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特色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對地方特色的傳承將體育課進行校本化實施。本研究旨在學校層面上推進體育與健康從理想到現(xiàn)實的轉(zhuǎn)化。利用學校課程資源、編制課程方案、挑選優(yōu)秀教師、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獲取知識并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能力。
【關鍵詞】校本課程;體育校本課程;地方特色校本課程
沈陽市第一二四中學建校于1953年,其前身是沈陽市八一學校,有著獨特的學校優(yōu)勢。隨著《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頒布,我國全面進入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推廣和實施階段。學校是課程實現(xiàn)價值的實踐場所。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須由教師的教學與實踐練習中體現(xiàn)。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不足導致課程目標不能具體落實到課程實施的環(huán)節(jié)上。
一、體育校本課程目標設計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1]一書中指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以增進高中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它具有鮮明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本唧w細化為提高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運用科學方法參加體育鍛煉、獲取體育運動相關知識、培養(yǎng)體育運動技能并增強體能、掌握鍛煉方法,從而形成進取向的人生態(tài)度與培養(yǎng)堅強的品質(zhì)。
二、體育校本課程內(nèi)容體系
為了盡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學校在學科課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系列體育校本課程。
課程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每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學習領域里的拓展型課程,并在課程的最后進行考試,由學生上課表現(xiàn),平時表現(xiàn),期末成績等綜合考量進行“教師評價+同學互評+自我評價”的綜合考評。
科目以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為主,語文科目拓展成體育新聞采編,評論與主持三個課程;英語科目拓展成高中體育英語;數(shù)學科目拓展成數(shù)學在體育中的應用課程;政治科目以體育經(jīng)濟課程為拓展課程;歷史課程以體育發(fā)展史為拓展課程;地理科目以氣候?qū)τ谶\動項目的影響為主的拓展課程;同時體育動漫,體育音樂,體育賞析與一些體育項目如鉛球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足球,武術,健美操也作為拓展型課程。
三、體育校本課程組織
(一)以體育社團方式實施體育校本課程
學生喜歡的課程多為活動課,而社團活動是學生相互學習與實踐練習的主要陣地。其中體育社團對于有著獨特五角楓文化的沈陽市第124中學來說更是傳承校園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體育社團既豐富了學生們在校園的體育活動,同時連接接了社會與家庭,促進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學習鍛煉與發(fā)展。
(二)完善體育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體育校本課的優(yōu)勢在于它與普通的體育特有所不同。體育校本課注重的是多方位的評價標準與體系,而不只是基于單一的成績來評價。體育校本課可以通過多方位的方式進行評價,如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情況評價、學生對教師上課的滿意度評價、學生課在外實踐的主動性評價、學生學習進步情況評價、學生技能比賽評價等等。
(三)師資保障
教師是體育校本課程實施的關鍵因素。學校應大力加強對體育校本課程的教師挑選與培訓的工作,并適度選擇聘請更多的專業(yè)人士與我校體育健康校本課程的任課教師進行配對研討。同時學校須加大對學校體育健康校本課程經(jīng)費的投入,完善教學環(huán)境與配套的體育設施設備已達到盡可能滿足學生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與此同時,對于體育校本課程的授課教師也要進行鼓勵與考核。并將考核內(nèi)容與任課教師的實際薪資掛鉤。
四、結論
(一)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結合學校的“因地制宜”與學生的“因材施教”
依據(jù)學校“因地制宜”如學校有文化背景或不同的歷史背景,可以選擇不同學校的特色進行結合開發(fā),同時學生的“因材施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和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每一個學生又是不同的個體,我們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需求。隨著學生的年齡階段,不同性別的差異他們的需求也會各不相同,所以我們要充分了解并盡量滿足學生多樣的需求,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校本課程要與時俱進,在學校、教師與學生的需求的變換中不斷更新不斷完善。
(二)要設置的多樣化有的體育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不同類型的體育課程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對運動興趣、提高學生對運動的主動參與性、增強學生的體能與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品質(zhì)。
(三)合理安排體育校本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
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與課時安排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積極性。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學生將會提高體育能力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會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與生活品質(zhì)。
(四)設置拓展類融合學科
在基礎性課程上開發(fā)了一系列體育拓展性課程。拓展性課程是在基礎性課程之上融合多種體育元素進行開發(fā)與設計的課程。開展拓展型課程可以增加學生對體育校本課程的選擇,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多方面了解,從而更好地愛上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王淑英. 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王思宇,1997.11.07,女,漢族,籍貫:山東省,研究生,沈陽師范大學課程教學論專業(yè),研究方向:課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