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艷云,閔思桂,趙江海,楊祥梅,秦思源
(1.高郵市農業(yè)農村局,江蘇 高郵 225600;2.高郵市甘垛鎮(zhèn)農業(yè)農村局,江蘇 高郵 225600;3.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8)
高郵市常年種植水稻5.3萬hm2,是里下河地區(qū)水稻主要優(yōu)勢種植區(qū)域。隨著勞動力轉移和規(guī)?;洜I方式的興起,水稻栽插勞動強度高、需求大與用工高峰期勞動力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1-3],勞動力短缺為直播稻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高郵市從2006年就開始推廣機插秧,截止到目前機插秧推廣率達80%,但仍有20%的田塊種著直播稻。鑒于直播稻省工節(jié)本,且最近幾年未遇到產量滑坡,仍受到部分種植戶的青睞。但直播稻存在田間雜草稻多、產量不穩(wěn)、效益低等問題需要克服,而且直播稻種植已發(fā)展出幾種技術模式,有必要進行進一步比較研究。因此,我們于2020年開展了水稻直播的不同技術模式試驗,以期分析不同模式的優(yōu)缺點及經濟效益,選擇出最適宜的直播模式,為直播水稻的生產發(fā)展提供支撐。
供試水稻品種:南粳5718,由江蘇省揚子江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供試肥料:氮肥為尿素(N質量分數為46.4%),磷肥為過磷酸鈣(P2O5質量分數為12.5%),鉀肥為氯化鉀(K2O質量分數為57%),復合肥(N、P2O5、K2O質量分數均為15%),均由無錫保利化肥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地點:高郵市甘垛鎮(zhèn)某農戶田塊(119°44′26″E、32°49′54″N),土壤類型為黏土,有機質含量(質量分數,下同)36.4 g/kg,全氮含量2.3 g/kg,速效磷含量5.8 mg/kg,速效鉀含量160.1 mg/kg。前茬為秧池,地力中等,排灌方便。
設直播方式分為旱地免耕機穴播、旱地旋耕機穴播、旱地機條播、水直播4種。
旱地免耕機穴播工序:前茬秸稈粉碎→撒施基肥→機械穴播→開溝。
旱地旋耕機穴播工序:前茬秸稈粉碎→撒施基肥→機械旋耕2遍→機械穴播→開溝。
旱地機條播(9道工序復式作業(yè))工序:一次性完成施基肥、旋耕滅茬、平整鎮(zhèn)壓、開種溝、播種、施種肥、覆土鎮(zhèn)壓、開排水溝、化除9道工序。
水直播工序:水直播田塊要求平整,水土相融。前茬秸稈粉碎→撒施基肥→深耕埋茬→曬垡2~3 d→上水泡田→機械耙平→機條播→開溝。
每種模式直播水稻面積6 670 m2。水漿管理:分蘗期淺水層灌溉;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的前1個葉齡,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開始排水擱田(輕擱、多擱);拔節(jié)至成熟期濕潤灌溉,干干濕濕;收獲前5~7 d斷水。
肥料管理:施總氮15.2~16.4 kg/667 m2,基蘗肥、穗肥質量比為6∶4,其中基肥施45%高濃復合肥25 kg/667 m2,分蘗肥于4~5葉齡期施用尿素12.5 kg/667 m2;促花肥于倒4葉施用,施用45%高濃復合肥15 kg/667 m2和尿素7.5~10.0 kg/667 m2。
其他田間管理:前期封閉化除,后期突出“兩遷”害蟲與“兩病”防治,其他參照大田高產管理。
1.3.1 莖蘗動態(tài)。選擇代表性田塊,每塊田選取5個觀察點,每點確定10穴定期調查,拔節(jié)前每5 d觀測1次,拔節(jié)后每7 d觀測1次。
1.3.2 產量的測定。成熟期普查每小區(qū)50穴,計算有效穗數,取5穴調查穗粒數、結實率,以1 000粒實粒樣本(干種子)稱質量,重復3次(誤差不超過0.05 g)求取千粒質量,從而求取理論產量。成熟期各小區(qū)割取50穴,脫粒、去雜曬干后稱質量求取實際產量。
從試驗田播種日期統(tǒng)計,旱地免耕機穴播、旱地旋耕機穴播與旱地機條播均于6月11日播種,生育期分別為137、141、140 d;水直播于6月19日播種,生育期135 d。
表1 不同直播方式南粳5718生育期比較
從圖1可以看出,旱地直播的3個處理由于播種期較早,水稻葉齡始終高于水直播。最終旱地機條播方式的水稻葉齡最高,達13.9葉;其次為旱地旋耕機穴播,達13.6葉;旱地免耕機穴播的葉齡達13.3葉;水直播的葉齡僅11.9葉。
圖1 不同直播方式南粳5718葉齡比較
從圖2可以看出,旱地免耕機穴播、旱地旋耕機穴播和旱地機條播的高峰苗數均出現(xiàn)在8月4日,而水直播播種晚,發(fā)苗快,高峰苗數出現(xiàn)在7月28日。從表2可以看出,旱地機條播的高峰苗達36.5萬株/667 m2,單株帶蘗數1.61個,有效成穗率64.79%。
表2 不同直播方式南粳5718莖蘗性狀比較
圖2 不同直播方式南粳5718的莖蘗動態(tài)
從表3可以看出,從穗數來看,水直播的穗數最低,僅21.03萬個/667 m2,與其他處理差異具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旱地免耕機穴播與旱地旋耕機穴播、旱地機條播的穗數之間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從穗粒數來看,旱地免耕機穴播的穗粒數最低,僅102.05粒/穗,與其他處理差異具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從結實率來說,旱地免耕機穴播的結實率最高,與旱地機條播間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但與其他2種方式存在差異,且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千粒質量來說,不同直播方式對千粒質量影響的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旱地機條播的水稻實際產量最高,達677.40 kg/667 m2,與其他處理的差異具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次為旱地旋耕機穴播,達653.89 kg/667 m2;旱地免耕機穴播的水稻實際產量最低,僅585.59 kg/667 m2。
表3 不同直播方式產量結構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由于各方式用種量相同,管理方式一致,4種直播方式的種、肥、農藥成本相同。由于直播稻的前期用工少,主要為后期拔除雜草稻用工,所以4種直播方式的用工成本相差不大。旱地免耕機穴播的總體成本最低,為815.00元/667 m2;成本最高的為水直播,達870.00元/667 m2。從表5可以看出,旱地機條播由于產量最高,最終經濟效益也最高,達955.43元/667 m2;其次為旱地旋耕機穴播,達907.43元/667 m2。
表4 不同直播方式成本比較 元/667 m2
隨著水稻生產和勞動力成本增加,我國不同稻區(qū)水稻直播推廣應用面積進一步擴大。直播稻因其省工節(jié)本,在機械化種植不便操作的地區(qū)具有特殊優(yōu)勢,且適應于目前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的需要[4-5]。但是直播稻還存在播種量大、抗倒能力差、雜草防控難度大、產量優(yōu)勢難以體現(xiàn)等問題[6-7]。本試驗采用機穴播、機條播的播種方式,有效降低了播種量,且穴播、條播的方式增加水稻株行間通風透光,產量較高,效益較好。由于機條播、穴播水稻成行,方便人工拔除雜草稻。
旱直播比水直播易操作。從2020年試驗結果及實際操作來看,旱直播比水直播在生產上更實用、更易操作。水直播要求田間整地質量高,一般田塊難以實現(xiàn),且要先秸稈還田,再機械播種,同時機械很難真正做到條播。水直播后,種子裸露,雖采取一定技術處理,但仍有部分種子遭到鳥食,用種量增加。相反,旱直播在秸稈還田時一并播種施肥,相比而言,節(jié)約前期機械作業(yè)用工,且旱播種子不裸露,不易遭鳥食,播種量可控制。
從不同直播方式的經濟效益來看,旱地機條播>旱地旋耕機穴播>水直播>旱地免耕機穴播。由于旱地機條播采取9道工序一次性完成,作業(yè)速度快,減少了作業(yè)成本。旱地旋耕機穴播與旱地免耕機穴播播種后,還需要開溝、化除等作業(yè),作業(yè)成本增加,作業(yè)速度不高,且免耕機穴播因沒有旋耕還田,出苗后秧苗高低不平,秧苗素質差。因此,從直播方式來看,旱地機條播經濟效益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