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嬌,孫營,黃占山
(保定冀中藥業(yè)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
雞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慢性細菌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心包炎、腹膜炎、氣囊炎及敗血癥等癥狀,發(fā)病率為40%~60%,病死率達100%。同時感染大腸桿菌的雞群采食量和增重降低、料肉比增高、發(fā)育不良、免疫低下及產(chǎn)蛋率下降,給養(yǎng)殖業(yè)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因大腸桿菌血清型多,并且疫苗交叉保護弱,因此疫苗防控大腸桿菌病效果不理想。臨床中大腸桿菌病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常用的抗生素有硫酸新霉素、硫酸安普霉素及復方阿莫西林等。隨著抗生素高劑量的不合理使用,大腸桿菌耐藥菌株出現(xiàn),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抗生素治療大腸桿菌病的臨床效果越來越差。因中獸藥具有“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的作用特點,所以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并且研究報道中藥能使產(chǎn)生耐藥性的菌株耐藥性降低,使其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白頭翁口服液由白頭翁、黃連、秦皮及黃柏四味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表明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解熱鎮(zhèn)痛作用。白頭翁口服液臨床中主要用治療腹腔感染和細菌性痢疾。本試驗采用二倍梯度稀釋法研究白頭翁口服液聯(lián)合硫酸新霉素對大腸桿菌抑制作用,以期為臨床中有效治療大腸桿菌病提供參考依據(jù)。
普通瓊脂、麥康凱瓊脂、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購于上海博微生物科技公司);白頭翁口服液和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保定冀中藥業(yè)有限公司);大腸桿菌(臨床分離并經(jīng)生理生化和16sRNA鑒定為大腸桿菌)。
1.2.1 大腸桿菌菌液制備
將試管保存的出血性大腸桿菌菌株劃線活化,將活化的大腸桿菌接種到LB培養(yǎng)基中180轉/分鐘,37℃培養(yǎng)12小時,得大腸桿菌的菌液。
1.2.2 白頭翁口服液聯(lián)合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測定
試驗分為5組,分別為空白、菌液對照、白頭翁口服液組(300千克水/250毫升)、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組(150千克水/100克)、白頭翁+新霉素組(300千克水/250毫升+150千克水/100克),每組設置3個重復。試管中加入LB培養(yǎng)基8毫升,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他組按2%的接種量接種大腸桿菌,每組按照藥物使用劑量添加制劑和無菌水,配制好相應濃度后,置于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0小時,結束后轉入冰水浴中終止大腸桿菌生長,于600納米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計算抑菌率。抑菌率=(OD對照-OD實驗)/OD對照×100
不同組大腸桿菌在LB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0小時如圖1,各藥物組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如圖2,由圖2可知,白頭翁和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對大腸桿菌都有抑殺作用,但硫酸新霉素的抑菌率僅為42.1%,說明大腸桿菌對硫酸新霉素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定耐藥性,而白頭翁口服液聯(lián)合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組抑菌率顯著高于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組和白頭翁口服液組,說明白頭翁口服液能夠降低大腸桿菌對硫酸新霉素的耐藥性,提高新霉素的殺菌功效。
圖1 不同組大腸桿菌試管培養(yǎng)20小時
圖2 不同藥物對大腸桿菌抑菌率
雞大腸桿菌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且常繼發(fā)于病毒病或細菌病,給養(yǎng)殖業(yè)帶來巨大經(jīng)濟損失。應用抗生素是防治大腸桿菌病的有效措施,但由于臨床中使用劑量不當、不合理用藥及不注意輪換用藥,使大腸桿菌耐藥嚴重。白頭翁口服液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痢功效,治療大腸桿菌腹瀉效果顯著。本試驗采用二倍梯度稀釋法研究白頭翁口服液聯(lián)合硫酸新霉素對大腸桿菌抑制作用,試驗結果表明白頭翁口服液能夠使大腸桿菌耐藥菌株恢復對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的敏感性,因此,臨床中可以采用白頭翁口服液聯(lián)合新霉素治療大腸桿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