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莉,杜 瑩,王 軍,龔 維,陳 卓,尹曉剛
(貴州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貴州省功能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01)
水滑石(LDH)類插層材料是層間帶有陰離子、板層帶有正電荷粒子有序排列組成的物質,其化學結構通式為[M2+1-xM3+x(OH)2]x+(An-)x/n·mH2O,其中,M2+和M3+分別為二價和三價金屬陽離子,An-為層間陰離子[1-3];LDH具有板層組成比例可調[4-5]、插層陰離子可交換[6]、限域效應[7]以及記憶效應[8]等特點,這使其在催化劑及催化劑前體中應用廣泛.LDH作為催化劑載體,可負載氯化物等路易斯酸,制備復合型催化劑[9-11].負載型催化劑是一類重要的工業(yè)催化劑,在藥物中間體、合成氨、選擇性加氫等多種重要反應中應用廣泛[12-14],常見的LDH負載型催化劑有PdCu/HTs[15]、Pt/Al-H[16]、MoO3-NiO/Al2O3[17]、CuO/ZnO-Al2O3[18].沈顯榮等[19]將Au和AuCu負載到LDH上制備的Au/LDH和AuCu/LDH催化劑,對水煤氣變換反應的催化效果明顯,其中AuCu/LDH的催化活性更強.李博等[20]采用無溶劑球磨法制備了LDH負載型CuMn氧化物催化劑,并將其應用于硫醇氧化反應,重復使用5次時催化產率為95%.
1893年,Biginelli等[21]首次報道了用苯甲醛、尿素和乙酰乙酸乙酯三組分,以乙醇為溶劑在濃鹽酸的催化下,一鍋法得到3,4-二氫嘧啶-2-酮.此后科研人員們不斷改進,如:葛恬等[22]在無溶劑條件下,以FeCl3催化芳醛、脲和環(huán)戊酮三組分的Biginelli縮合反應合成一系列亞甲基稠環(huán)嘧啶酮化合物;吳小云等[23]在超聲輔助的作用下使用ZnCl2催化Biginelli反應合成了9種3,4-二氫嘧啶-2(1H)-酮衍生物,產率可達86.3%;Zarnaghash等[24]將磺化三聚氰胺甲醛(SMF)與Fe3O4納米顆粒結合制備了可磁性催化劑,并將其應用于Biginelli反應中,取得較好的反應效果并縮短了反應時間.目前以路易斯酸作為催化劑催化Biginelli反應的研究相對較多,但對負載型催化劑催化Biginelli反應的報道較少.尹曉剛等[25]以蒙脫土負載I2催化芳醛、乙酰乙酸乙酯和脲三組分反應,合成了7種3,4-二氫嘧啶-2(1H)-酮衍生物,產率最高可達86.9%.王立穎等[26]以PbCl2/芐基三乙基氯化銨催化芳醛α,β-二羰基化合物和尿素(硫脲)縮合反應,合成了3,4-二氫嘧啶-2(1H)-酮/硫酮化合物,反應時間為5 h,產率為92%.然而現(xiàn)有催化體系存在反應時間長、催化劑昂貴等缺點.
本研究采用浸漬法制備負載型催化劑ZnCl2-LDH,使用傅里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比表面積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熱重(TG)分析和X射線衍射(XRD)對催化劑進行表征,并以Biginelli反應為探針考察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和循環(huán)使用性能.
工業(yè)LDH,上海麥克林試劑有限公司;FeCl3、CuCl2、AlCl3、NiCl2和尿素,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ZnCl2,分析純,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苯甲醛、4-硝基苯甲醛、2-硝基苯甲醛、4-氯苯甲醛、3-氯苯甲醛、2-氯苯甲醛、2-甲氧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和乙酰乙酸乙酯,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酸乙酯(EA)和石油醚(PE),分析純,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
NEXUS670 FT-IR測試儀,美國Thermo Nicolet公司;ZF-I型三用紫外分析儀,上海顧村電光儀器廠;STA-449-F3型TG分析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加熱范圍為40~800 ℃,N2氣氛,加熱速率為20 ℃/min);JSM-6510LV型SEM,日本電子公司;TristarⅡ 3020全自動比表面積和孔隙度分析儀,麥克默瑞提克(上海)儀器有限公司;XRD儀,日本理學北京特博萬德科技有限公司.
稱取0.02 mol ZnCl2,溶于無水甲醇,攪拌使其完全溶解,溶解后加入5 g LDH,25 ℃下攪拌吸附1 h.旋轉蒸發(fā)除去甲醇后,在120 ℃下活化4 h,制得24%ZnCl2-LDH(24%為ZnCl2的負載量)催化劑.使用同樣的方法制備AlCl3-LDH、NiCl2-LDH、CuCl2-LDH和FeCl3-LDH催化劑.放入干燥箱備用.
催化劑負載量按下式[27]計算:
負載量=[m(ZnCl2)/m(ZnCl2-LDH)]×
100%.
(1)
往反應瓶里加入1.2 mmol(116.7 mg)苯甲醛、1 mmol(60.0 mg)尿素、1 mmol(130.1 mg)乙酰乙酸乙酯、ZnCl2-LDH(醛質量的10%)和2 mL乙醇,室溫下攪拌反應15 min,離心過濾,旋干得到粗產品,抽濾的固體粗產物經(jīng)柱層析(V(PE)∶V(EA)=6∶1)后得到淡黃色固體產物.
FT-IR分析采用KBr壓片法制樣,測試范圍0~4 000 cm-1.比表面積分析:準確稱量樣品后,80 ℃下對樣品進行預處理,以除去樣品中的可揮發(fā)有機物、水和空氣等;加熱溫度為250 ℃,脫氣2 h,待加熱和脫氣完成后,對冷卻至室溫的樣品管進行稱量,然后將樣品管裝入TristarⅡ 3020全自動比表面積和孔隙度分析儀,測定樣品的比表面積.TG分析:保持N2吹掃,流量40 mL/min,然后以20 ℃/min的速率由室溫升至800 ℃,記錄樣品質量隨溫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得到TG曲線.SEM分析:將樣品粉末表面噴金并用SEM觀察,加速電壓為15 kV.XRD分析:以Cu Kα為射線源,λ=0.154 nm,電壓為40 kV,電流為30 mA,掃描速率為2 (°)/min,通過Jade軟件測定.
2.1.1 FT-IR分析
圖1是ZnCl2、LDH和ZnCl2-LDH的FT-IR譜圖.圖中在3 578 cm-1附近的吸收峰對應于LDH層間羥基和物理吸附水的伸縮振動,642 cm-1處的吸收峰對應于CO32-的伸縮振動,2 868和478 cm-1處對應于LDH骨架結構的特征峰[28-29],1 000和1 524 cm-1處對應于ZnCl2的特征吸收峰,對比圖1中ZnCl2、LDH和ZnCl2-LDH的FT-IR譜圖,表明ZnCl2成功負載到LDH上.
圖1 ZnCl2、LDH和ZnCl2-LDH的FT-IR譜圖
2.1.2 比表面積分析
圖2為ZnCl2-LDH和LDH的N2吸附-脫附曲線,可以看出LDH的曲線有一定凸起和毛細凝聚現(xiàn)象,為Ⅳ型等溫線,表明LDH有孔或層狀結構;ZnCl2-LDH的曲線沒有凸起,說明負載ZnCl2后LDH的孔徑變小,導致比表面積變小.與LDH相比,ZnCl2-LDH的比表面積由2.01 m2/g減小至0.86 m2/g,這可能是負載ZnCl2后LDH的層間或孔道被填滿導致的,進一步說明ZnCl2成功負載到LDH上.
圖2 ZnCl2-LDH和LDH的N2吸附-脫附曲線
2.1.3 TG分析
圖3為LDH和ZnCl2-LDH的TG曲線,LDH的熱分解過程包括脫層間水、脫羥基和新相生成等步驟.可以看出:溫度在150~200 ℃時LDH和ZnCl2-LDH都出現(xiàn)質量損失平臺,此時催化劑僅失去層間水,對其結構沒有影響;當加熱到250~450 ℃時,失去層間水的同時有CO2生成;在200和450 ℃時,LDH的失重率分別為17.0%和35.5%,ZnCl2-LDH則分別為12.9%和23.1%,均低于LDH.推測原因為較低溫度下的失重是一個失水過程,LDH是一類含有結晶水的堿性金屬化合物,在低溫下加熱容易失水,而加入ZnCl2后ZnCl2與板層間的電荷相互作用穩(wěn)定了ZnCl2-LDH結構.
圖3 LDH和ZnCl2-LDH的TG曲線
2.1.4 微觀結構
LDH和ZnCl2-LDH的SEM圖如圖4所示:LDH由多層結構疊加而成,具有光滑的表面(圖4(a)),在高放大倍率下,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LDH的層狀結構(圖4(b));與LDH相比,ZnCl2-LDH的表面變得較為粗糙(圖4(c)),推測是ZnCl2在LDH表面附著造成的;高放大倍率照片顯示ZnCl2均勻分布在LDH表面,無團聚現(xiàn)象(圖4(d)),進一步證明ZnCl2成功負載到LDH上.
圖4 LDH(a~b)和ZnCl2-LDH(c~d)的SEM圖
2.1.5 晶形結構
LDH和ZnCl2-LDH的XRD譜圖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LHD與ZnCl2-LDH都具有典型的LDH特征結構,即具有反映層狀結構的3個強度較大的特征衍射峰(003)、(006)和(009).根據(jù)譜圖分析發(fā)現(xiàn)LHD和ZnCl2-LDH的(003)衍射峰對應的2θ都為3.00°,(006)衍射峰的2θ分別為10.14°和10.23°.根據(jù)2θ越大層間距越小,可知對應的層間距d006變小[30].ZnCl2-LDH催化劑中出現(xiàn)多種物相,其中在2θ為45.46°處出現(xiàn)一個較大的衍射峰,經(jīng)相分析得到其化學組成為Zn5(OH)8Cl2·H2O,推測是ZnCl2插入LDH形成的一種新的晶形結構.
圖5 LDH和ZnCl2-LDH的XRD譜圖
2.1.6 SEM-EDS分析
圖6為LDH和ZnCl2-LDH的SEM圖,從中分別選取兩處進行元素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LDH的組成元素有C、O、Na、Al、Si、Ca,與LDH相比ZnCl2-LDH的組成元素增加了Zn和Cl,說明ZnCl2負載到LHD上;ZnCl2-LDH的測試區(qū)域中Zn和Cl的原子分數(shù)相差不大,在b-1區(qū)中Zn和Cl的原子分數(shù)分別為15.51%和15.78%,在b-2區(qū)中Zn和Cl的原子分數(shù)分別為8.12%和8.13%;ZnCl2在LDH上分散均勻,符合SEM的測試結果.
圖6 LDH(a)和ZnCl2-LDH(b)的SEM圖
表1 LDH和ZnCl2-LDH顆粒的EDS結果
考察不同氯化物負載到LDH上制備的催化劑對Biginelli反應(圖7)產率的影響,結果如表2所示,與LDH負載的AlCl3、NiCl2、CuCl2和FeCl3催化劑相比,在相同反應條件下ZnCl2-LDH催化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的反應產率最高,為91.2%;此外,ZnCl2-LDH的催化產率也明顯高于單獨使用LDH和ZnCl2的催化產率.與文獻[31-32]的結果相比,采用相同的反應物時,ZnCl2-LDH催化劑具有廉價易得、催化效率高、反應時間短、反應溫度低、反應產率較高的優(yōu)點.以ZnCl2-LDH為催化劑,考察芳香醛不同取代基對產率的影響(表2),結果表明:采用苯甲醛的反應產率最高,為91.2%;間甲氧基苯甲醛的反應產率最低,為70.8%.總體來說,取代基在鄰位時產率較高,取代基在間位時產率較低,無論苯環(huán)上是吸電子基還是給電子基,都可以取得較好的結果.
圖7 Biginelli反應
表2 不同體系的Biginelli反應活性
本研究采用浸漬法制備了ZnCl2-LDH催化劑,并對該催化劑進行表征,結果表明:LDH負載ZnCl2后比表面積降低,表面變粗糙,但熱穩(wěn)定性提高,且ZnCl2-LDH層間距變小,ZnCl2-LDH出現(xiàn)新的晶形結構,對應的2θ為45.46°,說明催化劑制備成功.
ZnCl2-LDH催化劑在Biginelli反應中有較好的催化能力,其催化乙酰乙酸乙酯、芳香醛和尿素反應的產率為7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