蘭朵、涂小丫的愛情歸宿則充滿希望的曙光。
邱貴平有一句“名言”,叫“大人物寫進歷史,小人物寫進小說”,此話被我時常引用。邱貴平筆下的人物,都是大時代里的小人物。盡管因為美貌致使“廠花門前是非多”,承受關(guān)注多,但卑微的身份屬性注定她們是不折不扣“小人物”;曾經(jīng)躲在她們身后偷看、與她們同在水泥廠天空下拋灑汗水的邱貴平,也是貨真價實的“小人物”,“小人物”寫“小人物”,得心應(yīng)手,邱貴平懂得她們,理解她們,與她們心心相印。
不僅如此,當初在水泥廠工作時,邱貴平“混”得并不如意,他有太多的話想對這個時代訴說,當她們在他筆下走來走去,按自己的邏輯尋找生活的歸宿時,邱貴平的文字“活”了——“他懷著愛與惆悵、潑灑著清新的筆墨,描畫他們曾有的花樣年華,詼諧、溫馨而賦有情趣,一唱三嘆,低回不已(顧建平語)?!?/p>
按照流行的說法,邱貴平寫的也是底層,但他沒有俯看的視角,沒有矯情的同情,他用深情的筆觸走進每個廠花的內(nèi)心,分享她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在邱貴平眼里,她們短暫的快樂比她們長久的艱辛,更令自己激動。
第三,這個小說是好讀的。邱貴平始終認為,好小說首先是好讀的小說。一部小說要好看,必須具備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要有一個好的故事作為支撐,二是要有好的語言來裝飾這個故事。邱貴平很擅長講故事,通過一唱三嘆的故事情節(jié),在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深深打動他們的內(nèi)心。
邱貴平的敘述語言,獨特奇特。比如:“陽光明媚,空氣甜美,天氣好得像童話”“那天,吳小玉的心情好得像爆米花”“劉金龍對愛情的追求,比推著糞球的屎殼郎還執(zhí)著”“那天,父母特意把涂文保修飾了一番,看上去依然像出土文物”……這種語言色香味俱全,令人胃口大開,欲罷不能。
第四,這個小說的細節(jié)是奇妙的。文學(xué)是語言的藝術(shù),而小說,即是語言的藝術(shù)也是細節(jié)的藝術(shù)。邱貴平對細節(jié)的把握和處理,堪與其語言媲美?!段宥鋸S花》中有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細節(jié),顯微鏡般把人物個性和時代特色映襯得纖毫畢現(xiàn)。
戲劇演員出身的遲美麗,為了讓婚禮辦得與眾不同,將自己打扮成穆桂英,把丈夫毛式生打扮成楊宗保。遲美麗畫著粉紅的臉譜,拖著長長的水袖,風(fēng)情萬種坐在丈夫的自行車橫梁上,在六十六輛自行車隊護送下,迎親隊伍浩浩蕩蕩穿過大街小巷,一時萬人空巷。我想,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戀愛過的人,這個細節(jié)無疑會喚起他們溫馨而美好的回憶,繼而感同身受。
劉金龍為了驅(qū)逐戀愛競爭者,在電影院插播幻燈字幕的情節(jié),堪稱經(jīng)典。讀者恐怕都會忽略這個行為的某種卑劣性質(zhì),而會心一笑那位仁兄求愛方式的勇氣和可愛。同樣是這個劉金龍,為了贏得喜歡穿毛衣的吳小玉的芳心,一個大老爺們,居然學(xué)會了打毛衣,并且用打毛衣來排遣心中的落寞和恐慌。這個細節(jié)匪夷所思卻又真實可信。
張潔在談及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的某個細節(jié)時說,“我看到那種細節(jié),自己寫不出,恨不得哭出來”。 對于長篇小說而言,細節(jié)之美、之難、之重要、之可貴,由此可見一斑。
第五,這個小說是拒絕遺忘的。面對這個不知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糟的世界,我們這些舞文弄墨的文藝工作者,究竟該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邱貴平這部涉及工廠破產(chǎn)、工人下崗的小說讓我想到這個問題。
在邱貴平的《五朵廠花》里,我仿佛看到了邱貴平對這一問題的想法:對過去,對這些下崗的無數(shù)廠花們走過的歷程,不應(yīng)該遺忘。哪怕這個時代遺忘了她們,我們都不應(yīng)該遺忘,至少這部小說不會。因為她們的個人命運是與這個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緊密捆綁在一起的,在時代變遷中,她們的人生起起落落、榮榮辱辱。如果說一個人是一個時代的話,那么小說寫的五個人,便是這個大時代。
老實說,在讀這部長篇的過程中,我為這樣用五個人物并列講述來支撐一個長篇的寫法頗為擔心。因為這樣結(jié)構(gòu)單一、每部分相對獨立的結(jié)構(gòu)方法,會削弱故事的復(fù)雜性,會消減小說整體的吸引力,如果哪一個人物寫得不吸引人,讀者將不會翻開下一個人物。還好,邱貴平的精彩表達讓我白擔心一場。
另外,如果這部小說更好地把握敘事節(jié)奏,該行進時行進,該停留時停留的話,便更完美了。有些地方敘述停留不夠,往深里穿透敘述不夠,未免流于故事的層面了。
當然,邱貴平做得不錯了,何必如此雞蛋里挑骨頭呢。
由此,在我與《五朵廠花》的促膝交流中,我分享了當年水泥廠小秀才注視這些漂亮廠花的無比愛慕的眼光,分享了那些眼光中當廠花們花容失色、青春不在時所飽含的懷念與悵惘。
我感覺,邱貴平是一個被忽略了的小說家。當然,忽略與重視無關(guān)緊要,這是很多小說家常有的命運。緊要的,或者說幸運的是,他寫出了這部《五朵廠花》——這樣一部可以讓人放下其他事情,安靜坐下來好好享受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