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琪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 能源化工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國家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技[2018]6號文件指出,要強化以能力為先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tǒng)性變革的內生力量。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快速復制傳播、呈現手段豐富的獨特優(yōu)勢,智能環(huán)境正在改變著教與學的方式,已經深入影響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態(tài)。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變革傳統(tǒng)模式,利用教育信息化來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構建學習環(huán)境、實現全民終身學習是教育和教育者要探索解決的共同問題。
分析化學實驗是學院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控制技術專業(yè)(以下簡稱“環(huán)境專業(yè)”)開設的必修專業(yè)基礎課,是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嚴格樹立“量”的概念,為后期污水治理技術、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核心課程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參加四川省高職院?!盎瘜W實驗技術”技能大賽,“1+X”污水處理證書的培訓考證具有重要作用。
藍墨云班課是免費課堂互動教學APP,是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教學工具,專門為移動環(huán)境下的教和學而設計,將智能手機與教學合理地結合起來,近年來在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應用[1-3]。本文針對傳統(tǒng)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使用云班課輔助教學,老師快速創(chuàng)建一個擁有6位數字班課號的班課,學生使用班課號加入在線班級。在課堂內外,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開展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教師在云班課里完成實驗項目的布置、資源上傳、評價測試;學生完成作業(yè)提交與測試;師生進行答疑討論等良性互動;師生在實驗室里完成真實的實驗教學項目,面對面解決實驗中的教學問題。
近年來,學院環(huán)境專業(yè)擴招大量單招生,文理兼收,統(tǒng)招生比例逐年遞減,學生化學基礎差距變大,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弱,化學基本技能操作近乎為零。傳統(tǒng)的分析化學實驗是以教師為中心來組織教學,學生在實驗課前預習實驗教材,寫紙質預習實驗報告;課中由實驗員準備好儀器和藥品試劑,教師在實驗室講解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基礎知識,演示實驗技能操作,學生動手做實驗,記錄實驗原始數據;課后學生提交紙質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學生實驗報告來評定成績。傳統(tǒng)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不適合自控力差、不喜歡閱讀、實驗操作基礎能力差、喜歡玩手機的高職學生,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
第一教師課前無法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學生課前預習的資源主要是實驗教材,書中實驗目的、原理及操作等內容抽象且枯燥乏味,導致部分學生課前不預習,部分學生預習后也無法理解實驗和操作技能要點,因此課前預習帶給學生極大的疲倦感和枯燥感,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也無法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進行量化考核。
第二課中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點名考勤速度慢,費時間,統(tǒng)計出勤率的數據較困難。課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導,輔助教學的手段少,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機械地照著實驗教材或教師的講解來做實驗,不動腦筋進行思考。此外,其它因素如教師講授和示范操作會占用部分時間、學生實驗課前預習不充分等會導致部分學生實驗失敗,不能按時完成實驗,因此課中出現學生偽造、抄襲實驗數據的不良現象。
第三課后教學評價不夠客觀公正。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考勤、實驗操作、實驗報告,教師難以精確掌握每位學生的平時表現,無法對人數較多的教學班級進行有效的實驗全過程監(jiān)督管理,僅部分學生得到手把手的操作技能指導,其余學生錯誤操作而不自知,課后也不會主動找教師交流,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崗位職業(yè)技能,也不利于客觀公平地進行課后教學評價。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模式在課前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知識積累不夠;課中無法對實驗過程進行全面監(jiān)督管理,學生能力得不到全面提升,教學效果不理想;課后無法對學生實驗綜合素養(yǎng)及全面發(fā)展進行過程評價,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4-5]。因此,在實驗課前、課中、課后如何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如何全面客觀地考核學生實驗能力和綜合素質,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提升學生能力的功能,這是教學中必須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藍墨云班課由于可開展多種學習活動而使學習過程更為具體和細致,教師在云班課建設資源、發(fā)布不同類型活動,學生在云班課里完成預習、測試、作業(yè)等。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云班課是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更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增強了師生的交流機會和范圍。表1將傳統(tǒng)教學和云班課教學進行了對比,針對傳統(tǒng)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用云班課輔助教學對學生實驗課前、課中、課后學習情況的監(jiān)督和考核進行了探索。
表1 傳統(tǒng)教學與云班課教學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的實踐對比
用云班課輔助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前預習模式,教師在課前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資源類型并開展各種活動,以文字、聲音、圖表、視頻、動畫等不同形式上傳到云班課,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控制學習進度和掌握學習情況。
在分析化學實驗云班課的課前教學中,教師通過EVCapture軟件錄制和編輯教學視頻推送到云班課資源,將實驗安全知識、實驗內容、操作技能要點等知識點進行分解,同時制作相應PPT或Word文檔、教學視頻、動畫并推送至云班課,開發(fā)設計配套的預習練習題用于測試學生預習情況。學生課前通過云班課可獲得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完成各項任務可獲得不同經驗值,同時可以隨時進行自我認知和定位,了解學什么、怎么學、學得怎么樣,這是學生學習情況過程性評價的重要依據,同時對學生具有學習激勵的功能。以“實驗室基礎知識,常用玻璃器皿的認領及洗滌”實驗項目為例,將分析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實驗室安全知識、常用玻璃器皿名稱及用途等知識點制作PPT和Word文檔,錄制和編輯“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稱和用途”視頻資源用于學生課前預習,開展“實驗室基礎知識及常用玻璃器皿的認識”測試活動用于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有較好的知識基礎進入實驗室,為順利完成實驗提供了可能,充分保障了實驗教學的質量,提高了學習效率。
學生通過云班課資源預習后進入實驗室,教師利用云班課簽到功能設置簽到模式,記錄每次實驗課學生的出勤情況,保證了課堂出勤率,增加了課堂趣味性;根據課前測試活動的情況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設計,重點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反饋出來的問題,查漏補缺,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快速講過,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操作要點等重難點知識詳細講解。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根據情況可用云班課開展舉手、搶答、隨機選人等來測試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師生互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同時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教師進行指導答疑,把學生在教學資源里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和靈活運用。
為了訓練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分析化學實驗實行單人單組完成實驗項目。實驗課中,教師要對人數過多的班級學生進行一對一、手把手地指導操作很難實現。借助云班課開展活動,要求學生錄制實驗關鍵性操作視頻,用剪映APP等編輯配音后上傳,同時拍照上傳包含原始數據的實驗記錄。以“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和標定”實驗項目為例,學生獨立配制0.1mol/L NaOH溶液500mL,用減量法準確稱量0.4~0.6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充分溶解后加入2滴酚酞指示劑,用堿式滴定管滴定至溶液由無色變?yōu)槲⒓t色即為終點,根據氫氧化鈉溶液消耗的體積計算其準確濃度。實驗過程中學生錄制堿式滴定管滴定操作過程的關鍵視頻,配語音及字幕解說上傳,將稱量及滴定過程得到實驗原始數據拍照上傳。
實踐證明,為了保證實驗操作準確無誤,學生們會相互反復討論關鍵性實驗操作,改正錯誤操作并重新錄制視頻,給操作視頻解說的同時訓練了專業(yè)術語的表達能力,拍照上傳實驗原始數據記錄培養(yǎng)了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教學實驗中學生參與度高,鍛煉了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教師在云班課里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用Microsoft Office或WPS Office來完成實驗數據的處理并撰寫實驗報告,比傳統(tǒng)的紙質實驗報告更規(guī)范、便捷和環(huán)保,還鍛煉了學生文檔的編輯、排版、Microsoft公式編輯器等的運用能力。此外,教師在云班課設置課后答疑討論區(qū),對操作視頻進行點評,對學生提出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及建議,師生對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不僅實現師生課后溝通互動,還可以互相點贊激勵,優(yōu)秀的問答存入答疑庫,便于學生隨時隨地查閱。
藍墨云班課有完整的學生激勵和評價體系,學生每次的資源學習、參加每次活動都獲得相應經驗值,每個教與學的行為都被記錄下來,各項成績可以隨時用手機調出觀看,教師課后導出匯總分數,節(jié)省了教師很多時間和工作。以某班分析化學實驗班課教學報告為例,教師課后可導出學生在班課中查閱資源、參與活動和簽到等的匯總數據和明細數據,可查看囊括教學周報、資源報告、活動報告和學情分析等數據的教學報告。如圖1所示,是班級教學周報的折線分析,可查看每周新增資源數、新增活動數、新增成員數及每周資源總數、活動總數、成員總數的情況,如圖2所示,是班級學生經驗值獲得方式的分布圖,考勤占21.2%,作業(yè)占33.62%,查閱資源占35.59%,參與活動占3.39%,被點贊占5.39%等。
圖2 某班《分析化學實驗》云班課經驗值獲得方式
教師基于課前、課中、課后開展的多種教學活動真實考察出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實驗能力,以量化形式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平時成績;期終進行綜合技能測試,評定學生操作考試成績,對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全面評價。表2列出了云班課輔助教學中分析化學實驗考核成績占比,期末成績=平時成績(60%)+操作考試(40%),考核項目包括教學資源學習、簽到、測試、作業(yè)/小組任務、課堂表現、實驗基本素養(yǎng)、實驗操作、實驗報告等,各設置了相應的考核比例。
表2 分析化學實驗考核成績占比
教師課后根據云班課里班級的教學報告、學生的學習報告、基于學生行為數據的智能掛科預警、基于智能畫像的勛章體系等對班級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掌握,不僅實現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全過程考核,還提高了教學水平。
藍墨云班課把教學和智能手機有效地結合起來,使手機變成了學習工具,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充分進行融合,由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延伸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空間,使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變得非常靈活,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通過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手段和課堂評價方式,全面客觀地考核學生實驗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教學實踐中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隨著新時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完善線上教學資源,及時更新適應企業(yè)行業(yè)需求的實驗內容,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