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促進果樹種植行業(yè)進步和發(fā)展。為保證果品質量,生產中必須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但是農藥的不正確使用也給果樹生產帶來很多危害。部分果農為了提高果樹產量和品質,在發(fā)生病蟲害時盲目或過量使用農藥,導致果樹、環(huán)境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果樹病蟲害快速、高效、經濟,但長期廣泛使用,會對水果和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本文就果樹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污染與治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防治;農藥污染治理
引言
我國的人口正在不斷的增多,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強。水果具有美味并且能夠補水養(yǎng)顏的功效,水果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也是人體所必須的。所以在物質如此發(fā)展的現(xiàn)在,還是有許多人都喜歡吃水果,我國對于水果的需求量也是十分大的。但是在果樹的生長過程之中,往往都免不了要受到病蟲害的干擾,于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果農都會使用農藥來使水果的產量上升,使水果的品質得以保證。
1果樹農藥污染的實際情況
1.1農藥對果樹的污染
果農為了更好的防治病蟲害對果樹的危害,會使用農藥治理的方法,可是在噴灑過農藥后,會有一部分的農藥殘留在果樹的表面以及果樹的枝葉上,還有可能會有一小部分農藥滲透到果樹的角質層和果樹組織內部,會對果樹造成藥物傷害。有時還會使果樹的光合作用逐漸減弱,會延長果實的成熟期。如果嚴重時,還會使果樹的樹葉逐漸出現(xiàn)失綠、落葉等一些現(xiàn)象,最終會導致果樹死亡。
1.2農藥會對產出的果品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通過閱覽大量的研究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我國果農在種植果樹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農藥殘留超出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的情況。當前最為嚴重且普遍的農藥殘留物質為含有碳-磷的有機化合物以及菊酯類農藥,這些化學物質會在果樹上殘留較久的時間。到目前為止,我國具有劇烈毒素的農藥種類在我國農藥使用總量中的占比已然遠遠超出50%,這些化學物質殘留于果樹、果品以及種植園周圍的環(huán)境當中,尤其是在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的偏遠山村,高毒品種農藥的殘留物在果園中更是隨處可見。
1.3農藥對水、大氣和人的影響
噴灑的農藥灑落在果園,殘留在枯枝落葉或土壤中,通過降水沖刷或灌溉進入溝渠、池塘、河流,從而污染了水域,嚴重影響了水生生物的生長發(fā)育。同時,噴灑農藥時,農藥顆粒隨風移動,也污染了空氣,另一方面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造成直接危害。另一方面,通過飲食或食物鏈間接進入人體,也會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1.4農藥的施放會對生物鏈條造成嚴重的破壞
為了將害蟲盡數(shù)清除,果農經常會采取大肆使用農藥的治理方法,然而,雖然農藥可以消除大量威脅果樹健康的害蟲,但是相對的,一些益蟲也會隨之被殺死,在農藥廣泛使用的情況下,大量的害蟲對藥物的抵抗力逐漸增強,然而益蟲卻大量被消滅,使得生物鏈條遭到破壞,害蟲由于缺少天敵而大量繁殖生存下來,打破了果園的生態(tài)平衡。
2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污染的治理措施
2.1要不斷強化對果園的管理工作
重點增強對果園的管理工作,可以為果樹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有效提升果樹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除此以外,還可以有效抑制害蟲的生長和繁殖,對病蟲害加以控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在對果樹進行栽培和繁育的過程中,要使用健康、壯實且沒有病蟲害的繁殖苗木以及材料,從培育的第一步開始防治病蟲害,并且要實時開展對苗木的檢查和防疫工作,盡量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病蟲害傳播的事件發(fā)生。其次,要重視對果園環(huán)境的清理工作,從多個角度制定清理規(guī)劃,要及時清理干凈病蟲殘存的軀體,將果園內多余的雜草加以清除,將可能會受到病蟲轉寄的植物清除干凈,防止病蟲害的第二次爆發(fā)。再次,要強化對果園的管理工作,增強果樹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果園管理工作的優(yōu)劣對于果樹的成長與健康狀況有著重要的關系,與病蟲的危害程度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對果園的管理過于松散,則會導致果園內雜草叢生,與果樹爭搶養(yǎng)分,導致果樹生長速度減緩,嚴重削弱果樹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產生嚴重的病蟲害泛濫現(xiàn)象。因此,在對果園進行管理時,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視果園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肥料施放、水分供給、雜草清理、修理苗木等,加大對果園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強度,為果樹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和繁育環(huán)境,使病蟲處于一種十分不利于其成長和繁育的境地,從而有效的防治果園內的病蟲災害。最后,要重視對果園病蟲害的檢查工作,并加以準確的預測,果園要不斷改善自身的發(fā)展條件,聘用專業(yè)人士實時對果園樹木的成長情況以及病蟲害的嚴重程度加以監(jiān)察和檢測,并總結其中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病蟲害的發(fā)展勢頭加以預判并及時反饋給工作人員,提前做好病蟲害應急規(guī)劃方案。
2.2農業(yè)防治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治理需要以加強綜合管理為前提,通過合理負載、秋施基肥、有機肥以及磷鉀肥等,并適時進行灌溉,對果樹進行合理修剪,改善果園的通風效果。在增強果樹長勢的前提下,提高果樹的抗病蟲能力。在此基礎上,從源頭進行病蟲害控制。第一,清理果園,針對枯枝落葉、雜草等進行治理。第二,在冬季,對果樹的老皮進行處理以及集中燒毀。第三,在封凍期間,翻園25cm左右,達到破壞病蟲越冬場所的目的。第四,減除病蟲枝干,摘除病僵果,并進行集中燒毀。第五,對樹干進行涂白處理,這對病菌以及害蟲防控有積極作用,可提高樹干的抗病蟲害能力。第六,在樹干的基部綁縛薄膜,避免病蟲害危害樹干。第七,早春時節(jié),以地膜覆蓋的方式,避免病原菌以及害蟲等侵染樹干,并對樹盤進行覆草處理,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2.3生物防治
強調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以天敵治蟲、信息素誘捕等為主要手段。例如,可以利用赤眼蜂對小食心蟲、卷葉蛾等進行防治。利用土蜂對金龜子進行防治。在生物鏈的視角下,重視天敵之間的資源保護與利用,這對果園的病蟲害防控效果提升方面有積極作用。
2.4化學防治
藥劑防治仍然是綠色防控的一個重要手段。為了保證果樹優(yōu)質豐產,施用農藥應從控制病蟲害和保護天敵的原則出發(fā),并盡可能減少農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茖W用藥主要抓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加強病蟲監(jiān)測,掌握防治適期,嚴格按防治指標使用藥劑,盡量減少施藥次數(shù)和施藥面積。二是優(yōu)先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和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有限量地合理使用礦物源農藥。三是嚴格執(zhí)行國家和當?shù)赜嘘P規(guī)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其混劑。四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防治病蟲。
2.5農藥對水體污染的治理措施
在利用農藥進行果樹的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農藥對于水體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果農在發(fā)現(xiàn)水體被農藥所污染之后,同樣也需要更改使用農藥的用量以及噴灑農藥的手法。對于已經污染的水體要進行隔離,以免其進一步污染其他干凈的水源。在隔離水體之后要利用合適的方式對于這些已經被污染的水體進行中和,使其達到可以排放的標準,以免這樣水體污染環(huán)境。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無公害水果已成為廣大消費者日常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果品質量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果園病蟲害防控工作必須在預防為主,綜合防御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推廣綠色防治技術,以防止農藥對土地或水資源的污染,維系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果園生態(tài)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1]趙勝奇.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農家參謀,2020(15):78.
[2]李德強,孟香玲.果樹病蟲害防治中農藥污染治理措施[J].現(xiàn)代園藝,2020(04):57-58.
[3]于世勇.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途徑創(chuàng)新研討[J].新農業(yè),2020(03):45-46.
作者簡介:高秋名 出生年月:1979年9月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山東省濱州市高新區(qū) 學歷:本科 職稱:(現(xiàn)目前的職稱):農藝師 研究方向:林業(yè)技術推廣 ?果樹栽培與病蟲害防治。