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滿江 孫建慧 石明爽 李洪濤
摘要: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廣大人民智慧的結晶。充分發(fā)揮我國社會發(fā)展中的紅色文化資源優(yōu)勢,有利于進一步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培育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紅色文化資源也激勵著當代大學生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紅色文化 ?大學生 ?社會責任
一、紅色文化與大學生社會責任相互促進
紅色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兒女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紅色文化資源就是指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物質和非物質資源的總稱。不難看出,紅色文化資源在本質上體現了一代代中華兒女,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自身的歷史使命,努力完成社會責任。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可見,紅色文化資源在內容上與大學生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是相通的。
另一方面,紅色文化的發(fā)展與大學生社會責任的履行相互促進。紅色文化的發(fā)展需要大學生繼承并發(fā)揚光大。大學生只有自覺肩負起社會責任,在努力完成的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實現社會價值,展現自我存在的價值,而這一價值實現的過程又是對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
紅色文化及其資源為大學生社會責任的履行提供了精神指引,大學生社會責任完成又是對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光大。
二、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社會責任培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紅色文化知識不足導致學生認識不夠深刻。教師在大學生社會責任培育中的指引作用毋庸置疑。但現實生活中,許多高校教師,尤其是在學生心目中擁有重要影響力的專業(yè)課教師,因為歷史和現實的的原因,相當一部分不能夠掌握豐富的紅色文化知識,自然也就無法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授課的專業(yè)學生。這無形中讓專業(yè)課的學生誤以為,紅色文化只是學校和相關課程的一項任務,并沒有意識到它在個人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
第二,大學生成長環(huán)境導致對紅色文化情感認同較低。大學生今天的成長環(huán)境和紅色文化生成的歷史環(huán)境無疑有了很大的差異,這也使得一些大學生比較難以理解許多紅色文化資源生成的深層次社會歷史原因?;蛘吆唵蔚卣J為紅色文化資源的形成也只是個別人的個別行為,沒有看到紅色文化形成的歷史必然性。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情感認同。
第三,高校紅色文化建設意識不強導致紅色文化氛圍不濃。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以及高校對學生就業(yè)問題的重視等一些原因,導致了一些高校只重視有利于大學生就業(yè)等顯性技能和知識的培育。一定程度上輕視甚至忽視了大學生三觀等隱性教育,自然可能就不會花大力氣去營造濃郁的紅色文化校園環(huán)境。沒有把紅色文化建設看做是高校引領大學生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一項政治任務去抓,自然會出現高校紅色文化氛圍不濃的現象。
第四,紅色社會活動落實不到位致使培育效果不夠理想。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國家這些年的重視,許多高校還是比較重視大學生紅色社會活動的開展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仍然存在著培育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同時也沒有健全的考核體系,使得紅色社會活動有時候會流于形式,實質性意義不大。另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大學生本身也不夠重視,認為紅色社會活動就如同一門課外活動一樣,參與就好。
三、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社會責任培育路徑
1、加強教師紅色文化知識培訓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大學生社會責任培育,必須重視高校教師自身的紅色文化知識的學習和培育。只有高校教師自身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知識,才有可能把這些知識融入到的具體的授課內容中去。加強高校教師紅色文化知識培訓的方式和方法應該是多樣的,可以進行系統理論學習,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高校教師實地考察和調研。
2、全社會塑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
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對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至關重要。這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和歷史條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大學生很難理解和感悟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這就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塑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這非常有利于當代青年大學生比較容易地理解和感悟紅色文化在我國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只有讓大學生深刻體會到紅色文化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根源,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自覺擔負起自身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
3、加強高校紅色文化培育力度
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高校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主戰(zhàn)場。加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必須重視高校在大學生紅色文化培育中的重要作用。為此,高校應該積極擔負起大學生社會責任培育的重任,把整個社會的紅色的文化資源有效地融入大學生培養(yǎng)的全過程。塑造紅色校園文化氛圍、組織紅色文化活動、開辟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課堂,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培養(yǎng)的全過程,激發(fā)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大學生資金擔負起自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抓住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N].人民日報,2018-05-03(01).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3]習近平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讓廣大青年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N].人民日報,2018-07-03(01).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文化安全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項目編號GJB1320373),牡丹江師范學院疫情專項:“重大衛(wèi)生事件背景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培育研究”(項目編號YQFX2020007),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化軟實力視域下的高校紅色教育研究”(項目編號1354MSYTD00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