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曦元
行了十里多,都是在幽暗婆娑的森林中走羊腸小道,這路十分泥濘,一般人不愿走,人跡罕至,所以變得別有韻味。杜鵑和蠟嘴輕聲婉轉地鳴叫著,深處的薄霧中隱約傳來猴子的啼叫和啄木鳥的陣陣叩擊,細細望去,爬滿水珠的綠藤縫隙里,大片盤根錯節(jié)的榕樹若隱若現(xiàn),在不遠處繞過一幢茅草屋,才算進了村莊。
這里比剛才開闊了不少,在多雨的季節(jié),天總是陰的,即使沒有細如牛毛的小雨,空氣也十分新鮮,清涼濕潤。街上從未有車,人也不多。被時光的腳步輕輕踏過,變得凹凸不平的青石路,汽車是開不動的。路上絕沒有鬧市中那樣自詡的庸人,有的是來來往往愜意的農(nóng)民,或是尋覓閑情逸致的游客,或是放學歸來的頑童,或是去過茶館的老人……都和這里的意境般純凈。
在街上走了半晌,幾百里見方的天空飄下酥油般細的水滴,沖散了空中的一兩粒浮塵,滑在青石上,使那長了青苔的石板泛起星光。
在這另有風味的涼風細雨中,不覺間發(fā)現(xiàn)路兩邊的房子,都留下了歲月經(jīng)過的痕跡,有的是楠木的榫卯搭建,有的是用松木釘在一起,略發(fā)清香,還有的是紅磚房,但清一色質樸典雅,細細觀來,也有一番興味。我走進微亮燭光的一家客棧,坐在靠窗的長凳上,目光向外探去,煙雨中,房頂偶爾會漏下一絲清亮的水,坐在房子里靜觀瓦當上雨水滑落滴在大地上,在青石板上跳動,在水洼里打轉,聽青蛙在草叢穿梭低吟,麻雀在窠巢中呢喃淺唱,葉間蛉蟲,不知讀著誰的小詩,頗有“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之意。抑或是坐看農(nóng)民挑著擔急步趕路,行人撐著雨傘匆匆過往,品人間百味,也是無比閑適的事情。這雨絲就像漂在時間之流中的一切事物,都轉瞬即逝。雜帶著雨點的微風吹拂后院杏樹,刷刷作響,夾起庭外溪水淙淙流去。細聽那水中卷過的白沙和漂流的樹葉,還有這匆匆的聲音,不禁悲嘆時間已不知不覺從我耳邊游過,隨溪水一樣輕輕東去了,心中不免泛起一陣苦水……
是呵!時間何曾不是這樣流去呢?有些愚蠢的人們虛度光陰,最后作為一粒平庸的沙子,被這清亮的溪水推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