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生,江文生,馬文松
(普寧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揭陽 5153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疾病,該病會造成患者排尿障礙,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是該疾病的經典治療手術,具備理想的治療效果,且手術時間段、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遠期效果理想等諸多優(yōu)勢[1]。但是在治療后患者需要實施膀胱沖洗,該措施可能會造成患者膀胱痙攣、膀胱出血、血塊堵管等情況[2]。有學者認為將沖洗液溫度調整至適宜人體的溫度有助于降低該類情況的發(fā)生[3]。筆者基于此將腋下體溫的膀胱沖洗液對患者進行術后膀胱沖洗,發(fā)現(xiàn)效果理想,現(xiàn)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為2020年03月至2021年07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并實施前列腺電切手術治療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計200例,分組方式為隨機抽簽方式,組名分別為試驗組、參照組,兩組人數(shù)均為100例。試驗組患者的年齡最小為64周歲,最大為80周歲,平均年齡為(71.35±5.31)周歲;在參照組中年齡最小為63周歲,最大為79周歲,平均年齡為(70.98±4.37)周歲。從一般資料對比分析可觀察到,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的自身一般病例信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①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則,患者自身已通過文字或語言等方式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全部內容,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經我院倫理委員會進行審批予以批準;②患者意識清晰,能夠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回應。
排除標準:①患者除去該疾病之外,在此前或者突發(fā)其他影響觀察結果的疾病,如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障礙或其他嚴重疾?。虎诨颊咦陨頂y帶精神類疾病,如人格分裂等,臨床上無法對其反饋的信息進行確認。
兩組患者均采用同樣的沖洗方式,在術后均將患者送至一般病房,然后將術中留置的F20bardia三腔氣囊導管與沖洗管路進行連接,然后將生理鹽水裝入沖洗裝置,將患者置于平臥體位,將沖洗裝置置于距離膀胱水平面60cm處,保證沖洗壓力適中。確認管路無誤后打開沖洗裝置進行沖洗,起始速度為150滴/分,在打開沖洗裝置后,護理工作人員需要保持對沖洗液顏色的注意,當排出沖洗液顏色為鮮紅色時保持150滴/分的速度不變,當沖洗液顏色變?yōu)榈t色后將沖洗速度調整至100滴/分,當沖洗液顏色變?yōu)榈?,不明顯后將沖洗速度調節(jié)至50滴/分,然后逐漸降低至25滴/分,保持25滴/分,20min的沖洗時間后患者的沖洗液顏色仍然為無色狀態(tài)下解除沖洗。在實施沖洗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患者講解沖洗的必要性,同時密切注意沖洗管路的暢通,每30min全部檢查一遍沖洗管路,確認無受壓、阻塞、脫落、扭曲的情況,囑咐患者自身也應當注意。
參照組患者直接采用室溫的生理鹽水沖洗。試驗組則是先行測量患者的腋下體溫,然后將沖洗液置入恒溫箱內加熱,將沖洗管路與恒溫箱連接,加熱溫度固定為患者的腋下溫度。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膀胱沖洗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膀胱痙攣評分。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膀胱沖洗信息與術后恢復信息。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數(shù)據(jù)可知,試驗組患者的痙攣發(fā)生率(11.00%)、出血發(fā)生率(7.00%)、血塊堵管發(fā)生率(5.00%)以及痙攣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痙攣(39.00%)、出血(20.00%)、血管堵管率(18.00%)及痙攣評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膀胱沖洗的并發(fā)癥及痙攣評分的比較[n(%),(±s)]
表1 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膀胱沖洗的并發(fā)癥及痙攣評分的比較[n(%),(±s)]
組別 例數(shù) 痙攣 出血 血塊堵管 痙攣評分試驗組 100 11(11.00) 7(7.00) 5(5.00) 5.18±1.13參照組 100 39(39.00) 20(20.00) 18(18.00) 7.65±1.29 T/χ2 20.907 7.236 8.303 14.403 P 0.000 0.007 0.004 0.000
由表2數(shù)據(jù)可知,試驗組患者的沖洗液用量、沖洗持續(xù)時間、術后下床時間及在院時間均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試驗組和參照組病人臨床手術信息的比較(±s)
表2 試驗組和參照組病人臨床手術信息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沖洗液量(L) 沖洗時間(h) 下床時間(d) 在院時間(d)試驗組 100 10.43±3.15 12.11±2.37 3.03±0.87 8.15±2.14參照組 100 16.35±3.47 13.78±2.58 4.05±1.15 11.35±3.75 t 12.632 4.767 7.073 7.411 P 0.000 0.000 0.000 0.000
前列腺電切術后是當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經典術式,其具備理想的治療效果,且創(chuàng)傷低,術后恢復快。但是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手術,其會對患者的膀胱尿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影響,為保證患者在術后的恢復一般需要用膀胱沖洗液,也就是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膀胱進行持續(xù)沖洗。但是膀胱沖洗也是一種帶刺激的操作,一樣會對患者的膀胱造成影響,如何降低膀胱沖洗的時間、降低膀胱沖洗對于患者膀胱的刺激是對該類患者此環(huán)節(jié)的干預重點[4]。
膀胱痙攣是前列腺電切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該情況會造成患者膀胱劇痛,存在急迫的尿意,然后造成患者尿失禁,而尿失禁則有較大的概率造成患者繼發(fā)性出血,而出血則會極大的提升患者血塊堵管的概率[5]。在早些年,臨床上對于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膀胱沖洗多是采用室溫,但是發(fā)現(xiàn)室溫沖洗液會刺激到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增加患者的膀胱痙攣的可能,繼而造成患者繼發(fā)性的出血[6]。該類情況除去會對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外,還會影響患者的臨床恢復及創(chuàng)面愈合。因此確定適宜的沖洗溫度是減少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膀胱沖洗造成刺激的關鍵。
臨床研究顯示,人體在較低溫度液體進入后,會快速影響進入部位的外周與核心溫度,當此類情況往復進行的時候會快速帶走人體的大量溫度,而膀胱沖洗也是如此,沖洗液的流速越快,沖洗量越高,被帶走的溫度也就越大[7-8]??焖俳档偷臏囟葧寡“宓木劬映霈F(xiàn)異常,繼而極大的提升患者的出現(xiàn)繼發(fā)性出血的可能。據(jù)原征等[9]在2018年的對照研究顯示實施體溫溫度膀胱沖洗液沖洗的前列腺電切手術患者膀胱痙攣發(fā)生率要明顯低于實施室溫沖洗的患者(P<0.05)。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室溫沖洗液的參照組患者的膀胱痙攣情況與出血發(fā)生率、血塊堵管發(fā)生率都明顯高于試驗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論與以往的結論相符。此外在低溫度的沖洗液進入人體帶出大量的熱量后,患者會自覺寒冷,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年齡一般偏大,基礎的代謝能力與效率都較為一般,無法在短時間內補充足夠的熱量給膀胱,而相對較長的沖洗時間則會累及全身的體溫異常,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體出現(xiàn)心血管問題的風險,導致人體的機體狀態(tài)降低[10]。較低的機體狀態(tài)勢必會影響患者的臨床恢復情況,就本次研究而言,試驗組患者在術后的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符合上述觀點。且在本次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使用腋下體溫的沖洗液滿足沖洗效果的沖洗量明顯低于室溫沖洗液,該情況有助于降低沖洗對于患者膀胱的刺激。筆者猜測認為該情況是因為,腋下溫度較為相似人體溫度,在進入膀胱的時候不會對相關組織造成較強的刺激,在沖洗的時候其保持較為良好的擴張狀態(tài),因此沖洗效果更好,沖洗量與沖洗速度也更低[11-12]。
綜上所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實施前列腺電切術后實施腋下體溫溫度的沖洗液對患者的膀胱進行持續(xù)沖洗,能夠促進患者的恢復,減少膀胱痙攣與出血情況,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