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晴
9月16日,A股市場較為震蕩,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幅超過2%。
然而,與股市下跌相關話題并未登上微博熱搜,基金大跌卻坐穩(wěn)了熱搜第一,不少基民們慌了。
A股大跌,股民們顯得有些平靜,基民們卻沸騰了,直接把基金大跌送上微博熱搜榜第一。有網友調侃:“工作的意義就是補倉,不工作怎么補倉?”
有網友已經習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個月總會來這么一次。”據小編不完全統(tǒng)計,此前,基金大跌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多位于7、8位置,這次罕見沖頂了。
多位業(yè)內人士感慨,基金大跌登上熱搜第一,這表明基金是真走入尋常百姓家了。
一方面,隨著近兩年基金收益較高,不少投資者選擇“借基入市”,今年年內新發(fā)基金規(guī)模已經突破2萬億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3月發(fā)布的《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度)》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國公募基金場外自然人投資者賬戶數為6.0675億個,是同期已開立中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1.5874億個的3.8倍。
另一方面,和投資A股相比,基金有更低的門檻,不少投資者可能只買了幾十元的基金。“基金已經成了社交話題,像今天大跌,不少投資者并沒有看大盤情況,而是看到基金大跌這個話題參與討論,某種程度上可能也是圖個熱鬧。”
有網友就表示:“倒也不必還專門上個熱搜第一讓我知道。”
圍觀網友的議論發(fā)現,不少人吐槽:“持有的基金連續(xù)下跌好多天了,要不要賣出?”在中歐基金相關人士看來,僅僅因為短期連續(xù)下跌就止損,太不理性了。
對于一只基金的判斷,不僅要看基金本身的業(yè)績表現,更要結合所處背景環(huán)境、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分析,如果市場大環(huán)境不景氣,基金身處其中表現不佳也比較正常,比如今年整體大盤表現不好,對應偏大盤股的基金表現也不太好。
此外,基金投資是件長期的事情,從長期角度看,短期的階段性下跌很可能是短暫的,歷史數據表明,往往持有基金越久,持有體驗越好。如果是由于每天看著虧損數據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而想要賣出的話,那么不妨調整自己查看盈虧頻次。
選擇一只基金,往往是因為相信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但再優(yōu)秀的基金經理也很難保證其管理的基金時時刻刻業(yè)績都好。所以,投資中多維度分析,盡可能給予基金經理更多的時間和信任,尤其對于主動管理型的基金。
近期,市場行情比較震蕩,基金評論區(qū)也異常熱鬧。
以陳金偉管理的寶盈優(yōu)勢產業(yè)A為例,今年以來凈值上漲近90%,但是短期一個月的業(yè)績略微遜色。陳金偉也在評論區(qū)直言不諱了:“不是不接受批評,而是要說明一個事,比如每個階段拿我的業(yè)績和這個階段最好的基金比收益率,包括拿前面的業(yè)績線性外推。那就不適合買我的基金,因為我沒有那個能力?!?/p>
9月14日,陳金偉也再次發(fā)文表示:“想要在市場中時刻保持排名前幾的業(yè)績確實并非易事,我不會因為業(yè)績優(yōu)秀而松懈,也不會因為階段表現排名不靠前而放棄。謝謝大家理解和支持!”
對于基金凈值的波動,興全合泰基金經理任相棟表示,投資人一方面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一種平靜卻又進取的狀態(tài)。投資是一個長跑,長跑中又需要有超脫名利的心態(tài),面對股市日常的波動,很重要的是要避免盲目,既包括避免盲目追高,也包括盲目殺跌,盲目相信某些標的或理念,或者盲目否定某些標的或理念。
另一方面,心態(tài)往往是認知的外在表現。面對波動時的心態(tài),很大程度上是你是否堅信支撐這些資產背后的認知,波動僅僅是波動,還是漫長趨勢中的一朵浪花?
摘自《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