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吉·原野
人在童年跟大自然保持著親密關(guān)系。這段關(guān)系從剛懂事的三四歲延伸到上學時的七八歲。不幸的是上學之后,這種關(guān)系被打斷了。
學齡前的兒童們關(guān)注天空、云朵、樹木、鳥類和昆蟲。人類里,他們只關(guān)心爸爸媽媽。上學后,他們被社會關(guān)系和知識所束縛,關(guān)心老師、同學和課業(yè),從此遠離大自然。他們完成學業(yè)走向社會,愈加關(guān)心社會關(guān)系,比如人際關(guān)系與金錢關(guān)系。在電視和網(wǎng)絡(luò)里,他們看到的仍然是人的活動和人的故事,故事永遠在說人的偉大、富有、漂亮、堅強、軟弱、奸詐、愛慕、嫉妒和罪惡,人在說人的事情,沒人說大自然。
但大自然仍然在人的身邊輪回,云彩飄蕩,河水流淌,小鳥飛翔。
動物們,無論鳥類、牛羊、貓狗還是昆蟲,它們始終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沒有大自然,動物們活不下去。動物們在大自然面前是柔順的,即使虎豹也要遵從大自然的規(guī)律,誰都不能離開大自然獨往獨來。
人覺得可以脫離大自然并忽略自然,甚至毀壞自然。他們的心靈失去大自然的哺育也失去好多美好的東西。人們依賴工業(yè)產(chǎn)品和財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自謂富貴,實為譫妄。
愛大自然的人需要走進大自然。你不一定熟悉你看過千百遍的樹木,你手撫楊樹并仰望樹葉不等于你了解樹。寫作者以卑順的姿態(tài)走進大自然,才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這時候你沒有老師,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你的眼睛和心靈。這時候你要學會放棄,放棄從小學到大學讀過的所有課程,在大自然的課堂里從頭學習。大自然在你眼前越來越清晰,它們是沒被總結(jié)、沒被歸納,也沒被歪曲的真相。你會了解從天空飛來落到樹上的小鳥也有選擇,它落在樹枝的高段、中段和末段有明確的目的性。大自然的課程不僅僅是花花草草,天空上的云彩也是一堂課。云彩每天都出現(xiàn)在天空,如棋局一般從不重復。從早上到傍晚,在不同的光線里,云彩的形態(tài)各自不同。如果人像《格列佛游記》說的那樣可以縮身,縮到米粒那么小,走進草叢就如同走進大森林,能發(fā)現(xiàn)昆蟲令人驚奇的生活。那時候,會對土壤有更深的了解。了解這些比了解電視劇里人類的互相欺騙更有意思。
對書寫大自然的人來說,有愛心比有知識更重要。沒愛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盲人,他徒勞地經(jīng)過了樹林,看到了河流與天空,卻一無所獲。這樣的人有很多。愛是人類走進大自然的視網(wǎng)膜,人類通過愛而加深對大自然的了解并書寫它們。
我見過很多在大自然里生活的人,比如牧羊人和護林員。他們可愛而且氣質(zhì)里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生動。他們的臉龐輪廓鮮明并恭順。在大自然里待久了,人會變得恭順。他們的臉和周圍的景色關(guān)系恰當,不別扭。他們在沉默中顯出豐富而聰明的表情。他們不僅是爹媽的作品,也成為大自然的作品,發(fā)現(xiàn)他們就好像在一堆亂石中發(fā)現(xiàn)一顆瑪瑙。
大自然對人的心靈有陶冶。但心靈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有人并不關(guān)心自己有沒有心靈,有錢就行。他們并不想把自己的臉變得沉默而聰明。
我們來說一下身體,據(jù)說身體有身體的語言,這肯定是對的。實事求是說,身體并不喜歡衣服,人的皮膚就是身體的衣服。人在這層衣服外面又加了一層衣服。人類的衣服除了保暖防曬和遮羞,還是顯示財富與社會地位的標志。然而人的身體更喜歡風的吹拂,喜歡河水,“浴乎沂,風乎舞雩”。如果身體會說話,它一定贊成我所說的話。在荒野里行走,赤裸身體并流汗是難得的享受。清風吹來的時候,它吹拂胸膛手臂,還吹到眼睛、鼻子和耳朵上。風像朋友一樣撫摸你,從此你和風成為朋友。同樣,人在大自然里可以跟樹木成為朋友,它們接納你,你也接納它們,彼此友好并想念。
有人問,為什么要這樣???你看功利心來了,我的回答是,這樣不很好嗎?人最好給自己提供多種選項,大富大貴只是選項之一。與大自然在一起,向大自然學習不也很好嗎?不也是人活著萬般好法中的一種嗎?
大自然里面有詩意。詩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結(jié)晶。它不是天上的月亮,不是水中的月亮,是天上和水中的月亮在人心里的投影。欲說難言,思之浩茫,詩意的靈感常常來自大自然。解釋詩意是徒勞的,下面引用幾首詩歌,觀察一下詩和大自然之間的聯(lián)系。
我在屋外的黑暗中洗臉
天空燃燒著粗糙的星星
而星光,斧刃上的鹽
寒冷溢出水桶
星鹽在水桶里溶化
凍水漸漸變黑
死亡更純粹,不幸更咸
大地更移近真理和恐懼
——曼德爾施塔姆
我在這里愛你
黑暗的松林里,風解放了自己
月光像磷火在流浪的水面上發(fā)亮
日子重復著,互相追趕
雪,抖開它飄舞的身姿
一只銀色的海鷗從西邊滑落
時而見一葉帆船,很高的星星
一艘輪船上黑色的十字架
孤零零
有時我起得很早,我的靈魂甚至還是濕的
遠處大海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回蕩
這里是一個港口
我在這里愛你
我愛著我不能擁有的,你如此遙遠
然而黑夜到來,開始對我唱歌。
月亮轉(zhuǎn)動它做夢的發(fā)條
最大的那顆星用你的眼睛注視我
由于我愛你,松樹用它們針形的葉子唱你的名字
——聶魯達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繼續(xù)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涌的波濤枉然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繼續(xù)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在建造公園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靜靜地涌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xù)歌唱
——谷川俊太郎
這些詩寫出了人類心底復雜多樣的情感,沒有大自然的框架,詩人心里的話無從訴說。詩人在說什么或想說什么不重要,重點是大自然幫助這些詩人說出了他們要說的話,而我們在詩中看出他們是大自然哺育的好學生。許多杰出的人從大自然中汲取過無窮無盡的營養(yǎng),不光有詩人,還有像笛卡兒這樣的數(shù)學家與哲學家,牛頓這樣的物理學家。
說大自然美,只說出了人對大自然的一點點印象。大自然同時悲壯和殘酷,卻富有秩序,其中暗藏著人類試圖破解的四季輪回的宇宙的秘密。做大自然的仆人,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動筆寫一寫大自然,有可能從這里重返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