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山區(qū)公路彎坡比例高,道路條件較差,重載車輛交通安全事故頻發(fā)。為研究普通山區(qū)公路中重載車輛的彎道側翻風險,以國道G215部分路段為研究對象,在Trucksim軟件環(huán)境下建立該道路的三維數(shù)字模型,以不同工況進行仿真測試,評估彎道側翻風險。
關鍵詞:交通安全;山區(qū)道路;側翻風險;Trucksim仿真
引言
山區(qū)普通國省道公路設計標準低,彎道多,平縱組合不合理,行駛軌跡與設計線形不一致,導致彎道路段事故率高[1,2,3]。常見事故類型為重載大型車輛的側翻,對向來車的碰撞和前后車輛的追尾。研究山區(qū)國道典型路段重載車輛的行駛速度特性和側翻風險對降低事故發(fā)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前,實車試驗數(shù)據(jù)雖然能夠反映車輛的速度和彎道行駛特性,但是無法實現(xiàn)彎道側翻風險的量化分析,更不能得到速度的安全臨界值。為此,本文在真實道路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通過Trucksim軟件建立三維道路模型,對山區(qū)道路的行駛速度特性和彎道行駛側翻風險進行研究。該研究能夠識別道路的危險位置,并且得到了該位置的行駛條件閾值,可為大型車輛駕駛員在普通山區(qū)國道典型路段安全行駛提供參考。
1試驗準備
1.1?試驗道路建模
選取國道G215白玉至巴塘作為試驗路段,起點位置樁號為K40+608,終點樁號K50+257,總里程9649m。提取該試驗路段的平縱斷面坐標、設計高程和道路超高數(shù)據(jù),導入Trucksim仿真軟件,生成三維道路模型。由于Trucksim仿真時車輛只能從道路起始位置到終點位置,因此分別建立下坡和反向上坡兩條三維道路模型。
1.2?車輛模型
對于山區(qū)復雜道路,事故多發(fā)生于大型車輛,特別是大貨車重載情形下車輛的側翻。選擇Trucksim軟件自帶的三軸貨車,動力參數(shù)按照一汽解放牌J6P重卡進行設置。該車輛模型包含車身,傳動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懸架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輪胎和空氣動力學七個部分,簧上質量6310Kg,總重8525Kg。
1.3?駕駛員模型
駕駛員模型使用Trucksim自帶的速度、制動、轉向控制模塊,仿真時選擇騎中線或右向行駛,設置理想的前視預瞄時間,根據(jù)不同的速度設置,加載不同荷載,研究車輛的行駛速度特性和橫向安全性。
2?彎道側翻風險研究
根據(jù)現(xiàn)有研究表明,車輛橫向載荷轉移率(LTR)是評價車輛側翻重要指標之一,可用來表征載荷轉移程度。
式中:FzI為作用在汽車內(nèi)側輪胎上的地面垂直反作用力?(N),F(xiàn)zo為作用在汽車外車輪上的地面垂直反作用力?(N)。當LTR=1時,貨車內(nèi)側車輪離地,此時貨車處于側翻邊緣。本文不考慮制動減速措施,假定LTR=1時代表車輛發(fā)生側翻。結合文獻[5]的結論,當LTR<0.2,車輛處于安全狀態(tài),0.2<LTR<0.6時,車輛具有輕微側翻傾向,LTR>0.6時,車輛具有嚴重側翻危險。以此來評估車輛的側翻風險。
2.1?彎道半徑對側翻的影響
在轉彎時,彎道半徑和轉角大小是影響駕駛員速度選擇的關鍵因素,同時其也是評價道路交通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考慮到試驗路段單一,為整體分析彎道半徑對側翻的影響,仿真時選擇自建不同半徑彎道,進行定速行駛試驗。
彎道轉角一定,貨車以25Km/h速度行駛,當半徑為15m時,側向加速度值大于3m/s^2,LTR大于0.6,行駛舒適性極差,具有嚴重側翻風險;當半徑值大于40m以后,貨車側向加速度值和LTR值較低,并且隨著彎道半徑的繼續(xù)增加,變化平緩。改變速度,當以40Km/h行駛,40m的彎道半徑側翻風險低于以25Km/h車速行駛的15m彎道,但是其側向加速度值相近,行駛舒適性極差,當彎道半徑大于80m以后,彎道對貨車的橫向運動影響極低且趨于平緩。結合選取的試驗路段,12處回頭曲線彎道半徑值為15m左右,成為了影響車輛側翻的高風險位置,在這些位置應控制好車速。
2.2?載重對側翻的影響
選擇空載,載重10t,15t和20t的貨車進行仿真試驗,質心高度保持不變,選擇試驗道路側翻高風險位置進行仿真。由于12處回頭曲線位置的道路幾何參數(shù)和道路條件相似,此處選擇第一個連續(xù)回頭曲線即可,以25Km/h進行定速行駛。
仿真結果中側傾角為正值時,車身向右側傾斜,負值則相反。道路設計時,直線路段會呈現(xiàn)中間高兩側低的特征,因此右向直線路段行駛時,車身向右傾斜。在第一個連續(xù)回頭曲線處,左轉彎時,由于超高設計,道路左側低于右側,車輛靜止時車身向左傾斜,且其傾斜角度大于仿真輸出結果值。右轉彎時,道路左側高于右側,靜止時車身向右傾斜,側傾角為正值。而仿真輸出結果中,只有空載和載重10t時側傾角為正值,其余皆為負值,且載重越大,車身向道路外側傾斜越嚴重,載重20t時,輪載轉移率達到了0.8,車身向外側傾斜嚴重。結果表明:車輛的載重與輪載轉移率成正相關關系,載重20t的汽車以25Km/h的速度在回頭曲線行駛,有嚴重側翻風險,在此路段應限制重型車輛超載。2.左轉彎側翻風險低于右轉彎,且右轉時,選擇中線行駛能夠大幅降低側翻風險。
3?結論
本文選取了國道G215麥拉下山段長達10Km的典型道路,通過仿真軟件Trucksim建立了三維道路模型,設置不同的行車條件,對車輛在整條路段的行駛速度變化和危險位置進行了分析,得到了重載貨車安全行駛閾值,此結果對重載貨車實際行駛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婷,戚春華,朱守林,高明星,王玉化.公路線形復雜程度對駕駛員HRV的影響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26(02):6-12.
[2]林慧,郭建鋼,陳金山,李林,張旺.雙車道山區(qū)公路反向連續(xù)彎道危險區(qū)域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7,27(08):138-143.
[3]蔣生珍.山區(qū)公路彎坡組合路段行車特性分析[D].重慶交通大學,2017.
作者簡介:夏凱(1994年12月—),男,漢族,四川眉山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