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偉
從近代的梨園聽戲,到90 年代電視電影,再到現如今的互聯網短視頻,人們對于藝術的需求愈發(fā)多元化?!澳九紤颉边@一傳統(tǒng)的舞臺藝術在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時代并不占優(yōu)勢。但揚州木偶卻用這十年證明了傳統(tǒng)藝術所蘊含的魅力永遠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揚州木偶戲又稱為傀戲、傀儡戲,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tǒng)藝術,以“細膩傳神”“剛柔相濟”而文明于世。揚州有木偶之鄉(xiāng)之稱的美譽,其杖頭木偶與漳州的布袋木偶、泉州的提線木偶齊名?,F泰州泰興是我國的杖頭木偶之鄉(xiāng)。泰興廣陵鎮(zhèn)是杖頭木偶之鄉(xiāng)的發(fā)源地,這里的木偶劇起源于清朝中期,以京劇曲目為主,已經有了300多年的歷史。
悠久的木偶戲歷史是揚州木偶戲發(fā)展的文化根基。作為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員單位,先后連續(xù)承辦了兩屆木偶金獅獎,分別是第四屆全國木偶皮影優(yōu)秀?。ü?jié))目展演和“廣陵杯”第五屆全國木偶皮影優(yōu)秀劇(節(jié))目展演,這兩屆活動都在揚州舉辦,體現了揚州在全國木偶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一定的影響力。
精妙的木偶制作技巧和獨特的表演形式是揚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寶藏之一。關于揚州杖頭木偶在近年來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傳承方面,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有著一套自己的方法,自1957 年建團以來,憑借著其得天獨厚歷史的優(yōu)勢,以高超的木偶表演藝術和極具特色的木偶造型藝術,聞名中外、馳譽國際。從建國初期打破傳統(tǒng)表現形式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到90 年代將京劇形式改為京歌形式的《嫦娥奔月》和國內一炮而紅的大型兒童神話木偶劇《瓊花仙子》,再到如今實現了人與偶的有機結合的大型童話人偶劇《白雪公主》、獲得第六屆江蘇省戲劇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的《葫蘆娃》、紅色題材的《蕩寇少年》《鐵道小飛虎》等等。在這60 多年間,江蘇省木偶劇團從未停歇對木偶戲的熱愛,創(chuàng)新木偶制作技巧和木偶表演形式。
一個小小的杖頭木偶,從一團泥巴,石膏翻制整形,頭飾的安裝,服飾的制作,整體組裝,到妝容完畢,起碼要有20多道工序。每個木偶都匯聚著我們制偶人辛勤的汗水和付出,我們也享受著制偶成功帶來的喜悅。
揚州市藝術造型制作中心是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旗下的制作部門,從造型裝置到裁剪化妝,各技術部門之間分工明確緊密配合,儼然就是一臺龐大的結構精密效率驚人的木偶生產機器。揚州木偶研究所其實力主要體現在數量和質量這兩個方面。這些年來,隨著其他地方木偶劇團制作人員的缺失,全國有能力自主制作木偶的劇團已寥寥無幾。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市場對于木偶劇演出的需求卻日益增加,因此各地木偶劇團需要頻繁排演新戲。而想要排新戲,制作新木偶,最好的選擇就是來揚州。揚州木偶研究所憑借著優(yōu)秀制作能力,近年來揚州藝術造型制作中心除了完成自己本團自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任務之外,每年都會為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河南、成都、哈爾濱、江西等二三十家兄弟院團制作將近300個左右的各種表演形式的木偶,其制作能力可見一斑。揚州木偶研究所不僅產量驚人,其制作木偶的質量也獲得了各地院團的一致好評。
揚州木偶研究所在木偶制作上,除了對傳統(tǒng)制作技法的精益求精之外,還不忘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革新制作技巧。在材料上,由最初的純木質木偶演變?yōu)槟嗵ニ苄?,石膏翻模,最后紙漿糊紙。這么做大大減輕了木偶的重量,讓演員在減負的同時有了更多的表演技法的實現。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學歷年輕人才的引進,在三維立體建模上面也有了一定的實力,揚州木偶研究所的老師們不斷嘗試將3D打印技術與傳統(tǒng)木偶制作技術想融合,力求在保留傳統(tǒng)制作工藝精髓的同時,創(chuàng)造出屬于新時代的制作技法。
在木偶變現形式上,揚州木偶研究所的老師們更是天馬行空,將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努力鉆研,力爭突破傳統(tǒng)木偶的固有形式,并在舞臺上實現,就好比偶劇《葫蘆娃》中的連體木偶,就是把木偶和演員的肢體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演員的表演通過肢體上連接的機關結構,精確地傳遞到木偶的身上,從而實現更為靈活的表演。還有為廣東衛(wèi)視木偶綜藝打造的熒光木偶,它先將木偶的仿生結構設計出來,不斷實驗,挑選合適的材料制作出來。整個木偶要能夠附著在演員身上,并模擬演員肢體的一舉一動。接下來再設計安全的led發(fā)光電路,最后將發(fā)光系統(tǒng)與木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一個在黑暗環(huán)境下能夠完全模擬演員肢體行為的熒光木偶就這樣誕生了。還有《神奇的寶盒》中的需要三位演員聯合操縱的鐵枝木偶,它的設計難點不同于以上兩個木偶,在設計上需要考慮三位演員如何分配一個偶的操縱部位。如果在木偶的結構設計時過于復雜,那演員也難以實際表演,所以要在可動機關設計的同時,考慮到演員的實際操作問題。木偶制作出來以后,由于是三位演員聯合操作,他們之間對于表演默契的配合,也需要長時間的排練和表演積累,才能展現出木偶制作與木偶表演相輔相成的完美效果。
木偶戲是傳統(tǒng)的舞臺藝術,木偶的表演離不開舞臺。江蘇省木偶劇團以制作養(yǎng)表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近些年每年最少創(chuàng)作一場大戲,特別是紅色題材的大型木偶劇《蕩寇少年》和大型奇幻人偶劇《神奇的寶盒》都先后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2020年的新戲《鐵道小飛虎》更是突破傳統(tǒng),整部戲40 多只木偶,4 種大小尺寸,還柔和了杖頭木偶、托偶、桌偶三種表現形式。在舞臺上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視覺器官。
現如今,江蘇省木偶劇團延續(xù)著杖頭木偶一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國際木偶聯會中國中心主席李延年看來,“揚州木偶出訪國外的足跡之廣、次數之多,為全國木偶皮影劇團之最,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揚州木偶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其次揚州木偶對于劇目創(chuàng)新的編排,木偶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也走在了全國各個劇團的前沿,先后承辦了“全國木偶制作人才培訓班”“全國木偶表演人才培訓班”,為木偶屆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近代木偶發(fā)展史上均為創(chuàng)新之舉。揚州這看似不起眼的小木偶必定乘著時代的快車火遍祖國的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