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路陽
(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上海 200235)
有關國內(nèi)對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筆者在CNKI上以“課堂教學技能”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搜索時間為2000年至2021年,共檢索到212篇文獻。其中學術期刊64篇,學位論文121篇。在CNKI上進行高級檢索以“課堂教學技能”為關鍵詞和篇關摘“音樂教師”僅搜索到4篇學位論文,都是來自高校的碩士學位論文。由此可見對于音樂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方向尚存在欠缺。通過文獻查閱筆者發(fā)現(xiàn)有關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文獻多來源于師范類院校,學科分布多分布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上,同時在音樂舞蹈學科上也有1.15%的研究成果。研究的主要主題分布在課堂教學技能,師范生,教學技能,教師課堂教學,教學技能培養(yǎng),微格教學上。
有關國外對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筆者通過“web of science”進行檢索,所選數(shù)據(jù)庫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輸入“課堂教學技能”為標題,檢索時間為1985年至2021年,共檢索出26篇文章。通過分析檢索結果發(fā)現(xiàn)在教育研究領域僅有10篇文章,在本文所涉及的音樂研究領域僅有1篇。
通過分析檢索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關于國外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研究和心理學教育這兩個領域,在這兩個研究領域發(fā)表的文獻最多,同時也涉及休閑體育旅游,語言學,心理學的發(fā)展,康復,教育科學學科,教育特殊,地理位置,音樂等研究領域。
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國內(nèi)對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一直是上下起伏的趨勢,從2000年開始課堂教學技能研究逐漸呈現(xiàn)上下波動起伏,但是一直有學者在進行研究,從2006年到2008年期間的文獻研究量是穩(wěn)定上升的,從2009年到2011年期間文獻研究量是急劇上升,在2011年文獻的發(fā)文量達到了最高峰27篇。在2012年,2015年這兩年的文獻量也是比較可觀的。從2015年后有關課堂教學技能的文獻數(shù)量就急速下滑,到2019年文獻的數(shù)量才又回到了上升趨勢。2020年又進入一個大幅度下降的狀態(tài)。從整個課堂教學技能文獻發(fā)文量的來看,國內(nèi)對于課堂教學技能這個研究方向是被大家所關注的,值得去研究深入的。
圖1 國內(nèi)外課堂教學技能文獻發(fā)文量對比圖
從圖1中也清晰地展示了國外對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雖然國外是最先提出教學技能這個概念的,但就從關于課堂教學技能的文獻發(fā)文量來看,國外的還是從2007年才開始對課堂教學技能進行研究的,都是處于平穩(wěn)上升,平穩(wěn)下降,呈現(xiàn)出的數(shù)據(jù)表明國外對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處于探索期,一直緩慢地上升下降。直到2012年才穩(wěn)定上升到2016年達到5篇的文獻發(fā)文量,從2018年開始又呈下降趨勢,但從未停止過對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
綜上所述,關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是非常具有前景的,國內(nèi)對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比重還是優(yōu)先于國外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的,我國的學者們也是為課堂教學技能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本文的研究鋪好了道路。
課堂教學技能本質(zhì)上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進行傳授知識與技能的一個能力,姚曉宇在《論新課標下音樂教師的教學技能》文獻中指出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不僅有音樂學科的教學技能,還有課堂教育教學技能。而此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長期的積累,能力的磨煉才能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課堂教學技能所包括的范圍涉及也是十分的廣,包括導入技能、講解技能、板書技能、演示技能、提問技能、教學語言技能、教態(tài)變化技能、教學組織技能、反饋強化技能、結束技能。教師在掌握這些基本課堂教學技能的同時,還需要根據(jù)學科特點的不同,根據(jù)學科的課程標準與教學基本要求完善,不斷提高自身教學基本技能。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其不僅僅需要具備上述所講述的各項課堂組織技能,同時還要持有音樂學科中的特有技能,包括范唱、范奏、律動、創(chuàng)編、綜合性藝術表演。
音樂教師作為美育教育的執(zhí)行者,越發(fā)地受到極大的關注。在進行課堂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向?qū)W生傳達美,讓學生感受美,進而讓學生學會享受美。這一連貫的美育教育都是在循序漸進,一步一個階梯。要想達到上述目標,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技能,不斷地進行課堂教學中的磨課,反思。將課堂教學技能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所有的技能都為課堂教學而服務。音樂教師基于多項課堂教學技能,也必須用藝術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一個不一樣的課堂導入的進入,就能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心。肖月在《普通學校教育音樂課堂教學“導入”研究》中就提出了“五個方面”來制定音樂課堂導入的策略:直觀感知深化引導;不同年級設不同故事;巧設懸念激發(fā)學習動機;互動性游戲活動導入;以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五大策略來進行課堂導入。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運用音樂的教學語言,在課堂中要盡量做到讓學生多感受,多聆聽,多體驗,用音樂的語匯來代替日常的教學語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活動中音樂教師所展現(xiàn)與運用的都是技能的組合,是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藝術性的完整呈現(xiàn)。因此有關于音樂教師的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的階段就相當?shù)闹匾?,音樂教師其重要的專業(yè)技能是由職前教育的學習而形成,在進入學校,進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職后培訓也是幫助音樂教師逐步提高自身,了解自身的不足,明確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活動方式。好教師的兩條要求:一是熱情;二是以身作則。教師教育要求要培養(yǎng)音樂教師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為人師表,身正為范。作為音樂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音樂審美,對于美的靈敏度,在其音樂課堂教學中,也將自己對于音樂的熱愛轉化成課堂教學技能,一并傳授給予學生。
綜觀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方面的研究,對于課堂教學技能這個研究方向已有了大量的文獻。有針對不同學科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有針對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培養(yǎng)的;也有課堂教學技能存在問題要進行提升的等。這些文獻都為音樂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而音樂這門美育學科,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受到了社會、學校、家長的重視,而作為培養(yǎng)未來教師的“師范教育”大搖籃中,在很多地區(qū),很多學校的培養(yǎng)方案中大多都存在的不平衡的現(xiàn)象,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水平也存在參差不齊的狀況。這就要求音樂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提升自己,將自己融入于音樂藝術中,再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音樂不再是所謂的副課,音樂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在發(fā)生變化,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也將要面臨挑戰(zhàn)。
第一,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技能的不夠全面。音樂不同于其他的學科,音樂是傳遞感情的媒介,音樂是需要在實踐中體驗與感受的。在音樂課堂中需要有聆聽、表現(xiàn)、創(chuàng)編、律動等音樂活動方式,在課堂之后的合唱團的排練,民樂團的排練等等,都是需要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技能的。當下學校音樂教師還是以各專業(yè)為主,專業(yè)性有,全面性缺乏。這也需要音樂教師們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學習與豐富自己。
第二,音樂教師課堂教學中非言語性行為的缺乏。音樂課堂是聆聽與實踐的課堂,音樂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生動形象,靈活多變的非言語性行為,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中的,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在音樂課堂中更多的讓學生去聆聽與體驗、感受音樂,而不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語言性講解。
第三,音樂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的不足。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帶領學生進行音樂實踐活動,唱、跳、跑、動等一系列加入音樂課堂實踐中去讓學生親身的感受與體驗音樂,在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但在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和學生一起去體驗音樂,在這過程還要關注到課堂進程的方方面面,課堂的秩序、課堂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等。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音樂教師的課堂組織性,調(diào)控性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合理的調(diào)節(jié)好。
通過以上對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綜述可見,國內(nèi)外學者對于課堂教學技能的研究還是十分關注的。各大學科的課堂教學技能均有文獻,而音樂學科作為素質(zhì)教育下快速發(fā)展的美育學科,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也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音樂教師不僅僅限于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同時還需要掌握課堂教學中各項技能,真正的在學校音樂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表現(xiàn)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