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平
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要考慮幼兒園和家庭雙方的需求,圍繞的核心是幼兒,是家庭與幼兒園的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
一、家委會—發(fā)揮紐帶作用,提升幼兒園公信度
經過家長自薦和班級老師推薦班班成立家委會,在此基礎上產生園級家委會。兩級家委會充分發(fā)揮紐帶作用,加強家園雙邊聯(lián)系,推動了幼兒園各層各項管理。每個學期初各班召開新學期家委會,一方面使家長了解本學期班級的各項工作,另一方面也讓教師傾聽家長的心聲。在學期中,各班定期不定期召開體驗式家長會,讓家長直接參與,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不只是你說我聽而是溝通互動,不只是單純用耳而是充分用心,不只注重智商而是以情商啟動智商,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針對班級焦點問題共同商討溝通,以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在各項大型活動中,各班家委會充分發(fā)揮自身榜樣作用,為班級活動出力獻策,為加強家園溝通默默奉獻,家委會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更加精彩!園級家委會則在幼兒園引領下,商討、參與幼兒園重大決策、聽取反饋廣大家長意見等等,同時對幼兒園管理、保教工作起監(jiān)督、促進作用,園級家委會成為全園家長的核心力量,真正體現(xiàn)了家庭、幼兒園在幼兒教育中的雙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了新時期家園協(xié)同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性。
二、家長學?!獱I造學習氛圍,提高科學教養(yǎng)能力
“家長學?!笔切聲r期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兒童觀、教育觀的必由之路。在貫徹落實《指南》過程中,每學期我們將講座進行統(tǒng)一部署,分別有組內骨干教師給本組家長做相應的家教知識講座。同時為家長朋友推薦有關專家、資深教師在線做的專題講座,如《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講課內容涉及到感恩教育內容及讓家長掌握正確育兒方法,與孩子有效溝通,正確陪伴孩子成長,締造和諧家庭,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等,在觀看的同時也可以與專家互動交流,解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遇到的困惑。 一方面,家長學校向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科學育兒知識,增強家長教育責任心,提高育兒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家長學校對幼兒園教育也將形成科學的反饋和監(jiān)督機制,讓家長有能力成為幼兒園教育的科學監(jiān)督者,每年開展一次家長經驗交流會,促進家長互學互長,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協(xié)同一致,從根本上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
三、家長志愿者—增進家園情感,和諧師幼家長關系
隨著家園關系不斷融洽,家長總是自覺自愿幫助幼兒園做事情,如自制玩教具、清理幼兒園周邊環(huán)境,疏導和維護家長秩序,確保幼兒出入校園安全等,在此基礎上,我們規(guī)范了志愿者活動,設立家長護學崗(護學崗應在早、晚來園、離園前10分鐘到崗到位),同時,在幼兒園大型活動中,家長志愿者走進幼兒園,協(xié)助布置場地、保障安全。每周五各班級小廚房的家長志愿者活動開展的井然有序。使家長志愿者成為有制度、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從自發(fā)自覺“幫忙”到有組織有計劃“行動”,每個孩子都是班級大家庭的“寶貝”,爸爸媽媽也成了各班深受歡迎的家長老師。家長志愿者有利于家長深入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guī),親眼目睹孩子與老師的交往互動,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xiàn);家長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更加體諒教師工作的辛苦;家長志愿者拉近了教師、家長、孩子的心理距離,增進家園情感,和諧師幼家長關系。
四、家長進課堂—整合教育資源,增強幼兒教育合力
家長進課堂是幼兒園教育的一種補充形式,是增進家園互動的又一項有效舉措。家長進課堂就是邀請家長走進課堂直接參與教育活動,協(xié)助或彌補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期初,教師根據(jù)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情況或需求提出教學內容,然后宣傳活動內容,召集有興趣或有特長的家長參與,入選的家長和教師共同討論、設計活動過程,準備活動材料,在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活動結東后,教師肯定家長工作,并對本次活動及時總結反思。幾年來,我們的家長進課堂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有交警爸爸組織的“安全無小事”;有醫(yī)生爸爸組織的“保護牙齒”;有武警爸爸組織的“我是小小解放軍”;還有小學老師媽媽組織的“你想知道的小學生活”等,家長嚴謹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別開生面的實地活動,孩子們興趣盎然,大開眼界!家長來自不同行業(yè),有著不同的專業(yè)技能和特長愛好,這是一筆豐富的教育資源,家長進課堂充分發(fā)揮家長潛力,整合教育資源,增強幼兒教育合力。
五、家園親子互動活動—觀察了解孩子,注重實際操作體驗
我們通過親子互動活動改變家長理念,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小班“涂鴉大王”、“開心一刻”,中班“創(chuàng)意服裝”、“家園同樂”,大班“辦法真多呀” 等活動,活動內容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五花八門的操作材料深受幼兒喜愛,家長童心未泯,幼兒興致勃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家長帶領孩子從觀察到思維,從認識到操作,從想象到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了幼兒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進了親子關系。親子活動為家長提供了鮮活的教育情景,家長走進孩子世界,了解孩子發(fā)展規(guī)律,嘗試看懂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從而樹立“滿足孩子好奇心,允許孩子嘗試探究,支持孩子實際操作”等教育理念,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害怕孩子犯錯”、“包辦代替”、“操之過急”的偏激做法。是深受幼兒、家長、教師喜愛的家園互動活動之一。
此外,在深入貫徹落實《指南》過程中,我們還開拓了“家園繪本漂流”“暢享小喇叭”等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新型家園互動活動,教師視家長為教育團隊的伙伴,家長也逐步理解了幼兒教育的內涵,家園協(xié)同教育向著良性循環(huán)的軌跡發(fā)展,促進家園一體化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