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召珊,李曉雨,石 巖,胡樹蓓
(山東峪口禽業(yè)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272000)
隨著蛋雞養(yǎng)殖發(fā)展逐漸現(xiàn)代化、集約化,越來越多的孵化場針對如何提升種蛋孵化及出雛效果開展一系列研究。影響種蛋孵化效果的因素有很多[1-3],包括外在因素和內(nèi)在因素。其中,種蛋蛋重是一項對孵化效果影響較大的內(nèi)在因素[4]??迪酀齕5]及楊海明等[6]研究表明,不同蛋重的雛雞之間初生重差異極顯著,二者呈正相關(guān)。若不能做到適時出雛,會面臨以下問題:雛雞早出殼會增加脫水風險,晚出殼則增加卵黃感染的風險,兩者均會影響種蛋孵化效果和后期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7]。楊洪敏等[8]指出,可以按照蛋重大小進行分級孵化和錯峰入孵等措施,提升雛雞初生重和均勻度,但并未明確指出不同蛋重的種蛋適宜的孵化時間。因此,本試驗重點對不同蛋重種蛋孵化時間進行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孵化效果。
種蛋:峪口禽業(yè)自產(chǎn)峪口京紅1 號B 段商品代合格種蛋45 360枚,B段種蛋指28~40周齡蛋種雞所產(chǎn)種蛋[9]。種蛋大小均勻,種蛋保存時間為2~4 d,保證種蛋新鮮。
孵化器:10車位珍珠巷道孵化器6臺。
選取峪口京紅1 號50.1~60.0 g 蛋重范圍種蛋,根據(jù)蛋重,分成2個種蛋組。其中,種蛋A 組為50.1~53.0 g種蛋,種蛋B組為53.1~60.0 g種蛋。
A、B兩個種蛋組分別以孵化時長502、504、506 h分為3 個試驗組,每個試驗組設(shè)置3 個重復,每個重復2 520 枚種蛋,具體分組見表1。試驗前,使用同一校溫儀對孵化器和出雛器溫濕度進行校準,盡量保證各試驗組孵化條件相同。孵化后對比各項孵化指標,研究不同蛋重范圍種蛋適宜孵化時間。
表1 試驗種蛋分組Tab.1 Grouping of test eggs 單位:枚
種蛋入孵前使用福爾馬林熏蒸30 min,在26 ℃室溫條件下預溫10~16 h。預溫結(jié)束后進行種蛋入孵[10]。試驗種蛋溫濕度設(shè)定見表2。
表2 不同蛋重范圍種蛋孵化出雛溫濕度Tab.2 Hatch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ttings for different egg weights
孵化至18 d 時進行驗蛋,挑出未受精蛋及死胚,并將胚蛋由孵化器轉(zhuǎn)移至出雛器中,繼續(xù)孵化至雛雞出殼,并進行雌雄鑒別。
孵化過程中記錄各試驗組未受精蛋數(shù)、1~18 d死胚數(shù)、19~21 d死胚數(shù)、總出雞數(shù)、健母雛數(shù)、殘母雛總數(shù)及不同類型殘母雛(黑臍、大肚子、其他)的數(shù)量,并計算各組的孵化率、健母雛率、殘母雛率、黑臍類殘母雛率、大肚子類殘母雛率、其他類殘母雛率、蛋雛比等指標[11]。計算公式為:
出雞前1 h按照上、中、下的順序抽測并記錄出雛筐排糞情況、雛雞被毛和雞爪干燥情況、雛雞卵黃吸收和肚臍愈合情況等雛雞外觀狀態(tài)。
數(shù)據(jù)使用Excel進行初步處理,使用SPSS 16.0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和組間數(shù)據(jù)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表3 50.1~53.0 g蛋重種蛋不同孵化時間的主要孵化指標Tab.3 Main hatching index of different hatching time of 50.1~53.0 g egg weight
由表3 可知,試驗A1 組的雛雞健母率顯著高于試驗A2組和A3組(P<0.05)。試驗A1組的殘母率最低,顯著低于試驗A3組(P<0.05)。隨著孵化時長延長,殘母雛中黑臍類殘母雛的比例增加,但大肚子類殘母雛的比例呈下降趨勢。試驗A1組蛋雛比指標低于試驗A2組和A3組(P>0.05)。
由表4可知,試驗A2組和A3組出雞時,均有雛雞爪干燥發(fā)白的現(xiàn)象,且A3組出雞時的殘母雛中約有1/3是低體重雛雞。因此,綜合孵化指標和眼觀狀態(tài)等結(jié)果進行分析,確定京紅1 號50.1~53.0g 蛋重的種蛋最適宜出雛的時間為502 h。
表4 50.1~53.0 g蛋重種蛋出雞前1 h雛雞外觀狀態(tài)評估Tab.4 1 h appearance status of chicks of 50.1~53.0 g egg weight
由表5 可知,試驗B3 組健母率顯著高于試驗B1 組和B2組(P<0.05)。試驗B3組殘母雛率最低,低于試驗B2組(P>0.05),顯著低于試驗B1 組(P<0.05);隨著孵化時間的延長,大肚子類殘母雛的比例呈下降趨勢。試驗B3 組孵化率高于試驗B2 組(P>0.05),顯著高于試驗B1 組(P<0.05)。試驗B3 組蛋雛比最低,低于試驗B2 組(P>0.05),顯著低于試驗B1組(P<0.05)。
表5 53.1~60.0 g蛋重種蛋不同孵化時間的主要孵化指標Tab.5 Main hatching index of different hatching time of 53.1~60.0 g egg weight
由表6可知,試驗B1組和B2組出雞時,殘母雛中約有40%~50%是大肚子、站不起來的雛雞。
表6 53.1~60.0 g蛋重種蛋出雞前1 h雛雞外觀狀態(tài)評估Tab.6 1 h appearance status of chicks of 53.1~60.0 g egg weight
因此,綜合孵化指標和眼觀狀態(tài)等結(jié)果進行分析,確定京紅1 號53.1~60.0 g 蛋重的種蛋最適宜出雛時間為506 h。
黃玉德等[12]提出,種蛋的蛋重不同,孵化出雛時間存在一定差異,蛋重越大,孵化所用時間越長,蛋重越小的雛雞出殼時間較早,但弱雛所占的百分比卻更大。黃炎坤[13]研究指出,在孵化溫濕度等前提條件一致的情況下,不同蛋重種蛋同時孵化,表現(xiàn)出雛雞出殼時間不一致,蛋重小的出殼早,蛋重大的出殼晚。上述結(jié)論與本試驗得出的峪口京紅1 號50.1~53.0 g 蛋重范圍種蛋適宜出雛時間為502 h,早于53.1~60.0 g蛋重范圍種蛋的結(jié)果一致。
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孵化時間的增加,京紅1號53.1~60.0 g種蛋組健母雛率和孵化率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殘母雛率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大肚子類殘母雛下降趨勢明顯;而50.1~53.0 g種蛋組健母率與孵化率變化趨勢相反,殘母雛率呈上升趨勢,殘母雛中黑臍類殘母雛和小體重雛雞比例增加明顯。研究表明,在孵化生產(chǎn)操作過程中,小蛋重的種蛋要先于大蛋重種蛋出雛[14],即京紅1 號50.1~53.0 g 和53.1~60.0 g 蛋重范圍種蛋在一定孵化條件下的最佳出雛時間分別為502 h和506 h,適時出雛在確保雛雞出雛體重符合品種標準要求[15]的同時,保障了不同蛋重的孵化效果。
峪口京紅1號B段種蛋在孵化溫度38.0 ℃、相對濕度28.6 ℃的孵化器中孵化,第18 d 驗蛋后轉(zhuǎn)入出雛溫度37.2 ℃、相對濕度29.7 ℃的出雛器中出雛。在該孵化條件下,50.1~53.0 g 蛋重范圍種蛋適宜孵化時間為502 h,53.1~60.0 g蛋重范圍種蛋適宜孵化時間為506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