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興
我每次回鄉(xiāng)下老家,總會看到一對鳥兒,它們要不站在我家屋前的電線上,要不共棲在我家屋前的桂花樹上,要不在我家屋頂上空盤旋。它們在我家院子里已相依相伴三年多。
兩只鳥兒長得很像,幾乎分不出彼此。它們的眼睛圓溜溜的,黑色的眼珠高高凸起,眼珠外的晶體在光的映照下熠熠閃光;眼眶外白色的絨毛整齊又柔順地嵌鑲在眼眶周圍,似長長的睫毛,楚楚動人;頭頂上長著幾根棕色的羽毛,似扎著的小小“沖天炮”,彰顯著它們的傲嬌。身上的羽毛是棕色的,腳趾是粉紅色的,它們是名副其實的“美鳥”。
白天,鳥兒喜歡站在電線上,時不時雀躍舞蹈,并發(fā)出清脆婉轉的鳴叫來伴奏;有時,它們離開電線飛向空中,時攏時散,親親我我,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它們站在電線上靜下來的時候,或是四目相對,或是歪著脖子側眼相望,總覺得沒有把對方看夠;有時目標一致,俯視著菜地,一旦發(fā)現(xiàn)菜葉上有蟲子,馬上有一只鳥直撲下去,張開嘴把蟲子叼在嘴里,然后飛到電線上伙伴旁,把嘴里的蟲子喂到同伴的嘴里。
每當夜幕降臨前,兩只鳥都會在桂花樹上尋找蟲子,解決好晚餐。夜晚,它們鉆進樹叢,過著它們的二人世界。它們相親相愛,快樂生活著!
上回,我休假回老家,看到一只鳥總是在玻璃窗上撲來撲去,有時站在窗頁的橫擔上對著玻璃左看看右望望;有時嘴里叼著蟲子飛,嘴緊貼著玻璃往里塞,尖嘴撞得玻璃喳喳響,可嘴里的蟲子就是塞不進。我猜想它是想把蟲子與同伴分享,想進又進不了。我索性打開玻璃窗,離開了房間,成全它的想法。過一會兒,我再進房間,發(fā)現(xiàn)地板上留下了鳥的腳印,是的,它真的來過這里。
第二天,這鳥又在隔壁房間玻璃窗上撲來撲去,重復昨日的動作。
母親說,另一只鳥早些天死在我家房子后面的竹林里,母親怕鳥被貓狗兜著走了,在竹山里挖了一個坑埋了。
原來,鳥兒不知道它的同伴已死去,它每天在尋找著同伴。這鳥在靠近玻璃的時候,一定是把玻璃中那個自己的影子誤認為是與它長得分不出彼此模樣的同伴了!它執(zhí)著地認為,它的伙伴就在它的對面。當它進入到房間沒有找到另一只鳥,它認為對方是有意躲著它。
我第二周回老家,那只鳥還是在兩個窗戶上來回重復它的動作。
它以它的執(zhí)著,熱情地呼喚著已“疏離”了它的伙伴;它以它的堅守,溫情地對待已“薄情”了的同伴!它的心中也許有個信念,同伴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與它相廝守:它不會離我而去,我也不會棄你于不顧。是的,它們永遠是天上比翼的鳥,地上連理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