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雄林 石芳
【摘? 要】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智發(fā)育的黃金時期,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教育活動中過分重視學生心智的成長,對身體素質的鍛煉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視。足球運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更能鍛煉學生合作能力、競爭意識等多項素養(yǎng),足球運動教育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引起中學學校的高度重視,急切需要進行新一輪的教育變革。
【關鍵詞】革新模式;中學;足球運動
中圖分類號:G84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0-0016-03
An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High School Football Education Model
(Minle County No. 3 Middle Schoo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U Xionglin
(Lemin Primary School, Hongshui Town, Minle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SHI Fang
【Abstract】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golden ag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bu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est-oriented education concept,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growth of students, and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neglect of physical fitness exercise. Football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but also can exercise many qualities such as the ability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Footbal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students. It needs to be highly valued by high school, and a new round of education is urgently needed. change.
【Keywords】Innovative model; High school; Football
一、影響中學足球運動教育模式變革的關鍵因素
(一)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
雖然在當今時代,素質教育理念方興未艾,高考依舊是學生改變命運的重要關卡,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和高考競爭,使中學院校教育體系當中更加重視知識類學科的學習,而忽略體育教學工作的展開。對于學生來說,主要生活空間是在學校和家庭,在學校的時候,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考試中獲取更高的分數,會大量布置學習任務;在家庭當中,家長也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認為高考是學生一生當中的重要關卡,在中學階段要抓緊一切時間進行文化課的學習,認為足球運動是一種玩樂方式,對于學生參與足球運動有一定的抵制心理。
(二)學生對足球運動缺乏興趣
在素質教育模式當中,極為關鍵的就是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利用一切時間來學習。由此可見,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對最終學習質量產生關鍵性作用。但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嚴重缺乏足球運動興趣,一方面是由于我國足球運動的慘淡局面,嚴重打擊了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錯誤地認為足球是一項沒有意義的運動;另一方面,中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的階段,對于個性表達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足球運動過程中往往要東奔西跑,讓十分注重自身形象的中學生感覺到不適。足球運動是一項沉浸性十分強烈的運動,學生只有沉浸運動當中,才能感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所在。
二、中學足球運動教育模式現(xiàn)狀
(一)偏重足球技巧的重復訓練,忽略學生興趣培養(yǎng)
在當下的足球運動教育模式當中,體育教師由于對教育目標認知不到位,對教育理念了解不足,導致在教學活動中片面注重足球技巧的訓練,錯誤認為足球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足球技巧和足球水平,沒有意識到足球運動鍛煉身體的教育內核,也沒有在更高的層面看到足球運動的教育價值,致使足球運動教育模式向著單一的方面發(fā)展。長此以往,不僅學生會在一遍又一遍的單調技巧訓練中消磨對足球運動的興趣,還會激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使學生對足球運動產生抵觸心理,雖然在課堂上會在體育教師的要求下進行足球運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出于“補償心理”,學生會有意無意減少課外進行足球運動的時間;并且也無法充分挖掘出足球運動的內在潛力,無法在足球運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無法實現(xiàn)學生能力和素質上的根本性提高。
(二)訓練強度不合理,沒有考慮個體差異性
部分體育教師沒有意識到客觀差異性的存在,在教學活動中布置統(tǒng)一的教學任務,但學生之間由于成長因素和先天條件的不同,導致學生在身體素質上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對于相同的訓練內容,可能有部分學生能夠輕松完成,也有部分學生拼盡全力難以為繼。訓練強度上的不合理,致使學生足球運動體驗極差,對于足球運動的觀感顯著降低。并且,不合理的訓練強度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導致學生受傷,出現(xiàn)肌肉拉傷等情況,為學生的運動安全埋下了隱患。
(三)足球教學理論體系構建不完善
由于我國現(xiàn)代教育起步較晚,認為體育教學只是單純的身體鍛煉方式,并不需要理論體系的指導,這就導致我國體育理論體系構建不完善,帶給學生很多學習上的困惑。足球運動作為一項充滿合作與競爭的運動方式,不僅需要學生知曉足球運動規(guī)則,還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戰(zhàn)術技巧,并具有一定的大局觀意識,這些都需要在足球運動理論教學過程中進行培養(yǎng)。而理論體系上的不完善和不成熟也必將成為足球教育模式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三、變革中學足球運動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改變學校和家長的教育觀念
足球運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來都不僅是體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事情,更需要得到學校和家長方面的一致贊同和支持。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影響,學校想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成果,家長想要學生獲得更高的考試成績,這就導致學校和家長的觀念和足球運動教學相悖。要想促使足球教學順利開展,就必須讓學校和家長明白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成績,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二)注重學生足球興趣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喜愛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更加認真地進行足球運動,還能促使學生在課下也自發(fā)進行足球運動,從而達成更好的足球教學效果。在理論課堂上,教師要引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構建多媒體課堂,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課件更有吸引力,用視頻和動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將知識點表現(xiàn)出現(xiàn),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還能讓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記憶更加深刻;在足球實際運動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增強足球運動的競技元素,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比賽,并適當設立一些獎勵,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競爭能力,并且由于足球是一項競爭性體育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參與熱情。
(三)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創(chuàng)造良好教育環(huán)境
中學應當給予足球運動教學更多的經濟支持,一方面提高體育教師的薪資待遇,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并在經濟市場的導向下,吸引高素質教學人才前來,切實提高體育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運動設施,由于足球運動是一種競技性十分強烈的運動,這也就導致足球運動的沖突性也十分強,如果沒有完善的運動設施作為保障,學生很可能會發(fā)生安全事故。
(四)進一步梳理足球運動理論體系
足球運動并不僅是身體素質和足球技巧上的比拼,更是智力上的巔峰對決,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理論知識。故而,在革新模式下,足球運動理論體系的梳理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情,既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必然需求。但是理論體系的梳理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也不是單個教師就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持久的合作與交流,體育教師可以積極從各種途徑獲取足球理論資料,然后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理論交流,共同為足球運動理論體系的梳理做貢獻。除此之外,國外在現(xiàn)代教育領域發(fā)展時間較長,足球運動理論體系也構建得較為完善,體育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參考。
四、結語
當今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體系更加發(fā)達,人們思想更加多元,這就導致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不僅要求具有強大的職業(yè)技能,能夠滿足日常工作所需,還要求高素質人才具有更強的素養(yǎng),能夠實現(xiàn)工作層面的新突破。而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要求的變動也必將集中體現(xiàn)于教育改革上。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足球教學也應當展現(xiàn)更多的教育價值,體育教師不能僅僅將目光局限于體育鍛煉上,更應當在足球運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項目2020年度一般課題“中學足球教育推進途徑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GS[2020]GHB436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趙志劍.校園足球背景下中學足球教學方法芻議[J].運動,2015(08).
[2]宋娜梅,梁瀟,林用彬,鄭麗.中學校園足球文化結構及認知差異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02).
[3]胡朝軍.足球教學中足球游戲應用研究——中學足球教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11).
作者簡介:盧雄林(1977-),男,漢族,甘肅民勤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育教學。
石芳(1978-),女,漢族,甘肅民勤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體育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